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励志故事

文章 2019-07-12 04:27:40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成长犹如一段旅行,我们带着自己的青春起航,怀着自己的理想前行。下面是成长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及参考!

篇一、成长的励志故事

男孩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六七岁时就有个梦想——到NBA打球。虽然这个理想似乎有些遥不可及,可它在男孩稚嫩的思想里一点点成长着,一天天壮大着。小时候,男孩曾梦想过牵着父亲的手,跨过青草地去球场嬉戏,做各种动作:腾空,跳跃,疾驰,突破,空投,站在他身后高大的父亲,会欢快地鼓掌,为他加油。

可这一切只能在男孩的梦境里出现——他父亲是个瘾君子,几乎没有照顾过他。男孩走不进父亲的世界,父亲的思想与他完全隔绝,他和父亲就像两条平行延展的生命,没有交集。缺少了父爱,男孩多多少少有些任性,全凭自己的意识行动,不管对与错。当然,这也使男孩变得坚强,把他的意志磨炼得愈加坚韧。在没有父亲搀扶的情况下,男孩跌跌撞撞地成长着,努力做好自己。

在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男孩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体谅母亲的辛劳,渐渐成熟起来。可在男孩12岁生日的烛光还没来得及点燃时,母亲就撒手人寰,离他而去,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墙角哭泣,独自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唯一的家庭支柱轰然倒塌,但父亲依然没有出现,没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后来,是外婆收留了男孩。可这位76岁的老人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无法正常料理,哪里谈得上照顾他?男孩知道,这里是避难所,是暂时的港湾。在这个老少重组的家庭,男孩奇迹般地顽强生活着,他开始接触社会,关注人生的理想,与命运抗争。他明白,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必须努力,一切只能靠自己。

男孩重新拾起儿时的梦想,疯狂地在球场打球,不分昼夜。只有在球场,他才能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才能迸发出与生俱来的力量。没有父母管教,没有约束,男孩把球技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行云流水。在曲曲折折的打拼路上,上帝终于眷顾男孩——他加入了NBA。但是,在高手如云的NBA里,他如一粒滑向海滩的沙子,迅速被湮没了。别人有经验,有成绩,而他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他没有气馁,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打球,练球,配合,提升。

可还没等时间来证明一切,噩耗传来——外婆与世长辞,他伤心欲绝,再一次被推向精神崩溃的边缘。也许上天有意作弄,三年后,在他还没从当父亲的喜悦中醒来时,他六个月大的儿子就离他而去,丧子的悲痛使他一度心灰意冷,看不到未来。还有什么比精神重创更可怕的呢?可悲痛远没有结束,儿子的葬礼没过去多久,他在老家附近遭遇歹徒持枪袭击,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没几个月,他又遭遇车祸。在紧接着的那个赛季里,队友们如火如荼地拼抢着,而伤痛却让他成了看客。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他没有放弃,总是勇敢地去面对,在挫折中升华着自己的人生。他说:“我经历过很多事情,而一般人可能没法挺过这些困难,尤其是在精神上。有的人会把这些事情当成他们放弃生活、停止战斗的借口。但是,这么多的困难,并没有将我击倒,因为一旦我倒下了,那我就不是我了,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他虽然没有成为NBA最好的球员,但是他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了每一个人。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力量,看到了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从容走出阴影的豁达。虽然三十而立的他,已在湖人打了六个赛季,但他至今都未获得一项个人荣誉,不论是“全明星”,还是“最佳第六人”。面对别人友善的批评或不怀好意的指责与抱怨,他总是笑笑:“我能做的只是做好我自己,我的人生是快乐的。”

他就是湖人队全能前锋拉马尔·奥多姆。2010年6月18日,经过长达9个月的鏖战,奥多姆和队友们奋力拼杀,在总决赛的“抢七大战”中,湖人以83比79击败凯尔特人队,从而以4比3的总比分夺得2009——2010赛季NBA总冠军。

在湖人队,奥多姆没有科比那样光芒四射,没有加索尔那样咄咄逼人,也没有阿泰斯特那样疯狂至极,但他用独特的个性抒写着自己的传奇。有人评价说:因为有了奥多姆,洛杉矶这座城市更加光怪陆离;因为有了奥多姆,湖人这支球队有了更多娱乐元素。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奥多姆自豪地背诵着他们的格言:“即使你被所有人众星捧月,寄予厚望,即使你嘴里含着金汤勺,甚至即便已经戴上了总冠军戒指,你也得每分每秒都拼尽全力。”

