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八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2 10:50:21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体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4、比较阅读两首诗,领悟诗歌意境,提高欣赏水平。

5、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小组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根据“金钥匙”的要求来自学古诗是本节课最重要的训练内容。

“蹊”“不值”“屐齿”和“柴扉”等词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片和古诗材料

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两首诗以及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点题。

春天到了,这几天的语文课上,我们一直通过优美的语言感受着春天的独特魅力,今天,我们要用最简练的语言继续感受春天,学习古诗二首。

2、背诵春天的古诗。

提起古人对春天的喜爱程度,那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谁能信手拈来,背诵几首春天的诗句。

二、学习第一首诗

1、唐代大诗人杜甫不仅能写雄浑壮丽的爱国诗句,还能抒情写景呢。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叫?板书诗名《江畔独步寻花》。

2、学生说一说课前搜集的关于杜甫和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

[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在饱经战乱后终于有了安身的居所,所以非常欣慰。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3、认读词语:蹊娇

4、解释词语:

蹊:小路娇:可爱的

5、朗读古诗:正确、流利[全班齐读、指名读]

6、掌握第一把“金钥匙”[投影出示标题]

(1)读古诗,理解词语。

小组合作朗读古诗,找出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看图理解、联系诗句理解、一起讨论等方法来解决,实在困难时向老师求助。

(2)串起句子,说出意思。

根据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归纳出整句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小组成员可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补充完整。

(3)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小组中所有成员逐一朗读,选一名代表画出图画,一名代表解说,鼓励学生在大体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形容词,使学生在解说古诗配画时更像是描述一段美丽的景色或一个生动的故事。

7、检查、反馈各组的自学情况。

进行小组间的评价,要求:公正、简短、友善。

二、学习第二首诗。

1、手握第二把“金钥匙”。[投影出示][要求更简化、时间更短]

(1)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

(2)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2、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1)读词解词:不值[没有遇到人]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小扣[轻轻地敲]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2)有感情地朗读《游园不值》。

指名读,自由起立读。

三、古诗赛场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在各小组竞相回答时,老师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从意境、诗人的心情、朗诵的语气等不同方面去考虑,并要求学生分析完后接着抑扬顿挫的朗读古诗。]

2、古诗背诵

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背诵的最快,背诵的最多。

四、课后实践作业:创作“古诗”

索取第三把“金钥匙”[投影出示]:

(1)编写时分成两句,每句两行,共四行。

(2)每行字数相同,五个字或七个字。

(3)每一句表达一层意思,或是描述一种景物,语言简练。

(4)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最好押韵,即韵母相同或相似。

五、结束语:加油!下节课我们班的小诗人可要和杜甫、叶绍翁两位大诗人比比语言的魅力呢!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