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文

文章 2019-07-11 22:41:06 1个回答   ()人看过

《市井小文》记录出人生许多感慨:生存的环境,人和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人和猫之间的和平相处,普通百姓人家的真诚相处,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你的心中会充满阳光,眼中到处都是风景。

总想为它写点什么,那个温暖的小精灵,它是那么不起眼,甚至身上也总是灰蒙蒙的,工作旅途中的一只小猫。因为工作需要要拜访几个辖区内的几户人家,提着包就去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说它熟悉那是我刚开始工作的地方,一个叫芳汀花园的小区,东边就是几栋原来几家单位盖的家属楼,说它陌生,将近有十年没有去过了。

在一个叫碧园小区的门口我看到它,它主动迎上我来,用脑袋蹭蹭我的膝盖,绕来绕去,哼哼哈哈的发出一系列呼噜声。一下子想到老家炕上的那只大花猫,它离我是如此的近,与我是如此的亲,完全没有野猫的张狂与急躁。我忍不住蹲下身子,抚摸着它的脑袋,喊着猫咪:“过这来。”它听到我的召唤,趴在我的脚上,咪着眼,它的出现一下子解除了我奔波了一天的疲乏。我摸着它的背,触触它的小鼻尖对它说:“嗨!小不点,你从哪来要到哪去?”它好像听懂我的话,呼噜声更大了,在水泥地上撒起欢来。一会儿用爪子挠挠脸,一会儿鲤鱼打挺翻跟头。我和它好像久未谋面的老朋友,虽然我们听不懂彼此的语言,内心是一致的。时光是如此的静好,我喜欢温润的人和事情,哪怕是一只猫,看着它自由散漫的生活,与它相比,我们何尝不是可怜,大街上人头攒动却难找几张和蔼可亲的面孔,手机里联系人满满却发现很难找到几个和自己说上话的人。

如果说在一个高档的社区与破败的老旧小区之间,我更愿意与后者的那些居民打交道,我喜欢问路,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能问路解决的不会打电话。我喜欢那些在旧楼房,或者旧院子门口聚集的大爷大妈,更喜欢阳台上绽放笑颜的花,墙壁上垂下的绿意绵绵的爬山虎。鼻子底下就是路,大爷请问……怎么走?他们总会热情的给你指路。这不刚出碧园小区门口,门口几个阿姨在晒太阳,大约看出我和她们笑,刚一张嘴问某某小区在哪,她们用手指给我甚至我去的谁家直接就领过去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才能感觉到亲切,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门禁愈来愈复杂,人与人感情愈来愈淡漠的年代,很怀念那些年老家的日子。邻里之间,亲人朋友之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禁忌,想说就说,在哪家吃饭就在哪家吃饭,没有个攀比猜忌问题,也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一个亮堂,畅快。城市的围栏越来越华丽,人却越来越淡漠。以前和邻居们吃个饭,甚至素未谋面的人也会留住一宿,提供帮助,再平常不过的事,现在陌生人想要上门讨口水也未必能如愿。

我感激度过的这一天,那只可人疼的小猫咪,那个卖水果的大爷,怕我找不到路,放下摊子,跑出来特意指向那棵大树。还有那几个家门口谈笑风生的阿姨,她们热情洋溢的话,还有两家的家属递过的沁人心脾的凉开水,一盒香浓的酸奶。让我觉着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感恩遇到他们,让加班的负累变作甜蜜的负担,让疲惫的双腿跃步如飞,让负疚的内心填满了温情,孩子们等着我,要回家了……

终于从那个有着苹果树狭小的黑屋里逃出来了,她长长吸了一口气,高跟鞋在出门的时候,差点被歪断跟,门“叭”的一声关上,也彻底结束了她与这家人短暂的打交道生涯。

一年前,她因为孩子太小为了方便哺乳,离单位近的地方,租了一套独门小院。门前一大棵苹果树,老旧小区,虽然出入方便,但是屋子有些阴暗潮湿,一楼常年见不上阳光.照顾带孩子老人的感受,用很高的价格租下来。这片地儿常常停水,让她苦不堪言,房东老头老太太大约六七十岁,老太太个子高高的。第一天,她搬来时,就三令五申,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许,家里的东西损坏都得赔偿云云,她没往心里去.老年人嘛,嘴碎点,认真点,说不准还是个热心人。

一年中也来过几次,因为她的孩子喜欢兔子,孩子爸爸抓回几只,养了段时间。房东老太太有次路过这看到,老大不高兴,没办法只能送给了别人,如果说这件事还让她认不清一个人的话,那后来的种种彻底让单纯的她终于了解一个叫市侩的词。这个地方不是停水就停电,她和家人提前一个月就搬回自己家了,她只要有空就回去打扫,浇水,把个破烂的小院子打理的一尘不染。冰箱洗衣机都逐个擦洗了个遍,她想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已经干不动活了,为了他们的房子有个好品相,尽快能租出去,好几个中午她都没睡觉,都在整理,就是这里的灯都是她自己安上去的。当初他们苦哈哈的说,灯他们安不了,岁数大了,快到交房的日子.租一年压金有一千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