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眼睛掏耳朵

文章 2019-07-12 02:47:00 1个回答   ()人看过

“揉眼睛”和“掏耳朵”本是,两件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但是作者笔下,却显得振聋发聩。眼睛不慎迷了,耳朵里不慎留下了小的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稍加清洗或者整理都可以立刻解决,作者提出医疗系统的腐败问题、医生们的职业道德问题都必须进行整顿,进行大胆的改革。

看了文章的题目,你会说,这是哪跟哪呀,揉眼睛和掏耳朵虽都属头部五官,但风马牛不相及啊?可是,我所向你讲述两个真实倒霉生活的小故事,最终还是落脚到一个共同点,不信,你接着往下瞧:

揉眼睛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十天前的一个上午,正值盛夏的中午时分,骄阳似火,大地如赤,天气酷热难耐。树上的蝉鸣令人烦躁,人们都在歇晌吃午饭。我下班骑电摩急冲冲地往家赶,正当我昂头挺胸骑行到索凌路的尽头时,突然感觉右眼里掉进了槐米粒,顿觉硌眼珠,有异物,视线模糊,似乎有眼泪流出,感觉很不舒服。

我就像往常那样,先停车自己对照倒车镜窥视,小心翼翼地用左手,轻轻地揉右眼,努力了几次,还是觉得槐米粒没揉出来,干脆放弃,回家让妻子帮助取。勉强赶到家午饭没顾上吃,就立即让妻子翻眼皮,找异物,找了一阵子好像还没出来,她也没办法了。

吃罢午饭,我不再像往常那样先睡午觉,而是决定先让小区院内的诊所大夫给看看,结果因吃午饭没见到。这又到东风路沿街诊所内科让王大夫给看看,并向他陈述经过。说来也巧,同样是上班路上,几年前类似的情况曾经出现过。金水区中医院的一位大夫用注射器吸蒸馏水,反复洗眼珠给洗好了,手续费是五元钱。

王大夫以前找他多次看病认识了,他很热情,把我拉到注射室,先是让我坐着翻右眼皮查看冲洗,我说好像异物还没出来,他又让我躺下检查冲洗,结果还不理想,他建议我到医院眼科专门诊查,我没有接受;认为是小毛病,手到病除的事,决定不去大医院,怕花钱多,就到南阳新村所属大桥社区医院眼科,先掏一元五角挂号,结果大夫三点才上班。看表才下午一点二十分。

我等得焦急,赶紧驱车到河南中医院二附院挂急诊,可是一打听没眼科,只能等到三点眼科大夫上班才能看上。现在排队挂号的人已经很多,联想到前年妻子来此看眼,掏了八十六元钱也没查出问题,我挂号等待犹豫了。后来想,既然都是等到下午三点,又不是大病,且大桥医院已挂过号,干脆还折回去等待七十分钟再看吧。于是,我又折回来了。

在大桥医院等待六十分钟后,终于见到了又瘦又小像是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大夫,姓李。经她检查,右眼已没有异物存在,只是揉搓过分,眼睛很红,眼睑檫破了,故有异物感;查视力仅0.4,建议我做眼底检查,花费三十元,事先要必查一次十一元,看眼睑檫损程度。天哪,来时我只带了十八元钱,按以前五元冲洗好的花费,我已多出了两倍。

妻起初让我多带些钱,自作主张,我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不看吧,已等了那么长时间,况且她承诺能治好。看吧,连捡药还需一百元,必须回家拿才能看。最后决定剩余的十一元仪器检查费先交上,看后到药店买药。经检查诊断,我是揉眼过度有炎症了,需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另一种比较贵重的眼药水反复滴,眼睛睡觉休息。

次日再检查不好的话,要把右眼贴敷料布保护,花钱更多了。到附近药店买眼药没有,我自觉问题不大,就翻箱倒柜找出了原存放的消炎眼药水,按她的要求我闭目养神,两个小时点一次眼药,次日一早,视力完全恢复,三元钱的眼药水彻底解决了问题,再让她复查时,她说眼睛的视网膜机能恢复的快,那么当初你为什么要吓人要那么多钱呢?本来啥事没有,只是树上飞进了槐米粒,这真是“飞来的横祸”,让我不但身体上遭罪受,更苦恼的是心灵上受到了创伤,提起来就生气。

掏耳朵是发生我妻身上的故事,这件事的经过简单多了。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的眼睛刚好两天,妻因耳痒用棉签掏耳朵,不慎棉球落耳里,棉杆拿出来了,顿时感到听力受堵,闷得慌。怎么办?当时有个邻居在场认为容易掏出来,只是没灯看不清,不易操作。我建议带她找医生看,她同意了,同样认为是小毛病,去时只带了四十元钱,也是到上次我看眼的大桥医院。

有耳科女大夫值班,让她先挂号,我趁此机会找我所认识的眼科大夫咨询,她答复,异物在前耳部掏出一次花费是四十二元,如是在后耳部,掏出一次是八十四元。

我一听,又是大吃一惊,大声嚷道:“一粒小棉球掏出来需花费那么多吗?你们还是小医院啊,这么简单的事叫你们搞的那么复杂,开医院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哇?”妻见我生气,她愿意回家拿钱,而三个五官科的大夫都异口同声地说是本医院规定的,没办法。

见状,我气呼呼地边拉妻走边嘟囔道:“再也不来这医院看病了,全是坑人!”说着,我把妻带回本院诊所,找到当班的史大夫说明情况,她马上把妻拉到明亮的地方,用手机中的电灯打开照亮,让我拿着照妻的耳孔,史大夫一手拿一把镊子一手扒着妻的耳朵,待镊子伸进耳道夹住棉球,轻轻地取出,妻和我都很感谢,当要给她拿钱时,莞尔一笑:“举手之劳,不能要钱”。史大夫的言行和大桥医院的五官科大夫相比,思想觉悟、医德医风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两件小事过去十来天了,却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挥之不去,令我久久思考:国民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看来已成顽疾。医疗战线的腐败问题突出,医德医风太差了。

医院已失去了它“救死扶伤,医病救人”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的人民医院本该是公益单位,以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现在绝大多数都成为赚钱的工具,成为公害很严重的单位。

是该进行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医疗改革啦,要不然,公立医院还不如人家私立医院的医德医术医风,还要它们存在干什么?小医院这样,大医院更是坑人,像郑大一附院去年能收入70多亿元,难道是各级医院应该学习宣传的典范吗?其误导的罪过谁承担?目前,正在全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医疗改革到底,是真改还是假改?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是少数当权人说了算,还是人民群众说了算?谁来监督呢?

像“揉眼睛、掏耳朵”之类的小事,小医院有必要高额收费吗?三甲大医院急诊能不设眼科吗?医生的医德、责任感哪里去了?白求恩那样的大夫中国还会有吗?为什么医疗卫生战线成为腐败的高发区之一?难道不应该引起国人的三思吗?所以,我的结论是:小事情可以发现大问题,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改革永远在路上!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