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谁的评课稿

文章 2019-07-10 16:18:45 1个回答   ()人看过

《猜猜我是谁》是综合欣赏,制作,表演学习的活动。它借助戴面具玩“猜猜我是谁的”娱乐游戏活动通过运用各种纸质和其他辅助材料,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本课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内容是面具制作,学习面具设计与剪纸,拼贴等制作方法,培养学生为游戏和装扮自己进行个性化设计的意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策略为综合学习活动,突出参与,制作,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兼顾在游戏和学习中传达人际交往和合群教育,学习活动营建在趣味游戏之中,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游戏,观察分析,谈话,演示,制作,装扮,表演等活动来展开面具制作和面具装扮的讨论学习。教学设计分四个基本环节: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探究学习,了解面具制作的基本步骤;引导激趣,想象制作;交流感受,欣赏评析。在本课教学中,同学们学得十分感兴趣,课堂气氛浓烈,创新的思维火花、热烈的气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优秀教学范例来说有较为突出的地方,也同样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课程的刚开始,采用了游戏的方法引入,带上个面具,让大家去观察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到面具上,了解面具的一些基本知识,很轻松的转到观察分析面具,出示各种不同种类的面具及其图片,让同学们对面具的了解更为广阔,对它各种多变的颜色造型,有一个影像,让同学们都喜欢上,并且想拥有一个自己动手制作的面具,激起他们对动手制作的兴趣。学生们有了兴趣之后,就是制作方法的问题,材料的运用是基本的条件,制作方法是学习的重点,在讨论制作方法中,针对面具范例进行局部的制作方法的分解,主要突出面具的外形,眼睛的位置,整体的装饰,其中难点部分在挖眼洞,和整体装饰上。在挖眼洞时,重点放在了眼睛的外形上,各种方形,圆形,心形……有些地方没有说到位,像眼洞的大小,两眼洞之间的间距是多大,说的不是很清楚,导致一些学生制作时眼洞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材料的运用是联系最后一步整体装饰一起重点讲述的,分析了各种面具上的材料,以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特殊材料同学们自己带的材料。运用游戏邀请几个同学上台来装饰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面具外形,在对他们做好装饰的面具进点评,最后欣赏一些别的学生做的作品,来加强他们的想象力,动手制作,在整节课的最后5分钟是让同学选出1. 2.3.等奖,教师在进行点评,最后以面具舞会结束,最后的几分钟同学们的心绪我调动的不是很好,很多同学并没有像预计的舞会那样跳起来。在整个课中,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周到,首先教师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教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归还学生,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美术自主发展的核心是自主,美术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坚持第一的观点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的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锤炼悟性,培养反思功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使学生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特精神,然而,我在上这课时,课堂上学生“主人”的地位没有体现的明显,多数是我在主导学生的思维,还是以我说为主,忽略了很多学生自己自主的想法。特别是在教学设计流程中交流感受,欣赏评析,这一点我做的也不是很到位,在评价学生做的面具时没有能及时引导学生从外形,眼睛,装饰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这一课上缺少了一个锻炼评价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机会。 最后,教师在对学生回答没有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这方面的激励性的语言有些欠缺,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时,应多用些建设性和询问性的语言,而不是以自主的想法去引导学生。

经过这一节公开课,我收获颇丰,也发现了自己很多问题的所在,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不断改正,不断进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