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雷锋手抄报作文

文章 2019-07-11 22:04:22 1个回答   ()人看过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下面我们为你带来二年级雷锋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二年级雷锋手抄报篇一

雷锋精神如何传承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纪念日。每到此时,笔者都有所感怀。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他背小同学过桥,为丢车票的妇女买票,冒雨送带着两个孩子的妇女回家……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奉献社会、诚信友爱的代名词。人们从他的身上感受到道德与操守的力量,感受到“助人为乐、诚信友爱”的高尚精神。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雷锋精神才能经久不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雷锋精神不求知恩图报,但是我们需要感恩的心,社会需要有感恩的氛围。感恩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尊重他人为你付出的劳动,感激他人对你的奉献,并且牢记在心,加倍地回报,社会才会充满真情,人间才会充满真爱,雷锋精神才能永续。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打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不会有和谐社会。因此,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就越要弘扬“助人为乐、诚信友爱”的雷锋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内耗和摩擦,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如此,雷锋精神才能薪火相传。

二年级雷锋手抄报篇二

全民提倡学雷锋

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海外史家关注的,也是学雷锋的政治含义。有关著作提到的关联事件,还有庐山会议后“林彪地位的上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批“合二而一”等等。迈斯纳指出,60年代初,解放军“首次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军队的作用,最初基本上只限于宣传方式。第一个被作为标准的毛泽东主义道德典范,并具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而被大力宣扬的军人英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雷锋”。

但无论如何,雷锋本人在世之时,毕竟算不上政治人物。其实,在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始终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不论其缘起如何,经过四十年磨砺,如今已被简化为“再单纯不过的符号”——可以“极凝练地概括为三个字:‘做好事!’。这显然比用“政治挂帅”或“无私奉献”概括“雷锋精神”,来得更贴切、更平实、更少非议。至于近年仍有人愿意探讨“雷锋精神”是属于“共产主义精神”、“时代精神”还是“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与今日市场经济、消费社会,是“对立”的、“互补”的,还是有可能“化合”的……就让他们继续探讨下去好了。

过去大半个世纪里,以平凡而伟大见诸各类官方出版物的英模人物,不胜枚举:张思德、孟泰、时传祥、朱伯儒、李素丽、孔繁森……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