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背诵方法

文章 2019-07-11 07:11:37 1个回答   ()人看过

金刚经》只是写出悟了的人的生活情调而已,毫无理路,是其尊贵之处。以下是《金刚经》背诵方法,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当我刚入群时,看到有的师兄会背《金刚经》很是羡慕,也心生赞叹!当我背会《金刚经》时,看到慧玉师兄居然能背下《佛说净业障经》了,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 于是发心快点背诵四经一论!快马加鞭追上慧玉师兄的进度。

我用7天时间背诵下《金刚经》,将近一个月时间背下《佛说净业障经》,两个星期背诵下《大乘方广总持经》,以上每部经背诵之前都是先学习读诵熟之后再开始进行背诵,感觉只要按照一些方法,背下来也没什么难度。经验也许都是相通的,所以我想把背诵经验分享给师兄们。

一、还不会走路时,不要试着奔跑。

在背经之前必须要熟读经文,否则会严重打击自信心,不要担心刚开始读诵怎么这么结巴啊,我能行吗之类的!不管背诵哪部经文,只要每天把将要准备背诵的经文早晚各读1遍就可以了,其它你先不要管!

二、仔细分析经文,找出背诵规律!

诵读经文时,眼随心至,对经文能有一个总体的轮廓,然后假想自己身临其境,亲身在法会听闻释迦牟尼佛讲法!说简单点,您可以当故事来看,每一品是一个故事,每一段也可能是一个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三、熟读之后进入背诵环节,首先要为背诵做一个简单的计划。

计划每天背诵几段或几页,并规定背熟的具体日期,这样子整部经大概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背完了,每背诵3天,留一天复习背诵前3天的内容!不要贪快记住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了。在整个背诵过程中,只要每日坚持,持之以恒,自然会水到渠成。

四、每天晚上睡觉前花1小时左右专心背下其中几段或几页。

白天抽点时间先用眼睛扫描一下晚上要背诵的内容,然后睡觉前,感觉背诵差不多就可以,不要求完全背诵无误。

五、每天早上起床,复习背诵昨天晚上的内容。

这是不可分割的配套部分,这样背诵对强化记忆会非常有帮助。

六、记忆时适当使用联想记忆,联想成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更有助于记忆。

联想可用于段与段时间的联想,或下一句和上一句的联想,可以从某个字的发音方面联系生活中的某个名称。善巧方便的联想,对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以后几乎永远不会忘记!

七、了解准备背诵的经的功德利益、感应事迹。

这是激发背诵的强大动力。在准备背诵前或背诵过程中,多看师父的开示和问答合集,看群里师兄的心得体会。

八、在背诵前,把愿望告诉光明师父,让光明师父加持!

学佛一定要注意自力、他力和法力相结合,前面说的主要是自力为主,实际上他力和法力对我们精进学佛特别重要,甚至有些师兄在修习经咒的时候,会梦到佛菩萨在他、她耳边念诵经咒,醒来后过目不忘,突然发现自己全会背诵了!而且,当您发心背诵时,说不定还感动龙天护法来随喜您的功德,很多师兄都会说一些修习体会,比如闻到异香、檀香等,甚至有天眼的人能看到天人在散发花瓣,都是因为他们在随喜您的功德,希望您更精进。因为随喜功德对他们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所以说,你在决定背诵时,告诉师父您发愿在什么时间前背下哪部经,祈愿师父加持!

以上有些是我个人的经验,有些是吸收了其他师兄的经验,真诚希望这些对师兄们背经有帮助。我不仅希望师兄们都能尽快背诵一经四咒,还希望各位师兄早日背下四经一论呢!每日坚持诵持,不松懈一天,功课不在多,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最后,从「光明禅师开示集」(请加入《每日背诵金刚经》群获取资料)中选择一段精彩开示共享给大家,请有缘人多多入群精进共修!

