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回乡偶书》对比赏析及阅读答案

文章 2019-07-12 05:47:38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

(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参考答案

(1)甲诗描写的是远谪另外重返家乡,情怯;乙诗描写的是宦达荣归,惊喜。

(2)提示:甲:作者远谪岭外,多年未接家中书信,不知家中情况,推想凶吉多少,

父母妻子生死不知,想问又不敢问,据此推想。乙:作者在外为官,老归乡里,从乡音不改,故乡情深去想。

二: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对比赏析

《渡汉江》是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