篇二、成长的励志故事

979年1月18日,周杰伦出生在台北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回忆起他的小时候,妈妈用了一句“感谢老天把他赐给我”,充分体现出她对这个宝贝儿子的爱。“胖嘟嘟笑起来带着小酒窝,可爱的模样真的很讨人喜欢。从小杰伦听到音乐就会兴奋地随着节奏摇晃,不只爱看孙越、陶大伟的表演,也常戴着墨镜模仿高凌风唱歌,坐在电视机前也会跟着广告唱唱跳跳。三岁对录音有兴趣,就常常拿着录音机录自己的声音,或唱歌,或编故事,自编、自导、自演又自唱一番。”

而他的爸爸对儿子小时候的评价是,“他从小就爱耍帅”。爸爸回忆说:“杰伦还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一起到海边踏浪,其他小朋友乖乖站着拍照时,他一定会跑到镜头的最前面去抢镜头。爱表现的他,家庭聚会时的表演,常常逗得我们惊喜连连。杰伦从小就爱耍帅,不只裤子要穿宽版裤,头发要留中分头,连车都一定要骑重型摩托车。高中就读淡江高中音乐班,每天从台北到淡江,光车程就要花两个多小时,所以就想买台摩托车′小绵羊`让他代步。结果,杰伦一开口就要重型的FZR,只因为骑重型的看起来才帅气。

在棍子下长大

14岁时周杰伦父母离婚了。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他,从小是妈妈和外婆带大的,因此外婆和妈妈就成了他生命中最敬爱的两位女人。3岁开始练习弹琴时,妈妈就看出他在音乐上的天分,因此对他的要求很严格,于是,童年的周杰伦被剥夺了玩的权利,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钢琴边度过的。可每次练琴的时候,一听到窗外同伴的嬉闹声,他就总是弹得心不在焉。于是,他母亲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他后面,一直盯着他练完琴。杰伦说:“如果说自己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还得感谢那根棍子呢。”他同样碰到了个很严厉的钢琴老师。只要一弹错、不专心,就马上打手背,小杰伦因此双手布满淤青,这让他一度心生反抗,不想再学琴了。但是等他冷静下来,却又忍不住想弹琴,自己想了几天后,小杰伦不但乖乖地继续练琴,而且以后无论老师多么严格,再也没有动过离开音乐的念头。小时候周杰伦很调皮,被痛打是常有的事。他曾偷学过妈妈的签名,好偷签联络簿或成绩太低的考卷,有时还会故意用口水把考卷分数弄得模糊一点,再跟妈妈说是被雨淋到。而在学校,考试成绩没到标准就会被打手心。还有一次被老师捏耳朵,直到上初中才稍好一点,所以小时候被打都已经习惯了。

童年很孤单

杰伦是家中独子,个性内向害羞。小的时候他曾经想过能有一个弟妹可以陪伴,但他又觉得爸妈养他已经很累了,如果再多生一个,生活负担会很重。独生子的生活比较无聊一点,但也因为是独生子,对人生的想法也会比较不同,很多事情只能自己解决没人能帮忙,这让他变得比较独立。杰伦坦言,若有弟妹的话,他会变得比较会替别人想,童年不会无聊,每天可以跟弟妹一起玩,所以还是羡慕别的家庭有兄弟姐妹的。父母离婚后,让他更加孤僻,不爱讲话,因此玩伴并不多。大都是跟邻居还有同学一起玩,不能说我自闭,但的确自己的间比较大。要他回忆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事,他居然说是外婆家里养的大狗狗,因为小杰伦常常和狗狗玩,有时还想像自己是大将军,把狗狗当马骑。他说如果有了兄弟姐妹的话,他的人生想法也会跟现在不同。

