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2001年-2008年研究综述论文

文章 2019-07-11 02:46:50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摘要:后女作家一直是80后文学中被遮蔽的一个群体,她们没有取得“美女作家”创作取得的社会效应,但是她们的创作已经不容忽视,然而对她们的研究从世纪初至今呈现增加趋势。目前有关这个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文本两个主要方面。

论文关键词:后女作家,研究综述,文化,文本

80后一词是本世纪初被人们频繁提及的一个关键词,在文坛,80后文学作品也带来了一片喧哗争鸣之声。自2003年恭小兵在天涯虚拟社区发表一篇名为《总结:关于80后》之后,80后文学逐步从市场、文学边缘场地进入到文学主流视野,文学评论界也给予充分关注,在白烨主编的中国文情报告(2005-2006)中明确提出“青春写作与‘80后’现象进入研究视野”,伴随80后文学群体的成长,其间一些青春女性创作也受到关注。“与80后女作家创作的丰盛相反,统观国内的文学评论,如《中国当代女性写作演变轨迹》、《中国当代女性先锋文学》、《对近二十年来女性写作的一点思考》等等文章,它们只论述到陈染、林白甚或卫慧、棉棉这批新生代作家,对现在涌现出来的‘80后’女作者所论甚少”。

由于这代人多半为独生子女,她们的文本特征没有强烈的性别差异,加之创作成就似乎有限,所以在评论她们的作品时,总体是将她们作为80后文学群体中一员进行多视角批评,喧嚣过后,回归客观,目前已有人关注到80后文学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80后女性作家,对她们的研究可分两部分。

一、文化研究

80后的出场有着独特的时代文化背景,从20世纪末九十年代以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尤其是大众传媒迅猛发展,这场景是当代的年青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生活现状,浸染其中的“80后”一代,尤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都慢慢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的特性,他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慢慢形成。大众文化和大众消费形成和发展的后果就是人们,特别是都市里的青年们开始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入新世纪,进而影响到她们的后期的文学创作。创作中呈现的特征也引起评论界的关注,目前有关文化关注的评论主要分为:一是,从消费文化视角分析她们的创作过程、文本内容显现。如《80后写作与青年亚文化》(华中师范大学,苏文清,2006)、《消费文化影响下的80后写作》(河北师范大学,梁瑛,2008)和《消费语境里的自我表达》(华南师范大学,黎玉娴。2007)这几篇论文中都提到消费文化影响下,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盛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逐渐取代了理想主义的商品经济时代,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缺少对于广阔的变革中的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更看不到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他们的创作更多的是对校园生活、青春期风花雪月的描述,对个体情感的宣泄和对时尚世俗生活的追捧,带有明显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二是,大众文化对文学生产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如《大众传播视野下的80后文学现象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杜聪,2007)中提到,大众媒体对文学生产不断调整,并出现了80后文学这样的创作局面。文章分析说大众媒体已不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它形成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即文学多样而复杂的文化性凸显出来,除审美属性外,文学还有其他多种属性,必须把文学当作文化问题,置放到更为复杂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在拓展文学生产和传播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作家、编辑、受众等文学群体的变动。三是,把世纪之交作为一个整体创作背景评论80后文学现象。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有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杨建龙教授的学生沈佳的一篇硕士论文——《新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80后文学创作》,文章从世纪之交、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盛行,文学的市场化选择,后现代哲学思潮带来观念的变化、出版事业的改革,给80后文学的出场带来一个独特的文化语境和创作心态。

另外有关外部文化研究还有独特的一支,即关于《萌芽》杂志转型研究和由《萌芽》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现象的研究。这些为80后文学生成的研究提供更具体的文学场内分析。目前有关这方面的评论文章不多,具有代表性有两篇硕士论文。一是,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毕业生严琳的硕士论文——《当代文学生产转型中的萌芽》,论文主要从萌芽九十年代成功转型的标志——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一角度为切入点涉及80后文学生成的部分特征——“着力打造畅销书品牌,牢牢抓住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还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图书发行领域和教育领域,走上文化产业集团化的道路”。另一篇是,首都师范大学2008届毕业生徐海的硕士论文——《新的文化形态的确立》,论文以研究“新概念作文大赛”为中心研究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形成,期间具体论述大赛形成发展的背景以及由此带来新的文化形态和新人(80后青春作家)的塑造,这些文化视角研究为80后文学内部文本研究提供详细背景知识和可挖掘的空间。从文学场视角研究80后作家的评论文章不仅有群体性介绍也有针对具体作家展开个案分析,如邵燕君于2005年在《南方文坛》第5期中发表一篇题为《忧伤到生冷怪酷从张悦然的发展看文坛对80后的引导》的评论文章,明确提出“‘80后’由市场进军文坛”在媒体、市场运作下,同时一些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对张悦然作品可能缺乏正确解读和合理引导,所以导致文本中存在有限经验的拉伸现象。这一难得的担忧不仅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同时也对80后以后的创作起很好的引导作用。目前从文化角度对80后女作家进行评论的文章至今没有,这依然是可待挖掘之地。

二、文本研究

新世纪初,当“80后”文学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尤其2004年众多80后作家纷纷出书,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这一现象也引起评论界的关注:

