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民间故事6个

文章 2019-07-12 02:48:45 1个回答   ()人看过

百色民间故事6个

1、【望洋兴叹 】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2、【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3、【鲤鱼跳龙门】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4、【大禹】

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河图;二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经常泛滥成灾。河伯对于之水,束手无策,自己道行浅,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让他先画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他找到村里的老汉。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

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千万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他说服乡亲们帮忙。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老汉儿子叫后羿,射箭百发百中。羿不让他去找河伯。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想必是大禹,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的老人在喊,问他是谁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后羿一听是河伯,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他越想越异常疼痛,气的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河伯倾囊相授。大禹高兴。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5、【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 。成为一名河伯。

6、【保定民间故事 荷包营】

保定城里,有一个胡同叫荷包营。路宽几尺,长百步,至今还住着三五十户人家呢。可为什么叫荷包营呢?要想知道,这里还真有一段故事给您讲讲!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户穷秀才一户鞋匠。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兄弟。秀才居长。

一天,秀才请鞋匠到家中说道“为兄近日盘算,与其在家坐吃山空,还不如出去谋些生路,还能赚些银两来。”鞋匠就说,兄长放心去吧,家中之事自有我照应就是了。

秀才离开了家,鞋匠早出晚归,两家人的生活重担就全压他身上了。可嫂子王氏时间一长,就游手好闲,什么都不操心。

鞋匠看得出嫂子不安与食,怕她出什么差错,无颜对哥哥啊。于是鞋匠就到王氏家里对他说:“最近活计不大好,嫂子也干点营生,大哥回来你们也尽早好过上好日子。”王氏嘴上答应还说了客套话寒暄,可心里早不痛快了。又对鞋匠说:“我一妇道人家能干什么啊?”鞋匠也是机敏,说道:“我看嫂子针线活不错,就绣些荷包卖吧,也补贴点家用。”

鞋匠给王氏买来了丝线布料。王氏也只能穿针走线绣起荷包来。第一天,让孩子们拿出去换了一吊钱,第二天卖的更好,时间一长,王氏的荷包不仅补贴了生活还赚了零用钱。日子宽裕了,干起活来有更有劲了,再也没别的闲心了。

三年一晃就过去了,秀才一进门见到亲人悲喜交加。王氏不见亲人不落泪,一见秀才就诉说起委屈来。秀才听完也感叹岁情同手足,可毕竟不如一母同胞啊。

第二天,哥俩三年没见,就聚到一起喝几盅。秀才说:“我不在这几年家里全靠贤弟帮扶几个月,也不枉我们兄弟一场”鞋匠听大哥话里有话,就 上前把炕上的破箱子打开,秀才一看惊呆了,是满满一箱子荷包。鞋匠说:“哥哥不在家,我怕嫂子在家有啥闪失,就给她想了个营生,然后她绣的荷包我都托人买下了。”秀才听此,眼泪横流的跪在地上说:“请受为凶一拜。”鞋匠忙扶起哥哥说:“大哥出门在外,你我情同手足,这是分内之事。”

从这以后王氏没有了怨言,绣的更殷勤了。秀才除了教子之外,每日还负包上街卖荷包,欲换钱来报恩。鞋匠知此事哪里肯干。干脆让妻子也绣起了荷包,和大哥一起做起了荷包生意。

这件事迅速传开并成为了美谈。远近的老百姓也慕名来这里买荷包。街坊邻居看着这哥俩买卖一天天红火起来,也让家里的内人绣起了荷包。日子一长,买荷包的人都说:“去荷包营买吧。”无意中就给这条街起了个名字——荷包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