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作文500字

文章 2019-07-11 19:51:23 1个回答   ()人看过

【第一篇】

清晨,一阵喧闹声夹着鞭炮声传入耳畔。又是一年冬至。

每逢冬至,人们就携带酒食、果品与纸钱上坟祭扫:大人挑着扁担,里面装满了供品,孩子们则晃晃悠悠地提着灯笼乐颠颠地跟在后头。草草地收拾几下,我们也准备出发了。

路上,一条火车轨道横架在半空。轨道上,一群建筑工人正在讨论商量着什么。“妈妈,他们也在过冬至吗?”“不是,他们在修建火车轨道。”我心里不禁思绪万千。这是一群多么敬业、勤恳的工人呀!为了祖国的建设,他们可以过节,甚至过年也不回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达了墓地,叔叔锄去杂草,人们忙着摆上供品,再放上一把火,焚化杂草,把一些未烧着的小草用手拔掉,然后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抔上新土,最后叩头行礼祭拜。大人们还给小孩分上一把花生,说是“添丁”。这是小孩最开心的时候了。

又是一年冬至。

【第二篇】

我们家乡的人都喜欢在冬至扫墓,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冬至正好收完水稻,家里有粮有豆;自家养的三鸟经过一个秋收的田间觅食之后都长得又大又肥;加上秋天天气好,能种菜;什么东西都齐着,拿起来就能过节。农民们平日里一日三餐都吃着稀饭就咸菜,一年到头多么盼望着节日的到来。节日一到,就把地里自产的东西拿出来,好好地改善改善生活,这也算是庆祝庆祝丰年吧!二是冬至里天气晴朗,山上干燥明净,此时又值农闲,农民们有时间上山扫墓。

我的家乡没有山,四围里尽是平展展的一大片田园。这样的地方是不能有坟墓的,坟墓在几里外的矮山,这还只是近一两代人的坟墓,而老祖宗们的坟墓则须到桑浦山去。那里的山又高又大,我们登岗、炮台等地的大部分坟墓都设在此处。

冬至扫墓,浅代的祖坟一般是兄弟、堂兄弟几个人喊齐了就上山去;祭品也是各带各的,谁家有什么东西就带什么东西。那时候人们扫墓都兴带上“三牲”米果品,?摇还有自家做的甜食,蚶是必定要带的,因为有个习俗,扫完墓要在坟前吃蚶,吃完后把蚶壳撒到坟身上。墓一扫完,参加扫墓的人就围在坟前吃东西,坟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是任由你吃的,而且谁家的东西都能吃。

对于葬于桑埔山上的老祖宗则三五年去一回,也有十几二十年才去一回的。给老祖坟扫墓,要隆重许多。它涉及到整个族里的人,因此,需要有人来“行头”,有人来策划。之所以隔上些年就想到要去扫老祖宗的墓,是因为族里的那些老人总怕后辈们以后认不得老祖坟,或者长久没人去修整,祖坟荒芜塌陷了。

这种扫墓常常须在年初就提出来,因为需要筹备,组织的事情会很多。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冬至那天,全族的人除少数女人留在家里之外,其余的人都倾室而出,一大队人马扛着梭标,挑着祭品,浩浩荡荡地往桑浦山进发。到了桑埔山。来到祖宗坟前,摆祭品是大人、妇女们的事,搭祭台、修坟墓则是后生们的事,桑埔山上有许多石洞。一到山上,孩子们就顾不上什么,纷纷跑了出去,钻山洞,爬高山。最过瘾的是站在高山上呼喊;你喊,我喊,大家喊,顿时整个山都热闹起来了。待玩够了,大人们就会喊他们下来吃东西。一边吃一边听老人们讲先人们的故事,这时候,老人们总忘不了叮嘱我们,好好地认识祖坟,不要等他们都死了认不出来。

那时候的冬至扫墓是多么地有意义,也是多么地值得回味呀!至今还常常津津乐道。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