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真空与妙有”

文章 2019-07-11 04:16:52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金刚经》的宗旨是:“无我、无相、无修、无证。”这个“无”就是“空”,但空并非世间一般所谓什么都没有叫空,“空”,才是建设“有”的,空,是涵盖空有不二的无,这个“无”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的主旨。

「金刚经」是禅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熟读「金刚经」的人都知道,「金刚经」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环绕在「破我执、灭我相」上,强

调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既然是「破执」,当然是破「执有」,也破「执空」。执有是虚妄;执空 是断灭空。

为破执有,「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 非相,即见如来。」

但又怕大家因此而执空,所以又说:「善男子,善女 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菩萨 「应无所住」,可是也要「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住」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至高无上 正知正 见正觉的意思。唯有「至高无上 正知正见正觉」的心,我们才能不执有、 不执空,才能了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道理。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无实」就是「真空」,「无虚」就是 「妙有」,知道了「真空妙有」的真谛,才能洞澈「此法无实无虚」的真 义。

最近证严上人一再强调:「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此说明「 真空妙有」,诠释「此法无实无虚」,再恰当不过了。 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确实没有「所有权」,因为「人生无常」,生死之事 ,自己很难作主,即使尊贵如帝王,也不能永保平安无事,永保长生不老 。有是因缘聚,灭是因缘散,缘起缘灭,自己又何曾有,何曾无呢?了解 这个道理,了解「人生没有所有权」的道理,就是了悟「真空」;了悟「 真空」,才不会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着相,人生必然轻安 自在。 虽然「人没有所有权」,但「人都有使用权」,体验「人有使用权」的精 义,才能知晓「妙有」的妙理。 「空」是「真」的;「有」是「妙」的。「有」如果不能发挥「妙」用, 与无何异?人生如果不能发挥人生的「妙」用,那就如同行尸走肉,那里 是「有」的人生。「人生难得今已得」,这短暂而难得的人生,我们难以 永远「拥有」它,但我们可以作主「使用」它,而且必须适当而妥切的使 用它,人生才能发挥「妙用」 ,这样的「有」,才是「妙」的。像「植物 人」无法发挥人的「使用权」,这就大大不妙了,这就不成为人了,所以 才叫「植物」人。 其实,体悟「真空」,了解「人没有所有权」的道理,才会不着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才能具有「无私无我」的出世精神。而体悟「妙有 」,了解「人只有使用权」的道理,才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才能以「勇猛精进」的态度从事入世的工作。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 工作,就是慈济人的文化,这就是「真空妙有」的真谛;用心体会证严上 人的妙喻,对力行菩萨道或许会更有帮助吧!

拓展阅读:金刚经中的般若意趣

《金刚经》作为般若类经典的代表,它“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源,于我人众生寿者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它的思想不仅仅是探讨般若空性的,而且讲了菩萨修行的奥妙,探讨菩萨发心修行,怎样降伏自心,怎样安住自心。重点阐述通过发大菩提心,灭度一切众生,然而内心又是完全不着相的,在灭度众生的过程中,不执着自己是能灭度者,也不执着于有可以灭度的众生,这样同时去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真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内心清净。《金刚经》运用般若智慧破除修行者的执着是逐层深人的,首先是发起菩提大愿,但是对于菩提大愿中灭度种种众生过程中的相要破除掉,其次在布施等的过程中对于种种色声香味触法的执着要破除,然后对于佛陀的身相,对于佛的果位、以及佛法本身的执着都要破除掉,空不仅仅是对于有为法而言,同时也要空掉对无为法的执着,包括对空相本身的执着。

在菩萨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万行的过程中,布施为第一,《金刚经》里强调无住相布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同时也谈到六度之二忍辱,由于离开我相等诸相的执着,所以经中提到,佛陀的前生忍辱仙人在被节节肢解的时候能不起瞋心。在佛法的种种内容讲述之后,为了避免对于佛法本身的执着,经中又讲到“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由于所有的法都是性空幻有的,所以从任何一法包括世间法上都能体现出佛法的这个特点。“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无实是破除实有法的有见,无虚破除实无法的断见,离开断见和常见,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无二,修行不离幻有,所以行一切善法;修行不离性空,故言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有定法名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中不仅谈到万法皆空,如梦幻泡影,并且进一步探讨法与非法都是缘于分别执着,要不落两边,最终使人明白性空中包含着妙有,实相即是非相的深奥哲理,通过大量运用“……即非……,是名……”的言说方式,使人领悟空有不二的般若之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