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书学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大学生[论文]

文章 2019-07-11 06:10:13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摘要:智商决定录取,情商决定发展。智商普遍偏高的大学生,面对大学生活,面对秘书职业需求,往往表现出了不该表现的一面。本文从秘书学教学的特定视觉,阐明教学中大学生情商的特点,以及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秘书,情商,教学

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因素。

那么,在秘书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认识是人们对自己的社会关系、性格特征、人生目标等方面的客观评价,是对自己身心状态的认知、体察和监控。多彩的大学生活,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多样的,学生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们的刺激全部感知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同一时刻,他们总是对特定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清楚,而对其他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知觉清楚的刺激成为知觉对象,知觉模糊的刺激成为知觉背影。不同的知觉信息集合起来,就形成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主体。因此,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一种对自身状态反应、评价的注意。这种对自身状态的注意,往往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注意如果一闪而过,它对认识主体的行为、表现便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如果这种注意被认识主体所接受,并持续作用于认识主体,最后凸显于意识层,在意识层之下,形成某种激昂的情绪,这种情绪就会不断影响着认识主体的心态、行为。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动,但不能区分一些性质相似的情绪的人占61.12﹪①,能够准确的认识自己的细微的情绪变化以及情绪变化的原因的人占38.88﹪,很少有情绪变动,对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没有明确区分的比例为零。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认知是正常。可是,对自己情绪认知正常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认识却又非常模糊。他们很少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前,自己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在未来自我中,自己必须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在离开学校时,自己能发展到怎样的高度;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在这种差距中,自己的情绪体验是什么;在这种情绪体验之下,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所受的影响。

在秘书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分清性质不同的情绪,还要帮助他们进行恰当的调整,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而对那些不能及时的认识到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不能自如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人,也应及时发现,引导他们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主动学习。同时,还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经常性的情感,来认识自己有何种情感特征。为了能够让学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教师应让认识主体尽可能地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比较,让他们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果认识主体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基本吻合,说明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强,反之,则表明他们在自我认识上有较大的偏差,教师应针对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二、培养大学生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②,情绪的多成分组成、多微量结构,为人际适应和人际交往提供了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它有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每种情绪的主观体验不同,在情绪感受方面给行为提供的动机也就不同。大学生一方面应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了解自己的心境,弄清心境与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弄清自己的情绪特质,了解它在个体行为中显露出来的特征以及对个体学习的影响。如果大学生的情绪经常处于喜悦、昂扬、积极的状态,他们在学习中就会充满热情,如果处于忧伤、沉闷、紧张的情绪状态,则会使大学生学习效率底下。因为,积极的、增力的情绪可以让情绪主体提高自身的活动能力,驱使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去完成既定的目标;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情绪主体的活动能力,情绪主体既不会主动地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去完成既定的目标,甚至在有利因素面前,也不能把握机遇。

在大学生情商抽样调查中,时常被紧张情绪所困扰,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摆脱以求宁静,对人对事缺乏信念,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占12.27℅;紧张适中,利于完成学习,生活充实,偶有高度紧张之感的人占66.67℅;心平气和,能保持内心平衡的人占21.06℅。调查还显示,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绪淡漠和焦虑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助感、无用感的人也有。

那么,大学生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化行为呢?第一,必须敢于承认自己情绪的弱点。每个人的情绪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个体必须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找出自己情绪形成的原因,有意识地淡化负面情绪源。第二,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人的情绪化行为,大多数是由于欲望、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当一个人的功利性行为不能满足其需要时,就会产生剧烈的情绪化行为。第三,学会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矛盾。大学生必须学会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多看问题的主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使情绪主体变得乐观,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第四,能够正确释放、宣泄消极情绪。人处于困境、逆境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当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压抑、不能释放时,就容易产生情绪化行为。鉴于此,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大学生乐观、幽默的性格。幽默是“一个人智慧、机灵、学识、风趣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反映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中内在精神的自由”③,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但是,大学生的精神又不能过分紧张,否则学习就很难有进步,因此,他们必须克服紧张心理,保持乐观、幽默的性格。并借助乐观和幽默的性格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气氛,缓解压力。其次,教师应改变学生对压力的认知因素。压力“是指个体对某一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的重要情景的情绪与身理紧张反映”④。学生的压力表现为急性压力和长期压力并存的特点。临时性、突发性的任务往往给学生带来急性压力,但这种压力会伴随着任务的结束而消失。长期压力是学生为适应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对长期压力的感受虽然没有急性压力明显,但始终无法摆脱它。学生只有将学习中的压力看着正常现象,才能淡化压力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

