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的动物》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0 22:22:21 1个回答   ()人看过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我喜爱的动物》是一篇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表达出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让同学们对动物更加熟悉,能够准确抓住动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的开始,便安排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上课铃一响,我便和同学们从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老舍先生的《猫》聊起,让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对动物浓浓的爱意,从而唤起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组可爱的动物图片,唤起了他们对动物清晰的记忆,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我分别从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本领等方面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一、猜一猜,说外形

“小货郎,不挑担,背身刺,满地窜”。学生很快猜到这是刺猬,“真厉害,告诉我你是怎样猜出它是刺猬的?”学生说是从它的外形特点——“背身刺”猜出来的。

大屏幕显示一只小白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把它的外形描述出来,然后由学生评价、补充,老师相机指导学生有序地对动物的外形进行介绍。

“下面我们来做个猜动物的游戏,一位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其余的同学来猜是什么动物,看谁描述得最逼真,谁又猜得最准?”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而猜的同学也听得特别认真,都希望自己能又快又准地猜出是哪一种动物。

这一教学环节的创设,不仅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访一访,说习性

同学们喜欢的动物各不相同,为了让大家能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的生活习性说出来,又能了解更多其它动物的生活习性,因此,设计了学生自由采访的活动,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在学生采访之前,老师先采访作示范,教给学生与人交谈时应注意的礼仪。

学生自由采访的场面甚是热闹。被采访者把自己喜爱的动物有趣的生活习性绘声绘色描述给对方听,而采访者脸上始终洋溢着收获的喜悦,采访后汇报时大家侃侃而谈,由此看出,同学们的采访活动很成功。让同学们自由采访,为学生提出了交际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展示自己。

三、夸一夸,说本领

动物们不仅漂亮的外形惹人喜爱,有趣的生活习性吸引人,它们还有着超人的本领呢。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同学们夸奖动物本领这一环节。

“我认为狗的本领最大,它们能分清好人、坏人、帮助主人看家,是主人忠实的保安”。

“我认为猫的本领最大,它走路没有一点响声,即使在漆黑的夜晚,老鼠也逃不过猫锐利的眼睛,看见老鼠,它先是一动不动,屏息凝视,然后猛扑上去,把老鼠抓个正着,它是主人尽职的仓库管理员”。

……

这好像是一场颁奖典礼,又好像是一场辩论赛,同学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四、配音

大屏幕播放一只漂亮的小白狗嬉戏,啃骨头,睡觉时的短片,一组组有趣的镜头,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他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给小狗配音,从它的外形、习性、本领等方面加以描述,学生的表达欲望再次被激起。

同学们不仅观察的很仔细,他们的想像力也挺丰富的,给画面配音比单纯的通过回忆进行口头描述要有趣得多。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地把前面的三块合为一个整体,使这节课变得完整。

整节课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一个个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想说,有话可说,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老师适时、恰当地加以引导,教给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技巧和礼仪,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细细品味这节课,却也有一些遗憾。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例如:在引导学生说外形时,大屏幕显示的小白兔看不到尾巴,所以学生说不完整,或只能凭记忆或想像来描述,如果既要看清楚兔子的三瓣嘴,又能看到它的短尾巴,此处让同学们观察实物就最好了。

(二)教师的评价语言欠丰富。因为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整节课都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进行,学生发言后,老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或肯定、或鼓励、或启迪,课堂上,老师也曾多次进行了有效评价。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你的想像力可真丰富!”……但纵观整个教学活动,有时老师也未能恰当评价,如果教师的评价更机智,语言更丰富一些,那么会使课堂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