会议类新闻稿写作事项指导

文章 2019-07-10 02:56:26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随着互联网信息海量增长,以及传播场景碎片化,新闻读者常常面临信息冗余、信息选择难的问题。因此,导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关于如何写好一篇会议类新闻稿,我们参考以下写作指导。

1、写清出席领导姓名、职称 ;注意领导排序问题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此时可注意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

2、领导讲话内容的提要 (致辞、重要讲话)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提炼。

一般来说,领导的致辞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单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人员,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3、简要概括会议意义 ;注意层次感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其中尤其要注意层次感。一般来说意义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部门建设或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注:注意描绘会场的气氛,以便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这也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都是热烈的,如“XX教授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4、注意事项:

新闻稿导语写作四忌:

1、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2、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3、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 字。

4、忌标题与导语重复。如:

题目:县 ХХ 部门举行迎新春座谈会

导语:昨日,县 ХХ 部门在该局会议室举行慰问老干部座谈会。

题目和导语几乎是"一模一样"。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