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猴的诗词

文章 2019-07-10 07:55:38 1个回答   ()人看过

猴子是一种顽皮可爱的小动物。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圆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好像穿着一件皮毛大衣。

赋得夜猿啼诗 (南北朝·萧诠)

桂月影才通,猿啼迥入风。

隔岩还啸侣,临潭自响空。

挂藤疑欲饮,吟枝似避弓。

别有三声泪,沾裳竟不穷。

猿 (唐·杜甫)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失猿 (唐·李商隐)

祝融南去万重云,清啸无因更一闻。

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群。

入黄溪闻猿 (唐·柳宗元)

题注:溪在永州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感弄猴人赐朱绂 (唐·罗隐)

题注:《幕府燕闲录》云:“唐昭宗播迁,随驾伎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故罗隐有诗云云。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见全忠,径趣其所,跳跃奋击,遂令杀之。”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

放猿 (唐·王仁裕)

题注:仁裕从事汉中,有献猿儿者,怜其黠慧,育之,名曰野宾。经年壮大,跳掷颇为患,系红绡于颈,题诗送之。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

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遇放猿再作 (唐·王仁裕)

题注:仁裕罢职入蜀,行次汉江壖嶓冢庙前,见一巨猿舍群而前,于道畔古木间垂下顾,红绡宛在,以野宾呼之,声声应,立马移时,不觉恻然,遂继之一篇云。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

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

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

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