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退役背后的亲情故事

文章 2019-07-11 00:07:53 1个回答   ()人看过

2011年7月9日,美国NBA网站宣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曾于休斯敦火箭队效力9年的中国籍篮球巨星姚明,决定从即日起退役。姚明是NBA第一位非美国本土的“状元秀”,是亚洲惟一一位驰骋NBA赛场的超级巨星,他的退役,令中美两国和世界篮坛久久不能平静……

31岁的姚明为何在当打之年选择退役?家人能理解吗?他做出如此决定又有何隐情呢?

背负荣光征战NBA,贤妻屡次助小巨人走出伤病

2009年5月10日,美国休斯敦火箭队宣布:该队主力中锋姚明在与湖人队的西部半决赛中,左脚踝发生应力性骨折,将无缘参加火箭和湖人的第四战以及剩余的季后赛。事实上,自登陆NBA,为了总冠军戒指,这已是姚明第17次受伤了。许多人对此都习以为常,可有一个人的心却揪紧了,她便是姚明的妻子叶莉。

叶莉总是提醒丈夫:“打球,拼命是应该的,但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呀!教练让你下来你就下来,不要逞能嘛。”姚明却说:“不行啊,我有义务帮助球队赢球。”

2009赛季,火箭队招来阿泰斯特,与姚明、麦迪一起组成三巨头。这三人组合一度被外界看好,姚明也因此十分激动。可事与愿违,三巨头尚未完全磨合,麦迪倒下了,但姚明却变得更加顽强和拼命。可是,在2009年5月9日的一场激烈的较量中,姚明被科比撞到了左腿膝盖,当即痛苦倒地。而当时正是比赛最为关键的时刻,主教练阿德尔曼无奈地让队医扶姚明回更衣室。队医检查后,认为姚明伤势严重,不宜再打比赛。可姚明拒绝了,1分钟后他在亿万球迷的呼唤声中又回到了球场。他不仅自己愈战愈勇,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最终,火箭队以100比92赢下湖人,将总比分扳成2比1。胜利的背后,姚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二天,姚明不得不前往休斯敦赫尔曼纪念医院,接受检查。医生对他的左脚进行了CT扫描,结果发现他的左脚骨裂。多名专家会诊后,决定对姚明的左脚采取保守治疗,不进行手术。这样,姚明只需要在家静养。

比赛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自己却要在家静养,姚明失落到了极点,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叶莉担心丈夫这样着急上火,对康复不利。而要想重返赛场,他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叶莉灵机一动:让姚明暂时离开球场,做一些与篮球无关的事,说不定会有收获呢。叶莉将这称之为“心灵疗法”。

当时,就在姚明经历人生低谷时,他曾经效力的上海男篮因连年亏损,经营状况陷入绝境。于是,叶莉说:“明,你在NBA打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胆量管理一支球队?”姚明一听就知道妻子说的是上海男篮,他不假思索地说:“有什么不敢?”

2009年5月底,姚明和叶莉一起回到国内,开始筹备自己全资拥有的上海泰戈鲨客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股权转让事项,谈判进展顺利。

那些天,姚明渐渐忘记了伤痛。一天晚上,叶莉躺在他的怀里,说:“明,以后别老想着打球。你看,许多事情比打球有趣多了吧!”姚明点了点头,问:“叶子,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呢?” “有呀,你只要听我的,我就会让你忘掉伤病。”叶莉又趁热打铁地说。

2009年六一儿童节,叶莉带着姚明来到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庆祝节日。当一个小女孩将一条红领巾系在姚明脖子上时,姚明笑得比孩子们还灿烂。这时,有记者问叶莉:“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生姚小明?”叶莉红着脸说:“这个问题嘛,得问姚明。”记者于是将摄像头对准姚明。姚明乐呵呵地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快了快了,现在不是正没事吗?没事就造人吧!”结束这次活动,姚明深深地体会到,自己过去一门心思打球,好像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枚总冠军戒指,但其实生活还有许多,等着他去拼图,比如家庭和孩子。

2009年7月,姚明回到休斯敦复查脚伤。没想到,姚明的脚伤复查结果不理想,医生建议接受手术治疗。

这次,有了妻子的“心灵疗法”,姚明没有沮丧,而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7月21日,由前火箭队医汤姆·克兰顿为主的10多名专家组成医疗小组,综合会诊后,成功为姚明的左脚进行了舟骨骨裂修复手术。手术后,克兰顿说这次手术与当年骑士队的中锋伊尔戈斯卡斯的手术非常类似,而在那次手术之后,伊尔戈斯卡斯在每个赛季登场的场次达到了74.5次,他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脚部的问题。这给了姚明极大的信心。

