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帕弗洛娃《一枝红玫瑰》阅读习题及答案

文章 2019-07-12 01:43:09 1个回答   ()人看过

(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

(2)她是一个身材矮小、体质衰弱的老人,穿着一身旧衣服。她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两个小发髻,加上苍白的面孔,使那双蓝眼睛更显得纯朴了。每逢天气暖和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总是到街心公园去,在那里一直呆到天黑。只要天气一冷,她便开始到花店去。在花店,有两个按岁数可以做她孙女的卖花姑娘,她俩总是高高兴兴地接待她,因为有她在店里,她们也可以离开一下,去喝一杯咖啡。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她的两只手异乎寻常地敏捷起来,两眼闪着亮光,苍白的脸颊上还泛出了一丝血色。凡进花店的人都觉得,不买一束花就离开那个花店是太过意不去了。

(3)一天晚上,天下着雨,老妇人坐在花店的小椅子上。突然,门开了,进来一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子。他头发花白,专心致志地观看着鲜花。老妇人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的微笑,眼睛也湿润了。这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杨科夫!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曾亲自教会他认字的那个支棱着耳朵的瘦孩子,竟出落成一个这么魁梧的人。瞧,他就要回过头来……天哪,真巧!老妇人下意识地用手整了整衣服,理了一下她那稀疏的头发,呼吸也紧张、急促起来,她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男子的每一个动作,可是他没回过头来。他挑了一束花,漫不经心地把钱放下就出去了。那男子早已消失在往来的行人之中了,老妇人却仍然在追寻他的背影

(4)“你怎么啦,明卡奶奶?”卖花姑娘走了进来,发现她那激动的神情,惊讶地问。

(5)“噢……没什么。”老妇人惊醒过来,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

(6)“他是小提琴家杨科夫,彼得·杨科夫。你难道没听说过他吗?”老妇人高兴地向姑娘问道。

(7)姑娘摇了摇头。

(8)“他是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周游世界,从前是我的学生,在班里……”老人忙着解释说,然后又垂下了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继续说着,好像在自言自语。姑娘已经扭过头去,解开一束石竹花。

(9)她明白,姑娘没听她讲话。

(10)老人不说话了,轻声道别后就走了。

(11)姑娘是不能理解她的。漫长的岁月,不同的风尚和感情把她们分割开了,而老妇人是属于过去那种有点可笑的人,她习惯于发现人的善良,并且天真地相信,善良迟早会胜利的。她感到幸福的是,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如果说她心里感到遗憾的话,那就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去帮助年轻人。

(12)秋天不知不觉地过去,开始下雪了。寒风追逐着街上的行人。花店里暖和而舒适。老妇人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她伛着腰,裹着单薄的旧大衣走着,两个卖花姑娘常常这样想:“谁知她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在她们眼里,她一天天衰老下去,就像个要燃尽的蜡烛。这使姑娘们感到不安。她们请她常来,她乐于常来。因为她喜欢这个地方。她需要跟别人聊聊天,她除了喜欢孩子们外,还喜欢花……。

(13)每当店门打开时,她已经不感到激动,因为她那个闻名的学生再也没有来过。

(14)有时命运也会捉弄人。一个冬夜,卖花姑娘到药店去,老妇人坐在花店的椅子上,透过蒙着水汽的玻璃窗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开了,……您想必已经猜到了吧?一个男子用手抖落帽子上的雪花,摘下手套,两眼寻找着卖花姑娘。

(15)“您要点什么?”因为激动,老人的声音拖得很长,断断续续。

(16)男子看了看她。老妇人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他就要认出她来了,一定会认出她来的!刹那间,他那敏锐的目光和老人那兴奋的蓝眼睛相遇了,他现出了紧张的神情,好像极力回忆着什么。后来他又把目光移到了鲜花上。

(17)“有没有玫瑰花?”“有没有玫瑰花?当然有。可在哪儿呢?”老妇人不知所措地四下搜寻。她看不见,也忘了放在哪里了。她看着他那双极力回忆着往事的眼睛……

(18)她心慌意乱,竟没有注意到卖花姑娘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那男子看她摆弄着花束,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于是走上前去,微笑着向她轻声地说道:“我想对您说……您……”男子到底从她脸上看出了什么,她是不会知道的,连给他递花的姑娘也不会知道。

(19)男子抽出一枝最漂亮的花,递给老妇人。

(20)“给我?”她惊讶地喊道,“真的给我的?”喜悦和幸福感使她的眼睛模糊了。

(21)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喉咙哽咽,说不上话来。

(22)“他认出我来了!小彼得……他没有忘记我!”这些话在她的心里翻腾着。

(23)老妇人像一片落叶,慢慢坐回椅子上,脸上显出宽慰的微笑,手里握着那枝美丽的红玫瑰……

(选自《外国名家微型小说选》)

阅读题:

7.作者在第(2)段划浪线处两次描写老妇人脸色的用意是 。(3分)

8.阅读第(3)、第(16)段的划线句,辨析老妇人心理上的差异。(2分)

9.有人认为,第(5)段中加点词语“惊醒过来”表述不确切,应改为“平静下来”,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4分)

10.对(12)段中第一、二句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室外的寒冷反衬花店里的暖和、舒适,以及人情的温暖,为人物的活动作铺垫。

B.老人衣着的单薄与天气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发差,由此暗示老妇人生活境遇的窘迫。

C.以自然的冬天象征老妇人人生的冬天,暗示身体虚弱、落魄孤寂的她将不久人世。

D.承上启下,由秋夜师生巧遇时的遗憾过渡到冬夜邂逅、相认时的宽慰,衔接自然。

1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这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12.赏析这篇小说的题目“一枝红玫瑰”。(140字以内)(6分)

参考答案:

7.(3分)前一处描写表明老妇人年老体弱;后一处体现老妇人在感受他人信任,获得排解孤寂机会(或能帮助他人)时的欣慰。两处描写体现了随着情节的发展,老妇人心理上微妙的变化过程。(每点1分)

8.(2分)前一处表现老妇人第一次巧遇…部分,在文中是感恩的象征,是“善良迟早会胜利”的明证,是善与美的种子生根开花的体现。以此为题,既可以提示小说最重要的情节,又可以涵盖作品的主旨(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统帅);同时,简洁、鲜明、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深思,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标题本身形式上的美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