秘书人际关系是指“广结人缘,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努力使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互相沟通、理解、信任的亲密融洽的关系,改善组织的生存环境,为实现组织目标创造有利条件”⑤。秘书的特殊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必须在组织及公众之间建立并保持双向的传播、谅解与接受关系。因为,他们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矛盾,协助领导及时了解舆论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帮助管理部门掌握并有效的利用变化了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提供应对预案,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润滑组织与外界的关系,因而,秘书协调是秘书工作的基础。

协调“作为一种状态,它所反映的事物与各方面的关系是和谐的,运行是流畅的,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不同事物或者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的运行往往有各自不同的轨迹,需要人们有意识地按既定目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各方因素同心协力,配合得当”。⑥秘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其服务的秘书部门和其他部门来进行协调工作”。⑦

在大学生情商调查中,协调能力很强,有很多真正朋友的人占7.59℅;协调能力不错,但还存在不足的人占65.61℅;协调能力一般的人占26.80℅。在协调能力一般的人中,主要表现出一些倾向:第一,自我意识较强,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缺乏社交中的环境意识,有的甚至不顾及特定的社交环境;第二,说话耿直,忽视了交谈对象的感受;第三,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或沟通语言不到位,沟通主题不明确。

根据上述问题,在秘书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第一,树立学生的协调意识。协调意识是指“公共关系主体努力使自己的内部活动同步化、和谐化,努力使组织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自觉信念”⑧。在秘书理论教学和秘书实训中,教师必须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实训环境,让学生进入仿真度较高的情景中,感悟、“从事”秘书工作,形成秘书协调观念,并自觉地、持续地、普遍地关注秘书协调。第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协调方法。秘书协调是一种职业活动,秘书必须在特定的岗位上从事具体的服务性协调。学生除了学习秘书协调的专业理论知识、树立相关意识外,还要掌握秘书协调的方法。掌握方法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秘书协调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反复实践,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升华反映其运行规律的理论;另一方面,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学习前人的经验。秘书学培养的是从事具体工作的秘书,因而,秘书学教学必须把科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未来的秘书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理论知识。第三,提高学生的综合协调素质。秘书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协调管理、润滑关系。目前,虽然不同的秘书岗位对特定的从业人员有不同的要求,但对秘书能够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关系的要求是一致的。平衡关系、协调矛盾的特殊职业要求,使秘书学教学必须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协调知识层面,形成相应的知识积累。

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激励是利用某种诱因使人的潜力处于激活状态,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潜力。大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学业,就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来源于外界的刺激,而是来源于学习的内驱力,即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的,促使学生为完成学业和既定目标而产生的内部行动和内部倾向,这种内部行动和内部倾向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强有力的、持久的兴奋灶,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达到目标的欲望与动机,这种欲望与动机,便是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在大学生情商调查中,自我激励能力很差的人占调查人数的7.36℅;自我激励能力一般的人占调查人数的36.65℅;自我激励能力较强的人占调查人数的56.06℅。

自我激励能力强的人,他们可以运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引导行为主体锁定注意、追求目标、确定行动方向。五、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承受能力。秘书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使秘书在工作中感到某种不足而力求获得满足。但是,秘书工作受制于行业特点,他们自身的活动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使秘书始终生活在压力之中。

在挫折调查中,常常感到不安,容易手忙脚乱的人占调查人数的29.29℅;精神有一定负担,无法保持镇定,遭遇失败时,会出现精神失衡,严重焦躁不安的占调查人数的41.91℅;精神上的压力在平均水平中较好的占24.37℅;只有在事态严重时无法保持平静,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多,不轻易动摇,即使因某种原因受挫时,也不会失控的人占4.48℅。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

挫折教育是秘书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创设各种困难情景,帮助学生积累挫折经验,培养他们正确的挫折认知,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第二,在秘书学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演练、模拟实习等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秘书工作的烦杂、艰难和不易,对受教育者进行集中训练,增强他们排除挫折的能力。第三,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念,让学生主动挖掘秘书职业中的挫折因素,有意识的加强训练。第四,以科学、客观的方式将挫折教育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并不断积累挫折经验,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方法来消除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五,学会客观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⑨,归因反映出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工作失败的真正原因,但是,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正的原因更能影响情绪。为了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成功时,应进行内在的、稳定的归因,充分肯定自己的努力,不成功时,可以适当进行外部的、可变的归因,把客观原因作为失败的原因之一加以分析。

秘书学培养的是从事秘书实务的工作人员,秘书工作的特殊性,使秘书从业者不仅要做好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还要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既工作到位,又不越位;既润滑好各种关系,又始终居于幕后。因而,教师必须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融汇其间。

主要引用书目:

①文中所列调查数据,均为作者局部抽样调查所得。

②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6页。

③钱立静《秘书原理与实务―秘书实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9页。

④邰启扬《减压阀职场压力调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30页。

⑤⑥⑦范立荣《秘书公关协调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71页、第2页、第7页。

⑧龙志岩张岩松《现代公共关系》,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1页。

⑨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09页。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