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到底能生什么

文章 2019-07-12 00:45:14 1个回答   ()人看过

熟到底能生什么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呢?熟到底能生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熟能生什么,谁都能脱口而出,熟能生巧呗。这话当然没错,小学生也知道,可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

曾经有一个理论被广泛传播,说只要在某个领域坚持10000个小时的练习,便可成为该行业的专家。这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推广的理论,现在正受到一项新研究的质疑。一项由五所大学的心理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就拆了格拉德威尔的台。在一组棋手与音乐家的对照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不同的熟练程度只占影响表现水平变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一位研究者说道:“最主要的水平差异没有得到解释,而这些差异很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换言之,练习是很重要的,但光练习并不能让你成为另一个马友友(大提琴演奏家)。能否成功还与性格、年龄、智力等因素有关。

其实,“熟能生巧”,这是过去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产物,无论是农民种地还是工人做工,确实是“熟”能生巧。越是熟练,越能够提高效率,越能够做得准确。可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强调创新的时代,一味求熟练,一味重复过去的做法,就会导致出现一些相反的效果。知识经济要求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而过去的熟能生巧的观念则使得创新受到阻碍,因为人们习惯于以往的思维,不愿意做出突破。

伦敦的的士司机与公交司機同样开车多年,但只有的士司机负责记忆空间位置的大脑海马区变大。盖因公交司机每日开同一条路线,驾轻就熟,可是大脑未得到足够挑战。而的士司机需要时时掌握伦敦的最新路况,思考如何最快最顺地将乘客送达,大脑遂得充分发展。一个拉《梁祝》的人,重复练五年后可能拉得不费吹灰之力,对曲子的控制力与表现力却不曾精进半分——没准还不如刚学会时。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熟,在一些时候,更容易让人陷入无意识的简单重复,习以为常,甚至习非胜是,不但于人的创造力没有任何帮助,还常常受到限制,生巧的门儿都没有。

一家著名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条件相对优秀,不仅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且有3年专业做外贸的工作经验。因此,当他面对主考官的时候显得非常自信。“你原来在外贸公司做什么工作?”主考官问道。“做花椒贸易。”“以前花椒的销路非常好,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花椒质量不好。”“你知道为什么不好吗?”年轻人想了想,说道:“一定是农民在采集花椒的时候不够细心!”主考官看了看他,说:“你错了。我去过花椒产地,采集花椒的最佳时间只有一个月。太早了,花椒还没有成熟;太晚了,花椒在树上就已经爆裂了。花椒采好后,要在太阳下暴晒一整天,如果晒不好,就不能称之为上品。近几年来,许多农民图省事,把采集好的花椒放在热炕上烘干。这样烘出来的花椒虽然从颜色上看起来和晒过的花椒差不多,但是味道就差远了。”

如果人们只顾埋头苦干,力求熟练,却不去寻找窍门和捷径,只遵循客观规律,不去打破陈规陋习,即使拥有再熟练的技艺,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被淘汰。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使用古老而又烦琐的织布机去织布料,为织得更多更好的布料,去苦练织布技能,而不去改进和创新织布机,最终也不能如愿以偿。

熟,不一定生巧,很多时候,更容易生锈。

拓展:

杂文的特点及写法

一、杂文的特点

(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色彩

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杂文写作的样本,因此,杂文被认为是“五四”以来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那种笔锋犀利、具有极强幽默感与讽刺性的一种文学体裁。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他在《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中还说:“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这就准确地说明了现代杂文的特点: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色彩。由于现实中的荒谬事件层出不穷,可以批判的思想观念很多,杂文也就大有用武之地。

(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杂文一类。杂文形式上还是灵活自由的,信件、广告、传单、药方、电视剧本、广播、演讲、应用文等,也随时可以拿来借用,所以,杂文总给人一种创新的印象。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具有逻辑思维严密的特点;它又是形象说理的,因此又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

(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和谐统一

幽默,是指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表现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指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腐朽的事物或现象。杂文的幽默与讽刺,是说笔法和语言上以幽默、讽刺为主,给批判对象以辛辣嘲讽,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杂文的文采,既是指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又是指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尤其语言方面,讲究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二、杂文的写法

(一)选材“大中见小”,立意“因小见大”

“大中见小”,就是要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抓住最尖锐、最能反映本质的矛盾,从某一侧面去做文章。“因小见大”,就是要从一粒沙里看世界,从一朵浪花观沧海。所谓“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大题小作,细处见精神;小题大作,时新才有味。具体地说,可以从一个人、一桩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篇小说、一条谚语、一个典故、一则笑话、一段历史传说等等,作为发挥议论的依据。通过对照、联想、借喻、类比,生发开去,提示隐藏在具体现象后的意义,发掘深刻的主题。

“小”不一定就是小事,更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力求集中。“大”也未必就是场面大或时间长,而是由“小”引发的思考,以及由“小”联想升华出的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要达到小中见大这一创作境界,必须具备实实在在的知识,并通过概括贯通、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方式,挖掘出社会现象中所昭示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深刻鲜明的社会意义。

(二)虚实结合,就实论虚

杂文的结构是一道鲜亮的风景,一般可分为实和虚两个部分。“实”是指文章中比较形象化的事实材料,包括传说、故事、新闻、轶事等。“虚”就是从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哲理、议论等内涵。两者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机融合。可见,杂文写作要注意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虚”可以简单理解为讲道理,那么“实”也就相当于举实例。在内容上要具有创新精神,要有新新主题、新思想、新感情;在形式上尽量突破一切限制,追求表达上的自由。在杂文的写作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旧瓶装新酒等创作方法十分流行。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很多手段都可以用来创作杂文,谈话体、对白体、应用文体、网络BBS、新闻、采访、现场直播……都可以当作杂文的新形式来实验。

(三)形象说理,夹叙夹议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因而,写好杂文的关键在于:既是有感而发,又要勾勒形象、创造典型。例如,鲁迅先生说:“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准风月谈》后记)。这正是对“勾勒形象”的最好说明。他还说“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取类型”就是勾勒形象,使这形象代表某一类型的人或事。写杂文常常要通过贴切的比喻,或者类比、讲故事、成语典故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便于读者接受。

(四)杂文一定要“杂”

为了从不同角度深刻地表现主题,丰富文章思想内容,杂文一定要“杂”。也就是说:题材上广采博取,多方涉猎;内容上知识丰富,寓理于文。追求杂文的“杂”,主要是追求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知识性。邓拓有一篇杂文叫《一块瓦片》。在不长的篇幅里,作者像一位饱经阅历的长者,历数中国几千年瓦文化的知识,采用了十四种史料,仅咏瓦的诗词就引用了六首。这样既给人以知识,又揭示了文章主旨:由历代统治阶级的豪华建筑联想到我国劳动人民居住的简陋,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北方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旧社会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悲惨生活情景。这样的文章,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寓理于文,寓理于趣。

初学杂文写作的人,常常苦于“杂”不起来,写出的文章缺乏形象性,没有一点杂文的味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对所写的问题想得不深不透以外,还与作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有着很大关系。只有不断扩大生活视野和知识面,善于积累生活经验,当个“杂家”,才能真正写好杂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