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评课稿

文章 2019-07-11 04:44:20 1个回答   ()人看过

1、预习充分。

2、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童年的故事中的人物来引入新课学生比较有兴趣,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于学生开拓思维也是有利的。

3、重视语文基础知识。

重点字词都得到了落实,重点语句也加以强化了。

4、课堂教学层次感强,衔接紧密,过度自然。

一个课时时间,怎样才能既完成学习任务,又让课上得“顺”。激情导入,检查自学,复述课文,分析人物性格,讨论回答,拓展学习,这个过程由浅入深,由内到外,还是比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

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学习,要么独立思考,要么合作探究,要么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相对活跃,学生真正做到了自己在学习,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并能表述自己的见解。而老师作为主导,在本节课中只起辅助、补充和引导作用。

6、拓展学习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文本身,重视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篇课文是优美的散文,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

7、缺乏点创新,讨论不热烈,个性发言不多,没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