高中的风云人物

周杰伦考上台北淡水高中的音乐科后,因为弹得一手好琴,又很会打篮球,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更是许多女同学心中的白马王子,这时候的杰伦才开始有谈得来的好朋友,而且在同学的鼓励下尝试自己创作歌曲,不少同学还抢着收藏。可当他的同学正紧张地准备考大学的时候,他却仍然沉溺在音乐爱好之中。在一般人眼中,他的前途一片渺茫。因为在那时,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他最好的选择是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以便日后找份好工作谋生,而音乐则是有钱人的奢侈品。显然,他们认为周杰伦奢侈不起。果然,1996年6月,高中毕业后的周杰伦一时找不到工作,便只好应聘到一家餐馆当了名服务生。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厨师做好的菜送到餐厅,再由女服务员传到客人面前。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客人多了,就容易把菜传错。而一旦出了错,服务生不仅要受顾客的气,而且老板还要扣发薪水。年轻时的周杰伦,说来有点自闭、笨笨的。高中英文老师以为周杰伦有学习障碍:“他脸上表情很木讷,我以为他笨笨的。这小子无法专心上数学、科学课,就连英文作业也荒废。但周妈妈叶惠美却注意到这个安静又害羞的小孩,从小就对西洋流行乐或古典音乐特别敏感。他在学会走路前,就对音乐很敏锐。”她回想。周妈妈在他四岁的时候,就送他进钢琴班学琴,而且他弹得不错,像个钢琴狂。高中钢琴老师说,周杰伦十几岁时,就可以即兴表演。出了琴房,周杰伦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青少年,当其他同学都在附近打篮球时,他却一再重复地看功夫电影和打游戏。其他人都忙着准备大学联考,他却是逃课、加倍练琴,人生漫无目标。

音乐救了他,给他带来幸运。有一位学妹帮他报名“超级新人王”这个台湾的偶像征选节目。该节目制作人后来和讶异不已的周杰伦联络上,要他参赛表演。但周杰伦不敢独唱。最后,他帮一位想当歌手的朋友钢琴伴奏。表演得很差。当时节目主持人吴宗宪一直都在寻找新人。他看了一眼那个紧张的钢琴伴奏小子和歌声像乌鸦叫的歌手,心想,算了吧!吴宗宪说:“我一点都不觉得好听,那个歌手唱得真烂。”不过,他看了看乐谱:我从裁判的肩膀后头,看了一眼乐谱,结果惊为天人。非常地复杂、做得很棒。录完影后,吴宗宪走到后台找周杰伦,他当时头戴棒球帽,几乎盖住整个眼部。吴宗宪回想: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安静、很害羞。我以为他自闭。吴宗宪签下他,专职写歌,一年半后,吴宗宪决定把阿尔发唱片的经营权交到他的朋友、同时也是歌手的杨峻荣手上,周杰伦才从幕后走向幕前,成为偶像歌手。3个月内,周杰伦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机会终于来了。1997年,周杰伦参加了《超猛新人王》。表现并不算好的杰伦意外得到了吴宗宪的垂青,他和杰伦深谈之后,决定聘请杰伦到自己的唱片公司担任音乐制作助理的职务。

制作助理的工作做了一年多,这个工作什么杂事都得做,有时还得帮大家买饭盒,而且薪水又很少,不过杰伦做得很快乐。逐渐的,他从小扎扎实实打下的音乐根基让他的表现越来越亮眼,老板吴宗宪看在眼里,决定给这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一个机会,让他拥有自己的舞台,当个创作歌手。1999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十分郑重地说:“阿伦,给你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周杰伦兴奋不已,跑到街上买回一大箱方便面。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挣扎。因为他知道,老板给他的机会也许就这一次了。那段时间,他几乎是一首接一首地创作,而每当他疲惫的时候,就在房间的某个角落里打个盹儿,醒来之后继续下一首歌曲的创作。就这样,仅仅10天时间,周杰伦真的拿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写得漂漂亮亮,谱得工工整整。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精心制作,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JAY》制作出来了。一发行便一鸣惊人,不但唱片大卖,而且还一连夺得两届台湾流行音乐金曲奖的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作曲人等大奖。

从2000年,他的第一张专辑上市被抢购一空开始,到现在他的专辑销量无人能及。仿佛一夜之间,华语流行歌坛几乎被周杰伦一个人的声音统治了。从一名餐厅服务员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当红小天王,周杰伦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说:“明星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输的结果。”周杰伦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音乐人,而非昙花一现。的确,一个人不想做退却的懦夫,就应该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篇三、成长的励志故事

