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成语故事

文章 2019-07-11 04:49:14 1个回答   ()人看过

【释义】失败后重新恢复力量再来。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常与大书法家王羲之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朝廷几次召他作官,都被拒绝了。

北宋著名改革家、大文豪王安石的名字就是他父亲希望他能够成为像谢安一样有用的人物,才为他起的。

谢安40几岁才出来做官,曾官至宰相,他气度宽宏,性格冷静,即使在危及性命的紧要关头,他仍然能与平时一样,泰然处之。

有两件事最好地表现了他的这一性格。

有一天,他与隐士孙绰结伴到海上游玩,忽然风起浪涌,小船随着大浪上下沉浮颠簸。

船上的人惟恐船翻人亡,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只有谢安稳如泰山,依然饮酒赋诗。

船夫以为他喜欢风浪,便继续向深海划去。

这时谢安不紧不慢地说:“还往前行,我们能安然返回吗?”船夫听了,立即掉头,同船的人非常佩服谢安的沉着镇静。

简文帝病故,权臣桓温企图篡晋自立,他在新亭的军帐设酒宴款待王坦之和谢安,其实这是个“鸿门宴”,桓温在帐外埋伏下刀斧手,要在席间杀死王坦之和谢安。

王坦之见手执利刃的刀斧手就要杀出,不禁惊慌失措,但谢安则处变不惊,他对王坦之说:“晋室江山的存亡,就在我们这次会见啊!”王坦之被吓得冷汗湿衣。

谢安却谈笑风生,饮酒依然,并有意用话开导桓温,最后竟劝止了桓温的叛乱。

谢安在担当要职之前,长期隐居在东山。

开始时,他被任命为司徒府著书郎,他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每天与王羲之等人登山临水,饮酒作诗。

后来,扬州刺史庾冰听说他才能非凡,决心请他出山,命令郡县的官员进行威逼,他却一概置之不理。

有人感叹说:“谢安不出山,让天下人怎么办啊(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谢安之所以隐居,主要考虑到怕影响在外做大官的弟弟的前途,当他弟弟遭到免职后,他才出山,最后官至宰相。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下一页:金刚经灵感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