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搭后语

文章 2019-07-12 10:28:59 1个回答   ()人看过

听我说话,给别人总这样的感觉,正儿八经地说着这个事,说着说着突然又绕到别的事情上。相互熟悉了,有人就会笑着对我说,不听你的时还觉得自己蛮明明白白,可一听你的我又变得糊里糊涂的。

我心里想,要的就是这种说话效果。工作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假话不能说,而真话也不能说了,但问题是别人面子上还需要你说,不说就会捣腾出不少问题,如业务水平一般,如目中无领导,如没认真思考,如不积极参与,等等不一而足。话又说过来,如果你真的一五一十地说了,而且也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在中国,各行各行,无处不渗透着官本位思想。

在我们教研组,老杜在专业上应该是居有绝对优势的。关于这一点,可以说单位人都知道,无论大小领导还是平头员工。遗憾的是老杜不谦虚,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次,同组高三年级的十个教师去宁夏学习新课标高考经验,别的教师受益匪浅一二三总结了好不少,而老杜在回来的反馈会上竟说自己听着听着睡着了。其实,那次学习中,我们一个单位的都坐在一排,老杜在我身旁,听得好认真,而我思想抛锚,环顾别的同事,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心猿意马,有的上厕所一无踪影。

领导对老杜不同会议上的批评在校园内不胫而走,大意是说你老杜牛逼也出去作报告。虽说那次报告我听得不那么认真,坦率讲,作用的确如老杜所说意义不大。报告老师不断强调,提分的方法是哪几册语文必修课本可以大胆不上,直接进行大量的题海大战;哪些学生可以直接鼓励报考什么空乘等,这样减少分母,提高升学率;考试时考生把哪道选考题选了得分率据统计就最高……

同事们吸取老杜的教训,只要有派出学习,无论是一天还是半天,回来面对领导,作用说得都很大很大,领导的表情次次显示自己很享受同事们口不择言的英明。

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老杜的一次评课,别的同事说得老是对方好处,甚至有些好处客观来讲真的不易捕捉到,到老杜的点评,说这节课犯了一个上课的大忌,我看到授课者脸上一阵煞白。会后,授课者哭了,周围安慰的人无不指责乃至抨击老杜的各种不是。我想,从一节课的角度来说,老杜讲的是中肯的;从培养年青教师的角度来说,老杜是有帮助作用的。

关键是单位上你没有一官半职,人轻言微你必有承认。如果你一意孤行,说任何同事在工作上或者说在业务上的缺点不足,大家轻者会说你不知道自己是半斤八两,重者会说你大脑进水或被驴踢了。

工作中,九零后上班更知道自己听谁说的。民办学校安排二诊是各任课教师自行阅卷,而且要求语数外三大主课必须在周六阅完统计成绩。星期四晚上的自习,我决定提前去一个小时把卷子领回来,先把题熟悉一下,再在自习时,让学生自由复习星期五考的课程,我和其他的两位语文教师流水改卷。

民办学校是军事化管理,我去时学生正开始一节课的晚读,班主任都在,值班领导都在。我向教务处的干事询问试卷和答案,试卷我鉴字领到了,答案干事却告诉我在网上,只能用手机拍下来。我知道教务处的复印机还没修好,我问干事为什么不在外面复印答案。干事回答我,他只是履行直接领导安排的,领导还没安排。我用过来人的口吻给干事说了一句,做干事应该提前想着把领导要安排的事情完成。干事满脸写足了不高兴,为了不让自己的六十分钟白白浪费,我准备自己出去复印答案,问题是答案在网上,我的U盘刚好没带,问了一圈,值周领导和班主任都没带U盘,问了两个班的学生,学生的回答大致是自己的U盘在家,他们明天拿过来。干事一言没发上网看着什么,大家的办法是,一种把答案发在微信上再出去打印,一种把答案用数据线传到手机上然后打印,一种用手机把答案一照再如何如何。我知道我的手机用四年多,质量一般,数据连网时常效果极差,并且电池明明刚刚充电了,可一上网还没几分钟,手机一热,机子自动关机。回家取来U盘是一种办法,但效率太低,正在我无计可施时,干事一句不冷不热的话:你聪明的很为什么不用信箱?我明白这是他对刚才说的话的总反应,好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我马上给干事说了我的邮箱。

现在,我保护自己常常是说话时,一发现对方眼角泛起不悦,我马上越过这个话题,直奔另一个事情……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