然而,真正让姚明的心情平静下来,还是2010年5月22日。那天,叶莉在美国诞下一个3.6公斤重的女婴,英文名叫艾米,中文名叫“姚沁蕾”。抱起女儿的那一刻,姚明一下子觉得他的人生中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新体验,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也更懂得幸福的含义。

再次复出成泡影,“小巨人”伤痕累累前路茫茫

自从女儿艾米出生后,姚明就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力量,他的恢复速度不断加快,2010年10月27日,姚明终于重返赛场。

然而,正当球迷都对他满怀期待时,11月11日,姚明在与华盛顿奇才队的比赛中,不幸再次受伤。而这次受伤的部位依然是左脚脚踝,与上次几乎是同一部位。12月10日,姚明的主治医生检查后表示,这次受伤比上次更为严重,姚明将缺席整个赛季。

这仅仅是姚明复出后的第五场比赛。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恢复,吃尽各种苦头,受尽各种煎熬,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姚明绝望了。他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半天不出来。

过了好久,姚明听到外面女儿稚嫩的“啊啊”声。女儿还未长大,他一直憧憬女儿长大后到赛场给他加油的幸福场景。可是,如今的他重新陷入绝境,对女儿的承诺何时才能实现?他强忍悲痛,擦干泪水,打开房门。女儿瞪着明亮的眼睛,望着巨人一般的父亲。他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抱过女儿一阵狂吻。

看着女儿稚嫩的脸蛋,姚明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想:没有篮球,我还有女儿,还有这个家呢!这时,妻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姚明定睛一看,竟是3枚2006年脚踝手术中取出的钢钉。当时,他把这些钢钉作为战胜伤病的纪念品收藏起来了。

见姚明充满疑惑,叶莉耐心地说:“明,你不是常跟我说,伤病就像钉子,会扎在人们的心上,可是不会太久,因为人们总会想法儿把它们拔出来。你现在的两次重伤,就像这几枚钉子,只要你努力,它们迟早会从你的心里拔去,到时你仍然会无比强大,无比自信,就像从来不曾受伤一样。你相信吗?”姚明激动非常,他一把搂过妻子,半天也不放开……

在叶莉的激励下,姚明很快抖擞精神,积极配合治疗。2011年1月3日,姚明再次完成了其左脚踝应力性骨折的修复手术。医生在姚明的左脚又植入了两枚钢钉,还为他穿上了重达1公斤的防护鞋。至此,他的脚上共打入26枚钢钉和2块钢板。

每个星期,叶莉都会亲自开车,送姚明去检查和康复训练。操劳一天,晚上她还要作为上海男篮的总会计师,加班清点账目,做预算和发工资的表格,还要处理姚明的各项投资和慈善事业的支出与收入的清算。常常是东方发白,账目才清点结束。见妻子这样劳累,姚明十分心疼,劝她早点休息。叶莉笑着说:“不碍事,与你在场上的那个拼劲比,我这点付出真不算什么。等把上海队打理顺了,你将来也有个归宿,毕竟不可能一辈子打球呀。”

其实,这是叶莉给丈夫打的第一支预防针。因为,刚做完手术那段时间,对姚明来说,走路都很艰难。每次看到拄着拐杖的丈夫像蜗牛一样,她就特别心痛。到了2011年4月,女儿会走路了。开始,是女儿跟在姚明后面走。后来,成了女儿在前面走,姚明在后面追。常常是他累得满头大汗,女儿已走出老远。一天,姚明在自己的微博上无奈地感叹:“如今我连路也不会走了,已经赶不上女儿的脚步。难道我真的废了吗?我还能重返赛场吗?”

对于姚明的前途,一家人开始有了分歧。叶莉和其他亲友都劝姚明早点退役。可是,姚明每次都正告大家:“我的前途是国家给的,还有那么多期待我的人。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坚强地走下去。我还没有实现对女儿的承诺,让她看到我在赛场上打球!”

“巨人”退役,卸下一身荣光生命亦精彩

家人见劝说无效,渐渐不说了。可是,姚明的脚伤始终没有可喜的进展,骨头裂缝迟迟不能愈合。医生说,姚明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但即使这样,在起初的几个月里,姚明仍然积极治疗,还进行简单的上肢训练。

此时,美国媒体却不断放出姚明将要退役的消息,甚至有人认为,姚明已经没有投资价值。对于种种类似的评论,姚明开始不以为然,后来也感到厌倦和消沉,甚至十分气愤。

自从受伤以来,姚明的火箭队战袍只能躺在衣柜里。叶莉每个月都要把这些战袍拿出来晒一晒,定期保养。有一个周末,叶莉打开衣柜,准备给姚明的战袍做一次保养,姚明却拦住了她:“不要再弄这些劳什子了,永久地收起来吧!”叶莉疑惑地看看他:难道丈夫终于动摇了?