我们常常感叹造物主的抻奇,慨叹生命所带给我们的惊喜,然而每当我们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时,我们是否曾追问过:是什么缔造了神奇的生命?人们苦苦追寻着问题的答案。尽管,好奇心驱使着人们不断地探索着遗传的奥秘,然而直至距今100多年前,人们对于遗传规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初级入门阶段:不仅不知道基因和染色体,甚至连受精时精子和卵子的作用也不能正确理解。摩尔根,这个遗传学领域的巨人,因为他对现代遗传学领域的重要贡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遗传学家。是他,揭开了生命体的神秘面纱;是他,让我们了解到了生命的奥秘;是他,让我们见识到了生命的赖。

在摩尔根之前,就有许多人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遗传学这块“圣地”。奥地利人孟德尔提出的两条重要的遗传学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第一次用数学方法把生物遗传规律表示出来,不仅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摩尔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因学说,为发现遗传学的第三大定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摩尔根通过选择体积小、占地少、繁殖快的果绳做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第三大定律,即性状连续遗传的存在,提出了基因连锁和交换现象。

摩尔根1866年出生在美国霍普蒙特一个古老的大家庭中。他曾开玩笑地说:“对于一位遗传学家,1865年开始孕育是个好兆头。”因为正是这一年,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所以他的生命是从1865年就开始的。从小,摩尔根就对各种生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使他想弄清楚动物身体的构造,他的童年每天最重要的事便是拿着捕捉蝴蝶用的网,同小伙伴们一起四处采集蝴蝶标本,这使他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了乐趣。这些,他的家人看在眼里,所以在他10岁的时候,家里把位于百老汇大街的住宅顶楼的两个房间给了他,作为他的工作间让他用来放置标本。他将房间装饰之后,仔细地整理了各种鸟类标本、鸟蛋、蝴蝶、化石,并细心地贴上标签,工工整整地陈列在里面。从此,这里便成了他的专有私密领地,家里其它人不得入内。

1880年,14岁的摩尔根进入肯塔基州立学院的预备科学习。在这所学院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优秀教师一一克兰多尔教授。这所学院以对学生的生活规律要求严格著称,仅校规就有189条之多。由于全体学生都是陆军士錧候补生,所以学生们必须接受每周五天、每天一小时的军事训练。虽然学院的学术活动很有限,学生一般只能在古典文学和科学之间进行选择,但这不能削减摩尔根对于科学的热爱,他毅然选择了科学。尽管为学习科学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农学、园艺学、兽医学、文明史、拉丁文、德文、英文、实用机械学、工程学等十几种之多,但摩尔根最感兴趣的还是博物学,也正是这门课的任课教师克兰多尔教授,以他过人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学识,给了摩尔根许多正确的指导,使他愈发迷恋上了博物学,对摩尔根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肯塔基州立学院的学习,以及克兰多尔教授的教诲,越来越让摩尔根确定了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念。由于博物学包括地质学和生理学的某些内容,特别是与煤炭有关的部分,所以摩尔根在大学时代,便参加了联邦政府的地质调查工作,他的暑假总是在马里兰和肯塔基度过。在那里,为了寻找煤和其它矿产,他不畏酷热,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连续工作,为他所深深热爱的博物学历尽艰辛。虽然历尽艰辛,但这段日子令摩尔根收获颇多,也为他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86年,成绩优异的摩尔根不但获得了肯塔基州立大学当年唯一授予的理科学士学位,而且被选为毕业生代表做临别演讲。

