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宽容

文章 2019-07-12 09:52:58 1个回答   ()人看过

蒲松龄捅破了世态人情的一层窗户纸。“可以原谅”,一是承认现实,二是以宽容心态对之,这是直面真实人生的宽容之言,其心态甚可嘉可取。

宽容有益于和谐,谈宽容的言论日增。点百度,相关警句大量涌出。然浮泛之语多,如“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之类。“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固不错,却稍嫌抽象。读孙犁、金岳霖文章,得二条精警语录,笔记如下。

一条是,蒲松龄在小说里借一少女之口说:“幸灾乐祸,人之常情,可以原谅。”(引自孙犁《芸斋琐谈·谈妒》)幸灾乐祸,虽为一般道德所谴责,却为人之常情。不愿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差才高兴,此古来普遍之心理也。蒲松龄捅破了世态人情的一层窗户纸。“可以原谅”,一是承认现实,二是以宽容心态对之,这是直面真实人生的宽容之言,其心态甚可嘉可取。

另一条,章士钊一篇政论文说:“为政有本,其本在容。何以为容?日:不好同恶异。”(《金岳霖回忆录.“大人物”章士钊》)此言执政者应实行宽容政略。“好同恶异”,迥异“和而不同”;以此为本,易演为独裁,故绝无和谐。“其本在容”亦即不在“斗”,不在以斗为纲。金岳霖偶遇章士钊,说,“我背过你的文章”,并当场背出了上面举出的几句话。

美国学者房龙写过一本名著《宽容》。中国虽无此类名著,但宽容思想及警语名言自古多有。蒲、章之言,即其例也。

拓展阅读:蒲松龄创作聊斋

蒲松龄5岁的时候,正值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也产生了很多稀奇事,这些都影响到《聊斋志异》。蒲松龄大概在分家以后,做私塾教师时,就开始写《聊斋志异》。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考举人,就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

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过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这个说法是《三借庐笔谈》说的,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对,不会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琢磨一下,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都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时候记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另一个人取月,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第三个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都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蒲松龄拿来写了《崂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

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贤惠,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都坏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但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龄的专家就发现一个线索,说蒲松龄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据呢?蒲松龄文集里有一篇《陈淑卿小像题辞》,这篇文章是说:文章的作者和陈淑卿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最后两个人私奔了,然后是个悲剧。但是很快就有专家又考证出来了,陈淑卿是蒲松龄从南方归来在淄川丰泉乡王家坐馆给一个人代写的文章,这样一来蒲松龄的所谓第二夫人不复存在了。

西方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蒲松龄的白日梦。他的这种梦,就是想表达男性的一厢情愿的幻想,穷秀才的幻想。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即《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不仅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更需要依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象,《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收集500余篇,神鬼妖怪。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