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学反思范文

文章 2019-07-11 08:27:46 1个回答   ()人看过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的历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事.越王勾践大败.但并不灰心,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血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了吴国.故事脉络清晰,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我对学生质疑进行了整理,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题.

1《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写的是谁与谁之间发生的事,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

2、勾践夫妇在吴国过着怎样的生活,受到了哪些屈辱?

3、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带着这些问题我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反复朗读,自主尝试,再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我对第3个思考题(第四自然段)进行了重点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本段的结构特点,总——分。

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围绕着中心分别从白天、晚上、饭前三方面叙述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结构叫总——分

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找出卧心的句子、尝胆的句子,根据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勾践奋发图强的意志和精神。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1、尽管精心设计了思路,课后进行了反省,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图文并茂,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最后一段,重点抓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明白勾践的艰辛付出,我觉得这个应拓展,让学生用一些名言警句,体会勾践转败为胜来之不易。

3、课后应该补充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过的历史人物小故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