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法则

文章 2019-07-11 04:10:09 1个回答   ()人看过

念《金刚经》,甚至是其中的一小段,初时念,不懂没关系,日子久了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下面是《金刚经》的法则,欢迎阅读。

记得在儿时时期就已经听说过《金刚经》,直到长大成人《金刚经》仍然不断的映入眼帘,终于在知天命的年龄下决心一读,虽然已经是久经沙场,励精图治的年龄已经过去,自认为已经是人生导师,然而,读完金刚经才知道,我们的思想何其狭隘。

金刚一词理解为现代术语就是金刚石,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钻石”。钻石的品性可以用坚毅、光明、锐利来加以概括,因此我们要获得人生真谛,就要具有金刚之心来学习生活的法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中的这句话为后人广为流传,在我看来它是《金刚经》的主题思想,他反映了该经的辩证思想以及唯物观念。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一切执著于个人主观意识的认识,而造作出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概念乃至科学真理等理论与方法都算是“有为法”,这样的有为法就像梦幻及水中泡影一样转瞬即逝,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当阳光出现的时候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更像雷雨中的闪电那样瞬间消失。因此我们要具有这样看待世界的观点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

是的,宇宙是无常的,世界是无常的,人生亦是无常。任何事物不管明相如何,都是在变化之中,今天是科学的,明天也许就是荒谬的,今天荒谬的也许明天就是科学。人不能执著,执著就是迷信,迷信则万事皆邪。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佛教,但谈论佛教的人未必了解佛教的本意,他们更多的想到佛教的是求神保佑之意,但实际上佛教是反对为神论的,世界上存在多种宗教,只有佛教没有自己的教主,更没有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神。当读完金刚经之后你就会知道佛教的伟大,恩科斯曾经这样评价佛教:佛教是辩证法的鼻祖。而《金刚经》是佛教之经典,弄清楚《金刚经》,佛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就基本清楚了。

《金刚经》要记清楚三句话,第一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佛学对事物的认识。第二句:“佛曰如来,即非如来,是名如来”,这是事物存在规律。最后一句是结论:“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这些话看起来虚无缥缈,且似乎是主观唯心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第一句话里的“相”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形象。所谓“无”,就是一切客观事物都在飞速地变化发展中。因为一切东西都在飞快的发展中,现在的东西马上就变化了,所以“无我相”,以至无一切“寿者相”(凡一切有生有灭的事物,从金刚石到鼻涕)。这是非常之彻底的辩证观,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因为人在变化,水也在变化。于是有了第二句话,“所谓如来,即非如来,是名如来。

“叫如来的,是现在的如来,还是过去的如来?是前一刻的如来,还是后一刻的如来呢?所以,如来也非一成不变的。但为了与别人区别,我们只好姑且把他叫做如来”。所以佛家认为一切如电光火石。“过去之心不可得”,得就是保有,过去的事情如果一直背在身上,压在心头,就容易执着。现在之心为什么不可得呢?现在的事情马上就会过去,如果老是想着现在,就会产生贪嗔之念。未来之心为什么不能保有,因为这样会产生虚妄。

在反复琢磨反复思索之后,我渐渐感到我们不要在这纷繁复杂的花花现代社会迷失自己,不要执迷不悟,不要狂暴痴迷,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要获得的东西,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控制却不抑制自己,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只有别人生活的美好了,你才能获得自己应有的需要。人生何谓幸福?幸福就是能够用自己的心境脱离人生八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要说这个世界有一个宗教能够与科学与时俱进,那他一定是佛教。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思维实验”伟大的发明者,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采用“思维实验”而得出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伟大著作。由此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佛学的思维方式也是极其奇妙的一种形式。人类的思维具有四种特性,堆积性、逻辑性、矛盾性及其辩证性。

这些思维模式存在我们人类不同的人群之中,构成人类思维的总体模式,但是,人类的思维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来自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我们把我们感触到的眼见到的(有些通过科学仪器)作为我们评定世界真理的标准,很遗憾,我们人类还有太多的看不到,看不到的就不一定不存在,存在的也未必对我们思维起作用。由此,佛学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让我们认识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我也说佛学是我们思维训练的一种方法论。

关于佛学我也是一知半解,需要更深刻的学习研究,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告诉大家,佛学不是迷信,不是为神论,佛学是知道我们生活的一种启示,不管我们情感、事业、生活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佛学思想加以指导,我们也许就能走出我们的执着,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一些。这就是佛学的伟大之处吧。

拓展阅读:持诵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是最不可思议的。佛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古往今来汉地有许多的成就者,皆是在持诵金刚经时开悟的。以下摘录一些感应事迹。

趺坐而逝

瑞雪崖,明朝黄严人,幼时受秋江湛公剃度,在新城山留庆院修行,持律严谨。他每天以持诵金刚经为常课,并且善于瑜珈,如遇道俗请他礼忏法事,他必定恭敬虔诚,对于他人的供养从不计较厚薄,就算毫无供养,也不在意,下次来邀请他,他仍然高兴地前去,丝毫不会现出不悦的样子。