(一)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文本主题的分析解读。

首先,“忧伤”主题是人们对她们文本内容的首要印象。比较引人注目的专著有黄浩、马政主编的《十少年作家批判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文中收集的几位评论文章(主要集中在张悦然身上)观点鲜明得指出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种病”,虽然言语比较犀利,但是也一针见血得指出张悦然前期小说创作主题的典型格调——无限忧伤。正如莫言在为她的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980》作序时提出:张悦然的小说是“飞扬的想象,透明的忧伤”,之后众多有关张小说主题研究多沿袭这一脉络。《青春的落落花开_论张悦然小说创作中的心理情结》(《创作研究》,当代文坛,2007年第二期,张彩荣)从病态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张悦然童话式叙事背后隐含的青春的忧伤。除此之外,郑州大学一篇硕士生论文《青春迷茫忧伤》(张彩荣,2007)中用“忧伤”一词作为80后写作的青春情节的之一。文章概述出“忧伤”主题之后,着重分析郭敬明、韩寒、张悦然、春树他们各自文本中显现的“忧伤”具体内容,其中提及张悦然主要通过唯美文字彰显愁绪,苏德主要通过残酷的叙事凸显忧伤内容。

其次,“青春的成长”主题是继“忧伤”主题之后的又一次要特征,也是人们对她们研究的重要方向。独特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成长体验形成独特成长题材的青春文本。20世纪80年代是激情的年代,之后的90年代是市场、转型的代名词,成了“飘”的年代。80后成长于价值观念不定的世纪之交,困惑、迷茫、叛逆、孤独不自觉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主题词。正如胡澜卿在其硕士论文《青春的困惑成长》(首都师范大学,2008)所分析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坏境”“紧张的教育体制”“新鲜东西诱惑”“时尚刺激”“西方亚文化影响”导致80后与众不同的成长模式。在另外一篇硕士论文《青春与成长》中也提到类似的成长主题:“离群索居的孤独者”“难以彻底的叛逆者”“缺失根性的悬浮者”。对群体的成长主题关照过后,80后女性作家文本中的成长主题也引起大家的重视:《80后美女作家及其小说创作研究》(贵州师范大学,陈芳,2008)中从女性青春成长这一永恒主题,阐释80后女性作家成长中“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如影相随的孤独感”“挥之不去的忧伤情调”“对爱的呼唤”。除此之外有关80后女作家个案研究中也对成长主题展开了解读,如《爱与成长——读张悦然的水仙已乘鲤鱼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徐媛,)详细阐释了“女主人公在青春期所遭遇的种种爱的缺失和获得,在得而复失的过程中,女孩渐渐长大”的少女成长主题。

再次,“女性特征”是除上述主题创作特征之外的又一内容。80后女作家作为80后作家群体中一员,其性别特征决定她们的文本中应该有属于她们自己的文本主题特点。有关这方面的关注早在2004年就已经有研究文章。如河南大学李校真在其硕士论文《方舟浮沉》中就已经将张悦然作为女性作家中独特一员,详细分析其小说中女主人翁之间同盟关系、启蒙关系、救赎关系、同性爱关系的存在,并因为女性自身缺陷而导致情谊走向破裂。文章从其文本创作背景、存在方式、破裂纹路、美学意义四章逐级分析、研读。有关于张悦然作品中女性主题的具体分析层出不穷:《郁美之城的三重缺失——我读张悦然》(《文艺评论》2008杨雪)分析了张作品从《葵花走失在1890》到《誓鸟》,女性主题由少女的敏感抑郁向内心隐隐浮动的母性温情嬗变得过程。《自闭天空下的疼痛快感——女性写作视阈下张悦然小说〈誓鸟〉的当代意义》(《名作欣赏》,精品集萃,张妍)从女性“自闭的幻想天空”,“在疼痛中狂欢”和“对现当代女性观的演进和碎裂”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尤其最后一节分析《誓鸟》中少女形象接续了新世纪以来女性写作的性别意识、先是女人后是人、“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这些观点。除此之外,《张悦然的女性青春写作》(《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张文东)从女性青春写作角度分析《黑猫不死》这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特点,作者认为“小说中黑猫墨墨完全是一个隐喻的存在,是文中‘我’的‘体外的灵魂’”“黑猫首先遭受了以父亲为代表的‘父权’的虐待致残,然后遭受了以晨木为代表的‘夫权’的抛弃致死,而它在临死之前却仍然履行了一个母亲所能履行的责任,生下了小猫。”文章还进一步将张悦然这种用“绝望的笔调渲染着女性永远的孤独”与徐坤“满怀热情寄希望于女性自我的成熟、蜕变”进行比较分析,使张悦然独特的女性青春叙写研究更透彻。

(二)叙事技巧是众多有关80后文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点。

此外,王冬静在2008年第7期的《湖北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张悦然小说的修辞艺术论析》的论文,运用语言学领域宏观修辞学的方法,独辟蹊径解析张悦然的作品,其结论诸如“视点转换技巧的恰当运用”,“作者对人物意识的恰当把握和掌控”,“辞格的成功运用———比喻的设置”等等,颇为新颖。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清晰看到有关80后女性创作群体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把这个群体单独作为一个分析对象的研究仍然不够,即使有一定的研究,其深度仍不足。

其次,有关她们小说中呈现的女性青春叙事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尤其是文本中叙事主题的嬗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群体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青春叙事个性。虽然她们属于80后文学群体中一员,但是由于性别原因决定她们有着新世纪初青春女性的独特性,张悦然的创作近几年备受文学主流界关注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再次,有关80后女、男作家的创作比较也是目前很少涉及研究方向,他们都属于80后,但是在叙事同一青春主题内容和叙事技巧方面必然有诸多的不同。

最后,将80后女作家与其他女作家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的文章不多。因此对这个群体进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空间和意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