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语文教学故事

文章 2019-07-12 00:22:18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语文的教学中,发生的哪些小故事是令你难忘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说我的语文教学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说说我的语文教学故事1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那篇《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停了一下,“有谁听过满文军的《懂你》?”

大家都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么有谁会唱吗?要不,老师起个头,好吗?”

当我哼唱起那首饱含深情的《懂你》时,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我,开始很小声,渐渐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动情了。我希望学生们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应该已经奏效了,他们能够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便可以去感悟亲情的可贵。

“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好吗?”

结果所有同学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实在令人感动。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并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对于他们来说,作文再也不是被动的老师要求了。

说说我的语文教学故事2

那是我从教两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公开课,我代表学校参加全县优质课评比,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全县“露面”,我感到荣幸,更感到压力:事关面子和荣誉,决不能“砸锅”!

按理说,我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了:我在另外一个班已经试讲过一次,讲完后教研组全体老师又帮我进一步雕琢、打磨,现在连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都已精确到了“秒”并写进了教案;学生早已在两个星期前就做了充分的预习,充分到差不多每一道课后练习的答案都已经烂熟于心了。同时,为了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我事先安排了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准备。

但为了“万无一失”,我在上课的前两天,仍然把学生叫到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我还特意对全班学生说:“周一上课大家不要紧张,一定要展示我们学校我们班的风采。老师提问时大家一定要都举手,别怕,反正我要叫谁已经定下了。”

第二天上课时,我走进教室,面对坐得规规矩矩的学生和后面黑压压的听课者,我稍一定神,便开始导入课文:“同学们,老师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但是,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离不开老师……”从孔夫子的地位到刚刚度过的第15个“教师节”,从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到毛泽东对徐特立的评价……毕竟背过许多遍了,这段开场白我说得非常流畅,最后我自然引入课文:“可见,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离不开老师。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魏巍同志是怎么写他的老师的呢?”

一切都按“程序”进行:学生朗读之后是教师范读,然后是字词讲解,段落划分,重点分析……

该学生提问了。学生们果然很“乖”地举起了手。教室里手臂如林,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然而我很快失望了,因为在林立的手臂中恰恰没有我最盼望的那只“手臂”——我事先安排提问的课代表,竟然没有举手!而我要他提的问题实在太关键了:“作者为何要写蔡老师七件事?能不能少写几件?”如果这个问题提出来,我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讨论。

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吗?不行,那咋叫“以学生为主体”?

突然,我急中生智,对学生们说:“嗬!这么多同学举手啊!可我抽谁呢?”我装出很为难的样子,然后又做出终于下定决心的表情:“这样吧,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上来好不好?”

两分钟之后,我展开纸条念了起来。念完后我暗中拿起一张白纸,煞有介事地念道:“作者为何要写蔡老师七件事?能不能少写几件呢?”

我说:“这些问题提得都很好,说明大家很会动脑筋。特别是这最后一个问题直接涉及课文的写法。大家就先围绕这个问题讨论吧!”

终于化险为夷,我为自己的“教学机智”暗暗得意!

接下来的课就上得相当顺利了。最后,这堂公开课在学生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歌声中结束了。

接下来的评课自然听到不少令我喜滋滋飘飘然的好话:“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等。

课后我问那位同学为什么不举手,他说他太紧张了。当时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我没有过多的批评他,但第二学期,我把他的课代表换下来了。

学生毕业时,我叫他们给我写一封信,专门写“肖老师的缺点和不足”。那位课代表在信中写道:“那堂公开课,你准备了很久,上完后也得到了很多好评。可是肖老师,我觉得你上得最好的课是平时的课。平时的课自然,而公开课很做作;平时的课我们很自由,而公开课,我们都不敢乱说;平时的课很真实,而公开课则很假……”当时我羞愧得无地自容,以至于没有勇气给他回信。

这些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封信,并一直在用行动回答他,回答我所有的学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