洪武辛亥五月,正值夏天,他偶得微疾,沐浴更衣后,书偈趺坐而逝。荼毗时火星中迸发出微光,毫无烟气火焰,并获得很多舍利子,时年八十三。

活了171岁的楚石和尚

明朝正德年间,南岳有位高僧,名叫楚石,博通三藏,平日专持金刚经,如果有人向他求法,不论对方贤愚贵贱,他都大声地说:「努力受持金刚经吧!」楚石到了一百七十一岁始坐化。

跟他同时的有白藤和尚、无极和尚,也是专门劝人持诵金刚经。白藤活到一百三十岁,无极活到一百二十四岁。

佛现大身

王仰泉,清朝杭州人,平日以屠羊为业。有一天生病,看到群羊向他索命,于是就改行,并从此长斋持诵金刚经,满千遍后,又开始拜法华经。八十一岁的那一年,忽然看到冥吏来追,他抗声说:「我等待佛来才去。」到了第五天他果然看到佛现大身,垂手接引,欣然而逝。

肉身不坏

唐吴氏,清朝济宁人,客居松江,性情本来很暴躁,不能容忍别人。四十三岁那年,开始持长斋,每天在小楼持诵金刚经。

六年以后,四十九岁时,忽然告诉别人说:「我某日要去了,经上说金刚不坏身,我去后可留身三年,才能证明经言不虚。」说罢而逝。

三年后起龛,身体果然没有腐坏,顶上头发长了半寸,提督梁公为之建庵供奉。

(以上见于《金刚经持验录》,见《金刚经专集》)

南怀瑾先生亲说念诵金刚经感应实例:

金刚经的感应力量非常大,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秘密,我在读中学阶段,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练拳运动以后,首先念金刚经。为什么念呢?我一点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诉我念金刚经很好,我就念金刚经。因为在学校里,也不敢敲木鱼,怕被人家说神经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刚经,到会客室去念。前怕狼,后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有一次我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忽然觉得我没有了,我到那里去了?不知道啊!以后我就不念了,后来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经对我的经验,有这样奇妙。在历史记载中,更有非常多的感应。抗战八年,出门在外,跟家里父母分离,生死不可知,那时我只有一个愿力,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一定要给我父母念金刚经、心经。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愿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经验上知道,感应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只能向诸位报告到这里。至于说,你们要做科学的研究,感应是个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你讲科学的理由一大堆,但是今天是讲佛学的课,不是讲科学的课,暂时就不讨论了。

静处诵经、增长寿命

——见于:藏传《金刚经感应录》(索达吉堪布译,真如妙心修订)

昔时,在雅瓦地方一寺庙内,有位僧人对佛法非常精通。他受沙弥戒后,与朋友们结伴去向一精通相术之相士卜问吉凶。相士为他们看相后,一一告之结果,特别对精通佛法的沙弥说:“虽然你非常聪明,但你的寿命却很短暂,只能活到十八岁。”过了两三年,相士之预言在沙弥的朋友身上一一应验了,他不禁忆起相士对自己的预言,非常害怕,于是就对上师说:“听说寂静处有许多佛经,请师允许我去彼处。”经师许之。他到寂静处后,从诸多佛经中取出一本《金刚经》,他便发愿: “愿我以念诵此经的功德,能闻到寿命增长之声。”他依照自己的誓言,昼夜精进念诵。一天下午,他诵经的地方充满光芒。这时有两位罗汉比丘手持经函来到他的面前说:“这就是你所念诵的《金刚经》,你的寿命、福德和诵经之功德,除佛以外他人无法衡量。愿你断除三恶道之门,具足获得悉地之缘份。”二圣者说毕,顶礼沙弥后,忽然不见了。

二十年过后,沙弥离开寂静处,又来到相士面前。相士见到他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相术不准,万分恐惧地问:“你究竟造什么善业,令寿命延长的?”沙弥回答: “我唯有念诵《金刚经》,除此以外什么也未做。”于是众人对《金刚经》的功德生起很大的信心,并广作宣扬,众多人都发愿念诵《金刚经》。沙弥活到九十五岁,死后转生兜率天。

以下全部摘自《金刚经持验录》,见《金刚经专集》

不可亵污佛经

王泮,明朝山阴人,万历甲戍年进士。说起王泮登第的经过,值得一些不知敬信佛经的人,引为鉴戒。

一日,王泮的伯父抱著幼儿在门边玩,不慎遗失了戴在幼儿手臂的银镯,王泮的父亲凑巧在旁,就被人怀疑为其所窃。王泮的父亲因而愤恨不平,在神前发誓说没有偷窃,并用脚踩踏金刚经。

事后,大家都不在意,但王泮为儒生,屡次应试,成绩虽佳,却不能及第。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