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文章 2019-07-11 17:48:50 1个回答   ()人看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研究,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潮的研究,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对相关典型着作进行研究,并掌握整体体系以后形成的。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从理论方面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对其基础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典型着作、当代社会思潮和理论教育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概述

哲学具有时代意义,是时代精神的浓缩,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时代发展的实际为背景,以前人优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为后人确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划分为两部分,部分适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部分适用于当代。该学说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可以被应用于当代。如果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来说没有时代价值,它也就没有了存在意义。在我国进行革命、开展建设、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体系。为了完善这一理论和体系,建设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思想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2005年起,我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列为其下二级学科。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改革是对人类思想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大背景,而当时社会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马克思产生的现实需要,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在传承前人思想文明的基础上,两人创立了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这是人类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

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方式,同时也预测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我们认识历史和世界开拓了一种新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基本指导原则。我们认识世界从实践开始,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知也被实践检验出对错,所以认识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没有实践就无法认识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要是对人类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人类创造历史的两个基本活动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将认识和实践统一起来就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在一起,所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

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和适应人类社会的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及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及规律,他们对这一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创立了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观来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其基本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两人将上述两个规律结合当时的社会运动,创立了阶级分析法,并指出这两个规律对社会形态变更和历史发展趋势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为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剖析,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的历史必然以及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有很重要的意义。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既有成就也有挫折,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学习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时要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为指导,对其历史进程进行总结,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研究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对未来社会进行规划时坚持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基本前提,也是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分的根本问题。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在更高基础上发展和进步的,是美好的,可是根据这一前提,共产主义社会也存在矛盾,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不仅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束,而是人类思想自由和自觉的开始。

总之,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二,它是对更加广阔的世界事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总结;第三,它具有稳定性和持久的有效性,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发生变化;第四,它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必须以坚持与发展统一、理论结合实际、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整体与部分统一为原则,同时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依据和阶段性进行研究。

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理解

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它彻底改变了西方的传统理念和思维方法。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以还原论为基础的本体化思维方式,不再追求终极真理,而是把改造世界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变革。可是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传统之间的关系时,经常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是从局部和个别关系入手,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正确理解。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和思维,才能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理解也是对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原意和精神的理解,要以时代为基础,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精神。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总结和判断;第二,社会的历史理论;第三,对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类发展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人们已逐渐抛开第一层,进入了第二层,可是马克思主义持久的生命力和第三层的结构息息相关。所以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理解就要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第三层内涵,也就是人存在的本质性的文化精神。

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价值的原因及其体现

马克思主义在20~21世纪都具有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批判彻底变革了西方的传统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时起到的作用。虽然在20世纪有许多新观念被提出,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最具时代价值的。在当代我们仍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有人将马克思主义比作一发炮弹,而我们所处的时代仍在炮弹的射程范围以内,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看待和利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用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全人类的理想和使命,其存在也体现了人类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时代解释性和批判性。多数学者都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它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进行创新和实现其当代价值时要传承马克思最开始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同时继续马克思关注人类社会生活和命运的研究。从价值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全人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文化是研究“人”的中介,从当代文化思考产生共时性角度来看,文化领域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从政治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对人权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西方人权思想和理想国的批判;从思维范式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超越近代主题性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超越了理论道路;从社会批判功能角度来看,它促进了现代社会市场的健康发展;从重建中国角度来看,它和中国的发展都具有实践性,两者之间具有亲和性;从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系角度来看,马克思不仅是辩证法,还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导社会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实事求是,它是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发展、创新的基础,在其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变革首先体现在理论性质的根本变化。马克思主义将人类从绝对化的理论教条中解放出来,提供给人类的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办法,而是不断加强自我意识和提高观察能力的一种价值理念、思维方法和精神追求。从这方面来说,只有转变思维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同理,只有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神就是人类虽然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不同,可是最终目的都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过去为基础,站在现实上不断开拓未来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消除人对事物的依赖性。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任务中就包括将人从“抽象的普遍理性”、“物的普遍统治”和“资本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将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转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这恰恰体现了当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变革开始于理论,从根本上瓦解了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形而上学时是从人的存在出发的,重视世界和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关注重点从整个世界转变到人类世界,也就是说,从关注宇宙到关注人的生存世界,这是西方转变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属于唯物主义,它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的发展和进步。

实事求是地讲,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超越的。在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在此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得以体现,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不仅体现在解释世界上,还体现在改变世界上。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实现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时要完成三个转变:第一,关注的重心从实体形而上学转变到开展人的生存本体论;第二,由对马克思主义表层精神的关注转变到深层精神内涵上来;第三,从工具层面转变到理性层面。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首先要用正确方法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时找准着力点和当代现实相结合。以人类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发现和人类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在不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批判过的许多社会现象在当代社会中仍然不断出现,所以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实现就非常重要,它可以在我国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不应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或行为层面,还应深入到精神层面,也就是说,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要有彻底的“实践精神”。实践精神是指实践高于理论,实际生活大于思维模式,要将生活放在首要位置,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如果仅仅在文字层面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我们将无法释放马克思精神,解放自我,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也可以对其提出怀疑,探讨马克思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只有在批判的环境中,并以我国人民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

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才能运用它对生活和实践进行指导。只有以当代社会发展的情况为基础,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局限性,并不断发展、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要站在世界历史发展和全球发展的高度,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为基础,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具体内容,构建适合我国21世纪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价值。

当代中国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途径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我国当代学者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不是自由主义,就是保守主义,这都偏离了中国的社会价值。发展实践逻辑,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的亵渎,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模式。因此,只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时确定是中国化的研究,才能确保研究成果能够解决中国当代的问题。

要有高度的道路自觉意识。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出发,以高度的道路自觉解释这一伟大实践价值追求的丰富性,才能探索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真正根基。

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在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时,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保持理论自觉,所以我们在学习、宣传、研究的同时,也要保持对它的高度信仰。

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有效解决了中国的价值问题,并为其提供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想框架和解释框架,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的表征就是批判精神。所以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永恒动力,也就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必然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人类性和时代性,它将理性和人类理想相统一,是人类文明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浓缩。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神就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它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开拓未来,同时以实践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维持生命力的根本,也是它具有时代性的原因。

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您设计撰写论文,更多论文参考请关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