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写作的本性

文章 2019-07-11 23:24:33 1个回答   ()人看过

《“真”,写作的本性》强调,写文章要写出自己的“真”,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读者;要写出“真”,让“真”扎根读者心灵,必须要过语言关。

《儿子在宝兴》一文,被江山网站“每周一评”栏目组选上了,烟雨遥老师主评,我也得写点感言。再读这篇文章,我再一次被它感动了。我一直认为,作者所写的文章,首先要能感动作者自己,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文章,怎么能渴望它去感动别人呢?怎样才能感动自己和读者呢?那就是“真”。“真”,可以是真故事,可以是真感情。最为重要的,是真感情。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是流了泪的,巴尔扎克在写小说的时候,也是哭了的。小说中的人物又不是他们自己,那些经历和遭遇也不是他们自己,他们怎么会哭?就是因为在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中,包含的是作者的真感情。怎样发现“真”和写出“真”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为什么写作。

《儿子在宝兴》写了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听说四川芦山地震后的情形,一是得知儿子确切消息后的思想变化过程。我儿子在雅安市宝兴县的县城工作,这里在汶川地震时是重灾区,芦山地震时它再次成为重灾区,而且离震中更近。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写在得不到儿子的确切消息时所经受的煎熬,这是由恐惧、痛苦、无奈汇聚而成的等待的煎熬。好不容易得到了儿子的一条短信——只能发短信,没法打电话,因为不能占用救灾通信空间——这种煎熬才慢慢减弱了,但是,留在心里的担忧还是没法排解,儿子毕竟在灾区,还有余震,危险还没法解除。

又过了两天,儿子终于打电话回家了。儿子告诉我,他们行长亲自坚守金库;县城学校的地震避难场出现了不少志愿者;灾区老百姓都自愿拿出粮食、蔬菜和老腊肉,每天做了大锅大锅的米粥……等待的几天中,我们一直在关注电视中的地震新闻,我看到了那些满脸稚气的战士冒着危险进入灾区,看到了军车翻进江中……我再次被感动了,我的情感和思维从儿子身上移到了他们身上。

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容易被人接受,第二部分内容,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说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一种矫情的拔高。这让我想到了“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写作首先是为了作者,为了表达作者内心那强烈的情感和观点,是为了表现作者本身的“真”,而不是为了获取关注,去获得所谓的名和利。《儿子在宝兴》两个部分的内容,都写的是真事,是真感情。

真,是情感的宣泄。

宣泄什么?宣泄内心的痛或者快乐,这是一种“私”情的宣泄。当自己的亲人陷入了险境之中,第一反应,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担忧,这种担忧是撕心裂肺的,是揪着的痛,是撕扯着的痛。只有亲身经历者,才会有这种感受,才能写出这种感受。

该文的第一部分,就是在宣泄当时我内心积蓄着的这种苦,这种痛,这也是该文能打动人的原因。

宣泄这种痛,我写过几篇文章。一篇文章,是2008年端午节那天,我突然想起了刚刚死去不久的哥,回忆了哥俩一起的生活情形,我哭着写了思念哥的文章。还有一篇文章,写我儿子解除超市合同的故事。那年,我儿子在省城一家超市打工,银行这边的签约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超市那边不放人,不同意解除合同。那份着急,那份无权无势的无奈,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痛”和“恨”装满大脑。没有心思吃饭,没有心思睡觉,三天三夜坐在床上,想着能想到的关系,不断地打电话求人。那种滋味,那种担忧、着急和无奈,经历过的家长,是深有体会的。

这种宣泄文章的“真”,就在于写的是那个时刻的真切感受和真实经历,写出的是对亲人的爱,因为真而构成了感人的力量。我的文集中,写和亲人相伴、相欢、相痛的文章,数量不算少,都是写这种情感的真挚宣泄。因为想宣泄,所有才有了不由自主地写的动力。

我的儿子写过一篇日志,这是他到现在为止写得最好的文章,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他母亲。他的祖祖死了,他是他祖祖从小带大的,这份情感,他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出来。他很少写文章,甚至不写文章,这篇文章是他发表在他的qq空间中我才看到的。儿子挚爱的亲人死了,在他刚刚参加工作还没有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走了,他没法给他祖祖买一瓶酒了,没法给他祖祖买一包烟了,这种痛积压在儿子的心中无法排解,只有写成文章了。他在我手中读书三年,没有写出过这种感人的文章,他高中和大学也同样没有写出过。是因为,那时,他没有情感宣泄的渴求,而他祖祖的死,让他心里积压的情感不得不像火山一样喷发了,而且他把这篇文章贴在了他的空间中,他的空间中只有几篇文章,而他写的就只这一篇。可见,他当时内心痛苦的程度了。这就是一种真。

我的一个初一学生都伶燕,为她的奶奶写了一篇作文,我上传到了萌芽栏目中。该文是感动了我的,因为,她是留守孩子,是她奶奶把她带大的。她奶奶不知道她写了这篇文章,但是,从她奶奶口中,我知道了这个孩子的懂事,知道了她写的就是真事真感情。

不少学生偶尔写出一篇感人的文章,其他时间就可能写不出,为什么?是因为在很多时间里,他们没有情感宣泄的需要,写作只是被迫完成老师的作业,就只有编造,所以,没法感人。一旦某次作文的内容,触动了他们记忆深处的情感小池,他的这次作文肯定就是感人的。

写文章,什么是创新?什么文章最感人?就是写出“真”。把现实中那份真切的喜悦,那份真切的痛的经历,真实地写出来,文章就自然感人了。一些朋友喜欢从形式上去创新,忽略了文章的感人力量是内容这一事实。写出心中那份需要宣泄的情感,就是“真”的最好表现之一。

不少名家,写作上很少超越他们的成名作,为什么?不是写作技巧的原因,而是内容的原因,是他在作品表达的情感上,表达的思想深度上,很难超越以前的作品了。不管能否超越,我们还是喜欢阅读这些名家的一部又一部作品,为什么?就是因为它们写出了“真”,能感动我们。所以,只要写出真情,不管作品成就能否超越,肯定是感人的。

就是小说,也是在宣泄作者的个人情感,故事不是作者经历的,但是故事人物的命运遭遇、精神等是打动了作者的,所以,小说写的也是真。我写小说《我是疯牛》的时候,是哽咽着完成的。我们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会被感动,就是因为那种命运和情感、精神是真的,是作者认同的,也是众多读者认同的。

真,是写作为完成心灵净化和升华的一种必经途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