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的真实故事

文章 2019-07-12 00:18:11 1个回答   ()人看过

创业包括社会条件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中,不难理解的是主体的社会环境等等诸多因素有家庭条件。以下是创业人物的真实故事,欢迎阅读。

那诗意的菇溪,蜿蜒穿过梨村中央,岸边滩美草嫩,绿树成荫。三个大小不一的屿山,坐落在溪的沿岸。有说这是风水宝地的符号,“梨村三个敦,多子与多孙”。菇溪在大屿山山脚处急转弯,形成了清澈碧绿的鲤鱼潭,与绿意盎然的屿山相映成趣。屿山上的亭台庙宇、山间层落有致的石阶路与郁郁葱葱的树木交织在一起。

蓝天白云下,菇溪与屿山犹如绿色飘带和锦簇,协调地镶嵌在大地上;村舍农田、树木花草、街巷阡陌如五彩画笔,填充在剩余的空间里。这是一幅山水诗画,我们在诗中生活,在画中行走。

永福桥位于鲤鱼潭下沿,将村子两岸联系在一起。在那个贫困的八十年代,阿诚叔就曾在桥的一头摆过杂货摊。

阿诚叔比我父亲小一岁,是父亲的毕生挚友,都是出生在解放初,成长在新社会里。他因为刚出生时的一场疾病,落下了右脚终身瘸腿的残疾。

听父亲说,我们两家还曾做过邻居。在刚刚历经了三年的大饥荒,60年的梨村还遭遇了一场由新开洋水库崩塌发生的特大洪灾,仅逃出性命的人们住进了为救灾而建的一排排水寮屋里。我们两家被分配在有二十五间连排的房子其中,低矮且拥挤不堪。现在地势略高的肖垟,就是当时救灾房的地址,老人们说起“廿五间”依然如数家珍。

在那个连衣食都难保障的艰苦日子,身体有残疾的阿诚叔时常会受到家里的薄待,极端时连桌上的饭都没吃到。操劳一大家子的我奶奶虽然对自己要节衣缩食,但心疼孩子,就喊阿诚叔过来,坐上自家的餐桌一起吃饭。日子久了,他与父亲也结下两小无猜的友情。在后来的每一年里的逢年过节,阿诚叔都会向奶奶送来问候与礼品,直到07年奶奶去世,从北京坐飞机回来,为她送了最后一程,报答了当年的滴水之恩。

爷爷的早逝,使父亲上了半年初中就缀学,早早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去当了一年木工学徒。后来跟着大人们去青田山里贩卖木材,从山上村民家里收购私存的木材,用肩膀扛到几十里外的平原地区卖出。一路上还要躲避各村割资纠察队,只能在黑夜中沿着崎岖的山路偷偷行进。阿诚叔也曾一起做过,只是腿疾,被抓到了几次,被迫放弃了。

75年的一个深夜,一户人家草灰里的星火引燃了柴仓,导致一场意外的大火,一夜之间让“廿五间”水寮屋化为灰烬、夷为平地,也让刚有起色的二十多个家庭重归一无所有。流离了一两年后,我们两家人都另外择址建了新屋,就不再是邻居。为了建那两间泥瓦新房,父亲与叔叔姑姑,推着板车去河里码头拉沙拉料,忙活了大半年。

性格老实的父亲后来一直在家乡以务农为主。他还自学了会计知识,帮生产队记账,也曾给钮扣小厂做过账,也有入股过朋友的拉链小厂,一直艰辛地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现在老了,还在兼任村里的会计,而自留地里的农活也从未间断荒废过。

心灵手巧的阿诚叔经过缝纫班学习,当上了裁缝,定做衣服的生意有声有色。在红娘的撮合下,与阿兰婶结了婚。阿兰婶因年幼的一场意外落下左手残疾,两个肢体残缺的青年人,组成了并不残缺的家。

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变了,更喜爱去店里购买而不是定做。限入困境的阿诚叔与阿兰婶,放弃了制衣坊。在村民必经之路的永福桥桥头,摆起了用平板车改造的小商品杂货摊,在雨淋日晒中坚守。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物资匮乏,一大波俄罗斯客商驻扎在北京大肆采购。商业嗅觉灵敏的桥头人也纷纷加入北漂行列,到北京寻找商机,包括阿诚叔夫妇。

木樨园,北京城区最不起眼的地方,遍布着低矮拥挤的棚户房,因为几十万温州人在此聚集创业,发展成了北京举足轻重的商圈。“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温州精神在这里最普遍的存在。桥头人是这批温州人中的重要份子,经营着拿手的服装辅料生意。

99年,我去北京打工,曾去拜访阿诚叔。他给我传授他的生意经,也让我见识了位于供热厂的煤场边上,最早期的“木樨园服装辅料市场”。露天的摊位简陋狭小,双方就站在摊位内外交易。冬天凛冽的寒风,刮起阵阵煤灰乱窜,伴着空气呼入鼻腔,就连擤出鼻涕都是脏兮兮的灰黑色。人们裹在厚厚的大衣里,露出冻得通红的手,忙着理货装货。在北京的桥头人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把产自家乡钮扣拉链一粒粒、一条条卖出,销给国内外客户。那些年,也正是在全国各地同样条件的辅料市场里,吃苦耐劳的桥头人,支撑起桥头镇的辅料产业,创造了占全国百分之八十钮扣与百分之三十拉链的产业奇迹!

精明能干的阿兰婶在摊位招呼客户,阿诚叔忙着跑库房来回拿货理货,市场里总能看到他扛着货步履蹒跚、来去匆匆的身影;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常常让供货厂家把半成品的货就发来,自己俩口子趁空闲时间用钳子夹、用胶水粘,完成剩下的工序,组装成成品;在别人酣然入睡的深夜,他们俩还坐在烤灯前,静静地摁着一个一个的将要交货的扣子;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急急赶去物流站发货给客户。

虽然,他们的摊位位置不是最好,正是这一粒一粒扣子的微薄利润,一个一个不起眼的小客户,一包一包地出货,一步一步地积少成多。凭着对客户的认真态度、良好信用和物美价优的货源,逐渐成为市场上生意最好的摊位之一。随着市场的几次搬迁与升级,他们牢牢占住先机,使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久,他们还在东三环买了套房,在北京定居下来。

如今,阿诚叔算是退居二线了,生意都交给了儿女们打理。带着小孙子享受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

并没有创下多少财富的父亲,与小有成就阿诚叔依然保持兄弟般的情谊。他们的人生,在波澜不惊中穿插着磨难和泪水,在平淡无奇中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这就是梨村人们繁衍生息、劳苦劳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创业故事是如此平凡而普通,而正是那一代人,那一个个平凡创业,汇聚在一起而打下的基础,才有了今天繁荣的桥头。

在我眼里,阿诚叔和父亲的故事,正是谱写在美丽如画的村子里的那一首诗,一首生活的诗,一首回荡在山间水畔的诗。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