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文章 2019-07-11 15:35: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作。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 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二: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 ”。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 ”;“肥”、“瘦”分别形容 “ ”。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5)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仿写示例:

如梦令

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1)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叶和花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如:“昨晚发烧呕吐,今早舌干口苦。“咳嗽,咳嗽,高烧不退依旧”等,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字数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如果仿句意思前后不相干,给1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