此后,摩尔根顺利进入了他的理想学府霍普金斯大学深造。摩尔根应该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所学校,1886年的时候该校已有10年历史,学术上的各种活动已走上正轨,在欧美教育界享有盛名。该校处处都显得不同于肯塔基州立学院,也不同于美大多数院校。由于霍普金斯大学得到大量私人捐助,所以它不同干一般按照联邦莫里尔法案接受国家撥款的院校,对教会的各种派别、州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于一些艰湿课程的设罝,一概不承担任何义务,也不受其制约。霍普金斯大学有一位富于想象力的校长一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有一个信奉霍普金斯校训的理事会。这条校训是:真理使你成为自由人。霍普金斯不仅仅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所侧重于培养研究生而不注重本科生教学的学校之一,而且霍普金斯大学的奖学金,就其所设的数量和每人的金额来看,都远远超过其它院校,因此吸引了全国众多的优秀学生。他们多数是像摩尔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不需再学多少课程。对摩尔根来说,最重要的是霍普金斯十分重视生物学。除哈佛大学以外,美国的院校对这一门学科都只触及一点皮毛。实际上,多数理科课程在当时的院校里常常不受重视,特受青睐的是文史哲。要不然,就是像在肯塔基州立学院那样,理科被束缚在农业和地质调査之类的实际应用方面。而霍普金斯大学却是以它的生物系实力着称:学校为生物系新建的实验室,在切莎皮克湾的海洋生物实验室,以及生物系自创的杂志,都足以说明霍普金斯大学对生物系的重视,这一切都令摩尔根神往。

对年轻的摩尔根来说,能够亲耳聆听当时的几位生物学大家的教诲,并能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生物学,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是霍普金斯大学使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霍普金斯大学不但有许多知识渊博的教授,而且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还常常聘请一些著名学者来讲学。摩尔根求知若渴,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财富,而且开阔了思路和眼界。如果说霍普金斯大学还教会了摩尔根一样东西。那便是:不要迷信专家权威。要大胆质疑,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实验的能力和大胆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摩尔根一生受用。

即便是在霍普金斯这样顶尖的大学,摩尔根的生物学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他在《美国博物学家》《大众科学月刊》及《形态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论文虽然大部分是描述性的,但却体现了摩尔根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扎实功底。摩尔根于1888年获得了霍呰金斯大学的理学硕士学位。之后,摩尔根来到了对全美各院校的生物学家都A有强大吸引力的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这里有种类丰富的海洋生物,为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摩尔根在布鲁克斯的指导下,采用新方法研究海蜘姝的秘胎发育过程,并证明了它们应该归入真正的蜘蛛类。

1890年春天,摩尔根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令人称羡的是他还获得了连担任霍普金斯大学工作的正式研究员们都为之竞争的新建立的研究基金,即布鲁斯研究基金。摩尔根将这笔基金完全用在了生物学研究上。那一年,他为了深入地进行生物学研究,开始了他的“研究之旅”,先后旅行到牙买加和巴哈马群岛附近水域以及欧洲,为了细致考察那里的各种生物,他在欧洲待了很久。

摩尔根年满25岁,这时的他,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功底,而且各方面都渐渐成熟,然而他却选择了离开给予他无穷智慧、影响他一生的霍普金斯大学,到费城附近的布尔马尔学院做生物学副教授。

在布尔马尔学院的教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足摩尔根平生第一次登上讲台,他负责讲授普通生理学和普通动物学,每周讲课5天。他的课以科研需要为出发点,独树一巾只。别出心裁。他的口头禅是:别行教学。他不要求学生死背书本,而是将教书当做他自己思考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发表他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并向学生们奉献最新研究成果。而学生们也被他独特的教授风格和丰富的知识深深地吸引,在摩尔相那里,他们不仅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广阔,而且见识到了各种引人入胜、变化万千的实验方法,所有的这一切都深深地激发了他们探求自然生命奥秘的兴趣。既然他关心的是胚胎学研究,海洋动物自然就成了最好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个体小、数量多,躯体又是半透明的,但他不久就改变了研究方向。

这时,虽然成为了教师,但摩尔根并没有忘记他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他按照自己的科研课题,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科研活动。这一时期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柱头虫、蛙类以及海蛸虫,主要是对它们进行描述性的研究。在这一时期的科学实践,使他更清晰地认识到了他一生都崇尚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的重要性。他越来越相信实验方法的力量,后来他为发展实验研究贡献了毕生精力。40年后他荣获诺贝尔奖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实验生物学的光荣。”他的意思是,实验生物学与单纯的形态学研究或描述性的生物学研究是不一样的。1897年,摩尔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蛙卵的发育——实验胚胎学引论》。1903年,摩尔根接受了好友威尔逊的盛情邀请,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那里的实验动物学的首席教授。这是摩尔根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度过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也正是在这所大学里,摩尔根在遗传学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遗传学理论为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摩尔根的成就源于他的兴趣。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可见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能够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比兴趣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认真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我们便能一点点接近成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