2011年5月22日,是小沁蕾一周岁生日,姚明特地把孩子带回上海和亲友们一起庆祝。席间,他看到女儿正抱着一个篮球在地上疯跑,他想上去和女儿一起玩,可伤腿迈起来是那样沉重。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假如我因为复出造成终身残疾,将来谁陪女儿打球呢?”这个可怕的念头像梦魇一样攫住了他。

坏消息接踵而来。6月底,NBA新赛季停摆的消息传出后,姚明就想:如果自己为了打球而潜心治疗、休养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后打了几场比赛就受伤下场,这样的生活还有意义吗?难道自己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证明自己,而且可能是最悲壮的方式?那段时间,姚明内心非常纠结。

得知姚明的伤势和是否考虑退役的心情后,澳大利亚名将、昔日NBA的强力中锋卢克·朗利,特地给姚明写了一封既诚恳又友好的信。这位身高2米18的澳大利亚巨人曾经在NBA打过11年时间的比赛,因为遭遇和姚明类似的脚踝伤病而被迫退役。更要命的是,那次脚踝伤病成了朗利永久性的问题,至今一直无法痊愈。所以,朗利在信中建议姚明要谨慎对待复出。他在信中说:

“如果你的伤还没完全好彻底,只要有一丁点再次受伤的可能,而勉强争取复出,继续征战NBA,那很可能会给你的后半生留下后遗症。我当初和你的情况一样,身后也有上亿的球迷支持。因此,我不希望你走我的老路。小兄弟,珍惜生命吧!”

朗利的话让姚明陷入反思:自己的坚持真的是正确的吗?

2011年7月初,姚明回到上海的那天晚上,看着这座熟悉的城市,灯火辉煌,他不由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获得了无限的荣光,但荣光背后却是自己艰辛的付出和伤病的煎熬。“是呀,我不是铁人,我还有父母、妻子和女儿……”

想到这里,他给NBA好友大鲨鱼奥尼尔打了一个电话。奥尼尔退役后,成了纽约的一名警察。在电话里,奥尼尔真诚地说:“我现在是一名普通的交通警察,没有高额收入,没有巨大光环笼罩,但我依然在做一份事,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我不觉得丢脸。”听了奥尼尔的话,姚明倍感触动。

姚明的表态,让叶莉感觉到了他内心的细微变化。2011年7月9日晚上,把女儿哄睡后,叶莉拉过姚明,说:“明,我知道你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但我想,对于是否选择复出,对于你今后的人生,你肯定都有成熟的规划。这并不是我担心的。我想说的是,不管你如何选择,我和女儿都坚定地支持你,永远跟随你,我们一家人永不分离。”姚明轻轻点头:“叶子,感谢你的信任和理解,我的确在想,假如有一天我退役了,该如何面对媒体,面对球迷?如果我不退役,将来再次受伤甚至落下终身残疾的话,你和女儿怎么办?我实在是进退两难啊!几年来,我的心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体是巨大的伤痛,有时真的快到崩溃的边缘。而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有你,有爸妈,如今又有了小沁蕾……”

几天后,回到休斯敦的叶莉,开车带姚明来到郊区散步。走到一处田地时,他俩老远就看见一对耄耋之年的夫妇,相互搀扶着走在夕阳里。姚明羡慕地说: “等到咱俩老了,能像他们一样恩爱多好!”叶莉说:“当然啦,但前提是,你要学会没有压力地生活。其实,我总觉得,你为什么喜欢打游戏,除了好玩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对方不知道你是谁,你心里没有必须证明自己的压力,所以能打好,并且很快乐。可现实生活中的你,是顶着巨人的光环,复出与否,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可你有没有想想,你是一名球员,还同时是一个父亲、儿子和丈夫呢。所以,人一辈子的角色非常多,不要把自己困在一个死胡同里出不来……”

妻子的话,让姚明茅塞顿开。2011年7月,姚明终于做出决定,与NBA总部及火箭队沟通后,委婉地透露了自己退役的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吃惊,有人赞同,但更多的人表示难过和不舍。就在姚明不知所措时,好友奥尼尔给他发来了一条短信:“兄弟,不要悲伤,退役不是梦魇,只是全新生活的开始,让我们一起环游世界吧,就你和我!”

是啊,没有姚明,我们还有篮球;没有篮球,姚明还有生活。让我们一起为姚明祝福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