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道,尽在一个“和”字

文章 2019-07-12 02:49:16 1个回答   ()人看过

《天地大道,尽在一个“和”字》“和”这一古老的观念,依然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也仍然可以成为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

战国时期,楚国隐士鹖冠子在《鹖冠子泰鸿》中云:“调味、章色、正声,以定天地人事,三者毕此矣。”调味,乃是诉诸于味觉;章色,当诉诸于视觉;正声,则诉诸于听觉。调味适度,则味美;着色协调,则色美;音韵和谐,则声美。世间之美,或味、或色、或声,可口、养眼、悦耳,娱人身心。其实,天地人事,究其理,亦同“调味”“章色”“正声”。鹖冠子之意,正是以做饭、绘画、音乐比拟天地人事。在他看来,此三者恰恰透露出了天地人事的根本法则,人们一旦了解并掌握调味之道、章色之道与正声之道,也就能准确把握天地人事的客观规律。而这一规律,恰恰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和”的境界。

味有酸甜苦辣咸,若琳琅满目的一桌饭菜,只有单调的一种味道,想必,一定不是一桌上好的饭菜。若就其中一道菜而言,太酸、太甜、太苦、太辣、太咸,恐怕也并非美味佳肴。故而,高明的厨师总是深谙各种佐料的特性,且善于“酸则沃之于水,淡则加之以咸”,平衡不同的味道,以达到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最终,才能做出上等的佳肴美味。

色有素色与彩色。素色,分黑白;彩色亦分赤橙黄绿青蓝紫。在自然界,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双大手在主宰着一切:蓝天配白云,绿叶衬红花,各种色调是既独立,又相互融和,从而构成了这个五彩斑斓的婆娑世界。世界,本身是多姿多彩的,那么,用以描摹它的绘画艺术,也必然要遵从它的本来面目。其中,中国画里的水墨画,“墨分五彩”,讲求的是黑白两色的均衡统一,是以墨中调入水分的多寡以及运笔的缓疾,造成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与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而重彩画,“随类赋彩”,同样也讲求诸色调的和谐与融通。一位好的画师,并非只会用一种单调的颜色作画,而是善于在若干调色盘里精心调色,如同一道绚丽的雨后彩虹,将赤橙黄绿青蓝紫毫无违和地融汇到一张画作中。

声有宫商角徵羽,宫音浊重浑厚,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徵音焦烈燥动,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一首优美的曲子,绝非孤音可成,也非一味地亢进与柔婉,而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齐备,五音共鸣,六律如一,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婉转清扬;或如雷动天地,或似春水潺潺;于诸声的协调配合中求得和声,方能悦耳动听。

由此观之,做羹,“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绘画,“墨分五色”,多变而和谐;作曲,“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可见,调味、章色、正声,都是“和”的最好体现。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说文解字》将“和”解释为“相应”。在《广雅》中又解释为“和,谐也。”这就表明,“和”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适应的一种均衡状态。对于“和”的涵义,春秋末期的晏婴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显然,这段话已鲜明地指出了“和”的要义,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礼记中庸》进一步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认为,“和”就是“中节”,就是既无不足,又不过分,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唯有达到“致中和”的境界,天地才会各自处于它们合适的位置,万物也才能正常化育。因此,“和”乃是普天下最重要、最通达的道理之一。

在天地之间,有大必有小,有高必有低,有强必有弱,有盈必有亏……世间万物多种多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纵观宇宙的生命历程,始终就是一个“打破旧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再打破原有平衡——再建立另一个新的平衡……”如此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正是由于长短相济、高下相适,不同事物之间以及同一事物诸要素之间,能够达到这样相互适应、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即达到所谓“万物和顺”的状态,这个世界才得以存在与延续。譬如,“风调雨顺”一词,就是泛指主导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要素相互调和,以适应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才能保证五谷丰登,百姓不受饥馁之苦。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同样也需要遵从“和”这样的大道。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基本价值取向。《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孔子看来,“和”与“同”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显著标识。君子首先承认并尊重人与人之间存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差异与多样性,继而,于诸多的“不同”中寻求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而小人呢,根本不讲原则,只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相同与一致,也并不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区别,于己而言,君子总是能与别人相互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故能达到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地步;而小人,由于一味地效仿他人,反而容易导致不和谐因素的产生。于他人而言,君子因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故而能在丰富多彩中的人性中达成和谐之境界;而小人呢,因不承认差异、容不得差异,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矛盾与冲突。

由此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极具超人的智慧。他们,不仅从调味、章色、正声中参悟到宇宙自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又将这一规律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中,提炼出人际交往的根本准则——“和而不同”,继而,又依此总结出了调节社会矛盾及治理国家、社会的一剂“药方”。

《老子道德经》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这里,老子显然是以“烹小鲜”来比喻治国之道,并以此说明,治理一个国家,就如同烹制一道鲜美的小菜,同样需要准确把握火候的大小以及油盐酱醋各种调料的比例,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过头,而是要综合考虑不同味道的特性,并把它们摆布得恰到好处。

具体来说,一个国家内部,必然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社会群体。而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执政者,最重要的一个治国理念,就是要正视社会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存在的合理性,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举措,“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平衡各方关系,均衡各方利益,以达到“和”的良好状态。假如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孔子所言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乃至对于钟相、杨幺起义所高举的“均贫富、等贵贱”的旗帜,也就统统不难理解了。

有鉴于此,所谓的建设“和谐社会”,其主体责任并不在于普通民众,而更多的在于执政者所秉持的执政理念。倘若执政者善于倾听社会上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呼声,并尽可能地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创设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那么,整个社会就要和谐稳定得多。反之,倘若人为地造成贫富分化,使一个社会长期处于各方利益严重不均衡的对抗态势,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呈现出不可避免的撕裂状态,势必,其维稳的社会成本也远远要高出许多。

一个社会内部,要讲“和”,要讲各方利益的均衡,而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和”这一古老的观念,依然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也仍然可以成为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做到“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便能得以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做不到“和”,则必然导致纷争四起以至爆发残酷的战争,从而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和”,正是东方文明古国为当今不甚太平的世界所提供的“中国方案”。若天下人都能深刻理解并遵从“和”之大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致“天下大同”,又何尝不是人类社会走向未来的一种绝佳选择呢?

其实,天下大道,充其量,尽在一个“和”字罢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