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金刚经的四重境界

文章 2019-07-11 13:20:43 1个回答   ()人看过

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以下是修金刚经的四重境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境界:破相

破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什么是我相?

自我的一切执著形象。

什么是人相?

分别执著别人的一切形象。

什么是众生相?

芸芸众生六道中的生命。

什么是寿者相?

执著于长寿永久的形象。

佛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二境界:破迷

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佛不是让你求他:

而 是让你破迷开悟,明心见性得大自在。

第三境界:破法

佛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法无定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执著。

第四境界:信受奉行

金刚经是让我们实修实证的践行。

烧香-磕头:这些只是仪式,不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

是在红尘中修身齐家,守护自己的心语意念,积德行善付出不求回报。

在这喧嚣浮躁的时代

让我们回归佛性,开启悟性的源泉,给自己的人生路,点亮一盏明灯吧。

金刚经的四种层次

一.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人们已经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须菩提出生于婆罗门教家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小,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金刚经是须菩提与佛陀对话的记录。因为须菩提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 号称“解空笫一”,所以金刚经的主题就是“解空笫一”之经典。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结尾中的这句偈言,就是对“解空笫一”之总结。“空”这个概念的义理深刻, 所以“解空”既是金刚经的主题与精华之所在,也是令凡夫俗子难以理解的地方。

金刚金难以让世人理解, 就连“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也在金刚经中多次流露发表这种感概。金刚经第六品一开始, 须菩提就对佛陀说: “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能实信不?” 金刚经第二十一品中, 须菩提又对佛陀说: “世尊, 颇有众, 于未来世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

为了弥补义理深刻, 难以理解之不足, 金刚经也作了一些通俗化的说教。例如, 金刚经第十五品之中, 佛佗就对须菩提说: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 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金刚经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 修行功夫高的人就会在黒暗之中, 看到它放射的光芒, 而且在金光中还有很多天龙护法在护持。根据“一切唯心, 万法唯识”唯心的道理, 不知多少人都消除无量之业障, 而获得无量之功德。

获得这种功德的途径是诵颂, 是不加理解的诵颂。 获得这种功德的根据是信心, 是心诚则灵, 是信为道源功德母。因为相信 金刚经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 所以本文把理解金刚经的这种层次, 称之为“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二. 法布施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深受佛界欢迎,历代研习不衰,流通甚盛。各类注、释、论、颂、疏、记、解、述多不胜举。除了早期鸠摩罗什、僧肇等人的注释外,后来较为著名的有隋代智顗的《金刚般若经疏》,吉藏的《金刚般若经义疏》,唐代智俨的《金刚般若经略疏》,窥基的《金刚般若论会释》、《金刚般若经赞述》,义净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宗密的《金刚经疏论纂要》、慧能的《金刚经解意》(亦名《金刚经六祖口诀》)。据慧能说,唐初时已有800余家注疏。

宋代也出现了数十家注疏,著名的有子璿《金刚经纂要刊定记》,柏庭善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等。明清又有50余家注,著名的有宗泐、如玘同注的《金刚经注解》、元贤的《金刚经略疏》、智旭的《金刚经破空论》、《金刚经观心释》,德清的《金刚经决疑》、曾凤仪的《金刚经宗通》、清代通理的《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等。

近现代以来,最少又出现了20多家注释,其中著名的有印光法师的《金刚经研究》、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王恩洋居士的《金刚经释论》、太虚法师的《金刚经讲录》、《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释》、圆英法师的《金刚经讲义》等。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滿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上述内容摘自金刚经第十一品。佛陀在这里提出了物布施与法布施这两个概念,并认为法布施的福德远胜物布施。什么是法布施? 就是"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法布施的境界更加高尚,相对于个人的追求幸福,法布施是金刚经的第二个层次。

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中,各代所出《金刚经》注释总数近千家,成为所有佛经注释之冠。因为有了这些注释,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得道开悟,这些都是法布施的功德。

三. 呵佛骂祖

禅宗六祖慧能之后,南禅就一花开五叶。这五叶分别是:沩山灵枯和仰山慧寂开创的“沩仰宗”;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开创了“临济宗”;云门文偃开创了“云门宗”;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开创了“曹洞宗”;清凉文益开创了“法眼宗”。

慧能时期的禅学,可以称之为“祖师禅”;在慧能之后的禅学,则可以称之为“越祖分灯禅”,因为“超佛”不已的新追求,必然导致“越祖”。而且,禅宗的注重于当下之间的体验,也以当下为最尊贵,另外“智齐于师,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的主张也使学禅者的个性得到了无限的开发。因此在马祖道一之后,喝佛骂祖的德山,佛、祖俱不礼的临济,便一齐出现了。

唐朗州德山院宣鉴禅师一日上堂说:"我这裹,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又有一僧问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如何是佛?云答:"干屎橛"。他也曾说过:"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老僧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这两个事例就是禅宗呵祖骂祖的两个代表之作。这两个代表之作之中,唐五代祖师的喝佛骂祖,堪称妙语如珠,精采纷呈,堪称为中国佛教立心,为学佛学创新者开路。

金刚经是禅宗借以传教的主要经典,喝佛骂祖思想之源头就金刚经,其理由在于金刚经的宗旨是不能执着于相。佛教信徒对外道不感兴趣,而是一心一意地信仰佛教,这个事实就是执着于相。更有甚者,佛教信徒还经常说外道不是真理,只有佛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个事实就证明了佛教信徒不但是执着于相,而且执着得完全彻底,执着得与金刚经背道而驰。

金刚经第二十一品曰: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就象亚当与夏娃拥有原罪一样,宗教在人世间中也肩负着一种原罪,这种原罪就是认为自已的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种原罪用金刚经的语言来说,就是言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谤佛。

佛教不是纯粹的宗教,佛教的一半是哲学,金刚经中就是集中地蕴藏着佛教中的哲学思想。有宗教之中,佛教肩负的原罪是最少的,而金刚经中则完全没有,金刚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没有宗教的原罪,这种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中是极为罕见的。

禅宗为何出“呵佛骂祖”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无相思想,就在于禅宗大师真正地理解了金刚经的无相思想。因为禅宗大师真正地理解了金刚经的无相思想,“呵佛骂祖”的现象就堪称为金刚经的第三层境界。

四. 金刚经定律

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

"佛说**,即非**,是名**"这个定式是金刚经的主题。宗教与哲学在这个主题面前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对于这个定式,宗教人士只能是不厌其烦地,逐字逐句地解释。这种解释的结果,是离金刚经的本意越来越远,是哲学水准越来越差。对于这个定式,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就可以采取与宗教人士完全不同的诠释方式。

哲学诠释方式是使用上述归纳论证方法,把这个定式演变成为一个定律,这个定律就可以称之为金刚经定律。换言之,金刚经定律就是"佛说**,即非**,是名**"。把定式演变成为定律之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列举事例予以证明。

金刚经中已经列举出三十多条事例,学习了金刚经之后,我们也应当沿着佛陀的这种思路,列举出更多的事例,从而把定式完全地演变成为定律。定式完全地演变成为定律,就是把感性认识转换为理性认识,这种转换是"取法乎上"的必由之路,这种转换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哲学的唯一方法。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第八品结束时的这句格言,说明了哲学的最高境界在于舍弃。怎样才能舍弃金刚经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金刚经总结成为一个定律。本文把金刚经总结成为一个定律之后,就可以舍弃金刚经五千余字的复杂内容,成为到达理想彼岸的哲学之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