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自己是一条鱼

文章 2019-07-11 22:55:25 1个回答   ()人看过

《别忘了自己是一条鱼》由一条跳出鱼缸至死的锦鲤而引发的一连串思考与问答。鱼离不开水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如果违背了这个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只能是自取灭亡。

昨天,我的一条锦鲤死了。它是从四五尺高的鱼缸里跳出来,摔到地上的,只是没有便死,在地板上挣扎前行了三四米之后,在茶几底下,死掉了。有它一路留下的鳞片为证。

我确认它不是摔死的。之前,它也曾跳出过两次,在地板上疯狂地表演着鲤鱼打挺。我试图捉住它,但它都怒目圆睁,挺着身子拼命挣脱,于是一次次从我手里溜掉,以至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才悄默声地被我送回缸里,然后,再用它无奈却不情愿的眼神望了我两眼,转了一个回环,游向了缸底。专家们不是说过,鱼的记忆总共才有6秒钟么,可见它是没有多少脑髓的,自然也就摔不成脑震荡,死不了;再加上它浑身上下密布鳞甲,那是天然的护身服,摔不死的。

最简单的死因就是干死的。那是一定的。昨天我从地板上捡起它时,以往滑溜的身躯上已经暗无光泽,只是还没有成为鱼干,干瘪的腮盖还时不时翕动一下,但那眼神已经浑浊,连瞪我一眼的力气也没有了,只会眼巴巴看着我,可怜楚楚的样子。我捡起它,身子软绵绵的,再也挺不直了,几排鳞片,红的白的都有,牢牢地印在地板上。

哦,它大概是忘记了自己是一条鱼。

鱼儿是离不开水的,水才是它们全部的世界。莫非它是加来道雄笔下的鲤鱼“科学家”?想要探知鱼缸以外的世界的?那也没有必要亲身试验呀!按照科学的程序,应该先派出无人探测器(哦,应该是无鱼探测器),确认无碍以后再做下一步实验的,否则,这科学家还不成了冒险家了?科学的探索精神是可嘉的,但冒险却不在其列。倘若都这般贸贸然的跳出,那科学也就不成其为科学了。鱼儿离不开水,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人类探索外星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呼吸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作保障,绝对不可以迈出地球一步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哦,它大概真的忘了自己是一条鱼。

我养的三条锦鲤里,跳出鱼缸的,它是唯一的一个,而且不止一次。可见它的不安分!三条鱼里它个头最小,却也最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上下翻腾,搅混了一缸清水;清晨给它们喂食时,它从不会率先露出头来抢食吃,而是往复游弋,左顾右盼,确认没有了危险时,才瞅准水面上的食物,一口吞下一粒,很精准;然后一个鲤鱼翻身,迅速潜入缸底,有事还会用尾巴煽起一股水花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另外两条却不然,只要有食物投来,立马仰面向天,冲着食物一通狂吞,水和食物一并入口,绝不分颗粒;也很少管危险不危险——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危险的。日久天长,那两条越来越肥,白白胖胖的,姗姗可爱;这条却越来越瘦弱,不见长大的迹象。在这个缸里要出“鱼”头地,看来还真得另辟蹊径了。

于是,它忘了自己还只是一条鱼。

它大概是想起了“鲤鱼跳龙门”的古老传说,那简直是一定的!“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它想一举成龙了。于是它有了一个梦想,像所有的怀有梦想的鲤鱼一样,奔波跳跃,就为了有朝一日,跳出苦海,腾云驾雾,兴风行雨,化鱼为龙。可是呀,它忘了它只是一条鱼,而且是养在鱼缸里的一条观赏鱼;那鱼缸也绝非什么龙门,只要它跳将出来,就再也不能回到水里,从而便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世界,甚至是生命。它,修行不够,也跳错了地方。

哦,它真的忘了自己还是一条鱼。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鱼,就得做好任人宰割的准备。可它偏不愿认这个命,不肯信这个邪。于是,它跳出来了,想要以此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它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自己真的只是一条鱼,而已!作证的,有它的一具尸骸——尺把长,两寸宽,红白相间,全须全尾,遍体鳞伤。楼下,黄杨丛里,几只野猫出没,今晚,它们有夜宵了。

今天,从花鸟鱼虫市场又买回一条来,填补它的空位——一尺多,三寸宽,红白相间,全须全尾,鱼体鲜亮。

如果真的只有6秒钟记忆的话,那鱼早忘了自己还是一条鱼;可人又能记住它几天呢?何况已经是不存在的鱼呢!

或许,它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一条鱼。不过,也未必,当年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论辩不是说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那么,子非鱼,安知它是不是鱼?

悲催的鱼!

拓展阅读:杂文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