也许,当你轮回再来,良师,已经涅槃!良缘,消失不再!遍寻!三千大千世界,无人再点你、化你、引你、度你、爱你、护你、疼你、送你!你爱的人,化成草木无情,爱你的人,早已飞升玉琼,茫茫天地只留下百年孤独,早知千年后的哀叹,何不当下修持佛法,跳出轮回!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拓展阅读: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佛门佳话,人尽皆知。其后历代圣贤,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悟道者,亦所多在,只如近世人诵经者多,悟道者少,其故安在?想与根器及对于经义领悟与持诵方法正确与否有关吧!

我也是诵经有年的人,却是鲜有受用,于经义一知半解,且所解亦非了义。为此数年前专诚拜谒耕云老师请教,承他菩萨低眉,向我说了两小时法,茅塞渐开,谨录精要,提供参考。

一、佛法简要之诀,在‘离分别’。一部楞伽经精义,也只是教人‘离六十二见的分别心’,但必须放下万缘,始能做到‘离分别’。放下万缘,并非意要‘出世’,坛经明示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在家亦得’,‘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放下自己的攀缘心和世情俗虑,就是真正的放下,与工作环境、家庭环境没太大的关系。能离分别,则‘照体独立’,不妨‘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便是十字街头好修行,火中生红莲。

二、佛法舍摩诃般若波罗蜜,其余尽属方便,咸非真实;‘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唯此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又有‘五度如盲,般若作眼’之说。所谓一真不二,非般若而何?离开摩诃般若波罗蜜,即无三昧、正定、正受可得。所以佛说:‘若有人能于此经(金刚经)受持读诵…皆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如何持诵呢?持诵前放下万缘,以最诚最恭敬最信实的心,不起分别,一气呵成,朗诵一卷乃至一二三卷,且最好持诵不分段的,诵毕合卷,返观自心,当下便入金刚定中:以此为基,善加保任,即保持此刻的安祥无杂念状态,信任此心即是‘觉’,即是正受,莫令其他俗情去扰乱它,它是非常珍贵难得的。这样保持愈久,进步愈快。此一方便,试之障轻者,百试不爽,障重者若持之以恒,亦渐入佳境,功不唐捐,利根者即透初关境界矣。

三、所谓看自心即是观照,观照者,‘念上有无念’也。此境界于朗诵金刚经愈多,愈无分别,保任愈久,进步愈快,古德所谓‘照顾脚下’,意即观照自心而不忽略一念萌生,起码自己每一分秒都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其意在信自心本来清净—无念.无相、无住,如是则实相显。亦即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之意,若向心外作计,则心外有法,显非‘正法’。

四、世人诵经不得力者,病在不能会归自心,而与经对立成二,不契不二法门,焉能悟入?六祖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常御白牛车’,便是最好说明。世人诵经久不明,乃由世情俗虑放不下及知解难忘,致为净业之障。一旦知解销净、俗情淡化,般若立显,益以自肯承当,‘自心是佛,离心无别佛’,不是穷子,当下便了。所以诵经若能一一会归自心,一一印之自心,宁有心外之法?宁有一义可立?经云:‘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云:‘何以故?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又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又云:‘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从上便知,经中随立随破,无非破除当人我法二执,理事二障。所以诵金刚经不贵分别晓义,而贵朗诵后合经返观自心—-离心意识,久之必获金刚心,其迟疾胥视当人根基深浅、障之轻重、保任工夫久暂而定,起码般若种子‘一入识田,便为道种’,智慧日增,固不待言。

五、金刚经只是写出悟了的人的生活情调而已,毫无理路,是其尊贵之处。注愈多,义愈晦;若看注,以六祖说金刚经口诀为言简理当,令人易晓而不惑,若能同时读六祖法宝坛经,更易显发。倘以佛法作学问知识研究,势必加重理事二执,非佛出世本怀。盖理执不去,难登离执禅定,离执禅定已登无学位矣。

六、悟,原本是人人本来之心,而悟有理事两者,缺一不名圆满。理须到山穷水尽臻于‘众理具万事出’之根源处,始名到家;事即必达‘照见五蕴皆空’之境,方有自由分。以此为基,上上增进,以至时时处处、语默动静,皆定慧等持,始能为人,否则尽名‘体不具’尽名‘半熟’,亦名‘得少为足’,勉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