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2 07:52:56 1个回答   ()人看过

此时,自己的心情,有些战战兢兢了。每一节常态课,都是自己事业生涯的小片段。捧起书,拿起粉笔,看着几十名学生专注的眼神。我敲打着内心:要尊重课堂。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北师大版小四上九单元的一篇课文。

学生大多数还是怀着期待感来上语文课的,但授课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本是一个小问题(环节),结果花了很长时间,课堂节奏没有把握好。老师的话也随着啰嗦,导致懂点不突出,课堂脱节,学生也没兴趣。本课中,一开始学生兴趣还是高的,就是纠结于“中华民族”和“中国”,耽误了快十五分钟时间。太可惜了。

2、学生说不出来、或讨论不定时,老师直接给个定论,不能任由学生走。尤其是和某一个学生“缠斗”。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大多数学生被晒在一边,而这个学生也许只是好奇或出于表现,“死守”自己的观点。而他的观点,对于教学目的基本是无用的。所以说,每一节课都让孩子畅所欲言,需要老师提前的充分预设和课堂节奏的临时把握。

3、课前的备课,研读文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