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2 09:31:07 1个回答   ()人看过

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关键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昆虫标本,而且种类要多,蜻蜓、苍蝇、蜜蜂、蚂蚁、蝴蝶、蝗虫等,而我在教学中遇大的最大障碍就是这个标本材料的缺乏,只能通过ppt图片和已有的知识展开。

介绍“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的资料,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希望学生能够仿照这些观察记录,在课外对某一昆虫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并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我除了介绍教材中的资料外,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通过播放某些昆虫的生活录像片断(这方面的资料还是蛮多,挺好搜集的),使学生对这个内容有更感性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对一种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报告。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对观察结果没有的规定。我想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这个活动,经历了这个活动的过程,活动中认真地观察、记录和总结,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总体感觉,因为标本材料因素,在教学时有些束手束脚。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提前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努力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