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发明》教学反思范文900字

文章 2019-07-12 03:54:09 1个回答   ()人看过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玩出来的发明》一课。课文不难,孩子们学起来很容易。学完本课过后,文中内容却让我引起了深思。

前些年看过很多的报道,中国孩子在参加世界的大赛时,理论绝对是第一名,可是当在比赛操作时,中国的孩子和别的国家的孩子的差异就表现出来了,如今到了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另一层美丽的外衣罢了。试想,假若我们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像文中的那位父亲一样,对孩子的爱好不横加干预,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那中国的发明家肯定会更多;假若我们的老师、家长像文中的那位父亲那样,对孩子的话即使是“半信半疑”也总比一竿子打死的好。其实我们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他们的才智往往断送在我们这些自认为比他们知识丰富的大人身上。中国的教育就是大人以自己的经历来作为孩子的教本,希望他们能顺利地学习,顺利地考学,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给孩子设定的方向让他们为之而努力,有时候我在想,这真的对吗其实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大人们可以放放自己的手,让孩子们自由地去发展,去探索。可领导要的成绩呢?中国的应试高考呢?我们能跨越过去吗?难哪!

反思二《玩出来的发明》是小学低年级的一节阅读课,对于阅读课文在二年级学生来说,主要还是在识字记字的基础上,对文本中的词,句进行相关的理解,并对课文阐述的道理进行自我消化和认识。而本课《玩出来的发明》是一篇讲述孩子在玩耍中的一个惊人的发现所引起的在科学领域上的一次重大的发明,指在让孩子养成思中玩玩中得的良好的品质,使他们明白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人才能让生活中处处闪耀发明的火花。做为本课的执教者我力求实际以下几点:

1、充分展示扎实,朴实,踏实的教学风格。体现实在,实际,使用的教学特点,让课程呈现出生动活泼,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本色。

2、结合本课特点,采用各种朗读方式,效果很好。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实验,用两块镜片(老光镜片,近视镜片)进行反复操作,体会孩子思中玩的特点,让学生用体验来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演,一边表演,一边朗读,体会发现时的“惊讶”与“小心翼翼”。感受有所得的欣喜。同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也非常的实用,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及师生互动朗读,让学生在肚中感悟,读中悟情,同时也尊重学生朗读中自身体会的表现。

3、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创设情景”尤为重要。于是我在教学中恰好其分地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如:利用手中的镜片引发学生提问;让学生亲自的玩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对“责备”、“激动”、“半信半疑”、“目瞪口呆”等词用动作方式的理解来帮助他们更快地熟悉当时的情况,体会父亲与孩子的不同表现。并运用你们来当“父亲”和“儿子”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融于情景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感受文中的乐趣。

4、让孩子从平日里自己的活动进行思考,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简单地两个问题:

(1)你还知道哪些发明是孩子们在小时候玩中发现的?

(2)你在平时玩耍中有这样惊奇地发现吗?

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孩子们乐于表达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中我真正体会到孩子们那种乐于思考,乐于观察的能力。

5、对于最后的一个自然段的学习上,如果能直接利用真实的天文望远镜对学生进行直关的观察和体验,相信那些繁琐地提问在此是多此一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