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老虎的故事和传说

文章 2019-07-12 12:13:27 1个回答   ()人看过

太昊陵的“布老虎”

在太昊陵,尤其是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太昊伏羲陵古庙会上,随处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布老虎,有单头虎、双头虎、直卧虎、玩具虎、枕头虎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这些老虎不是深山老林中那种凶猛的野兽,而是装饰化、人格化了的布玩。它们造型天真活泼、稚气可爱,活像一个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它们虽然不再是老虎的自然形态,可是,当人们看到它们时仍以为虎。

这些布虎,黄布包皮,人工缝制,扭曲了老虎原形,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极度的简化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丝毫没有忽略。而且,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它那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张。形象夸张之外,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正象我国传统艺术追求的那样,“不肖形似,而求神似”。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这些俗雅并存的艺术品,大都出自乡村农妇之手,是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太昊陵之所以广泛流传布老虎且久而不衰,源于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在上古时代,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就各自去寻找配偶,因遍寻无人,便以滚磨为媒。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使华夏民族衍续下来。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和玩具,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人祖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女子结婚时头上要顶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独山刺绣“布老虎”虎威不再

近日,在“布老虎”的故乡独山县采访时发现,艺人们谈及“布老虎”一次又一次走上领奖大舞台时,总是眉飞色舞。可是,当说到“布老虎”的销售及其市场发展前景,他们却唉声叹气、低头不语。经济效益与品牌知名度不相称,导致“布老虎”难展虎威,有品牌无规模。

贵州独山刺绣工艺始于明清,以“布老虎”和刺绣、绒绣为代表作品。上世纪50年代中期,独山县组建了刺绣工艺厂,产品除“布老虎”以外,还有绒绣、贴绣、抽纱、十字、马尾绣等工艺品。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品,不仅在省内外的大赛上取得了多项奖项,还创造了不凡的销售业绩。

谈起荣誉,独山县刺绣工艺厂厂长黄群源如数家珍: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独山刺绣工艺厂最为旺盛的时期,当时集中了全县民间艺人。一时间货品享誉全国,经常供不应求,远销东南亚各国,每年销售额都在160万至180万元,工人的月工资均在350元以上,该厂当时是独山县的龙头企业。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刺绣工艺厂的销量大幅度下滑,苦撑到1997年最终“断炊”,300多名工人纷纷下岗。

黄群源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浙一带机器生产的工艺品异军突起,凭借批量生产和低廉的价格,一举占领了工艺品市场的半壁江山。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厂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陷入了困顿。“布老虎”折价抵工资

2003年,一位名叫宋珍平的女士到独山旅游,当她了解到“布老虎”面临消失的现状时,下决心到独山做“虎文章”。

宋珍平辞去了某公司驻西南地区年薪30万元的总经销工作,到独山租了2000多平方米的空房作为工厂,组织了100多名已经下岗的刺绣工艺厂工人,专做“布老虎”和其他手工艺产品。

“为了把布老虎做好,我们多次到布老虎的发源地———水族居住地请教。”宋珍平女士告诉记者。

宋珍平和工人按照老艺人的指导,制作了一批“布老虎”,取名为“祥云神虎”。让宋珍平没有想到的是,2006年,经过省内专家推荐,“祥云神虎”从全国107件杰出手工艺产品中脱颖而出,被列为全国30件申报“世界杰出手工艺产品”之一。

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选中,将“布老虎———祥云神虎”评为“世界杰出手工艺品”,这是全国唯一一件刺绣产品入选,全国仅有7件作品获此称号。

然而,“布老虎”焕发的光芒似乎在瞬间消失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宋珍平如今谈“虎”色变。

宋珍平无奈地告诉记者,从2003年至今,她在家人的帮助下先后投资了近300万元。而如今,由于只有投资没有收入,连工人的工资都无法正常开支,不得已只好用“布老虎”折价给工人抵工资,不少工人纷纷离去。

据了解,在独山,从事“布老虎”等刺绣手工艺品制作的有300多人,骨干艺人有30多人,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有经验,但缺乏创新,更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进军市场的能力,还处于小作坊生产的粗放状态。“布老虎”何时出山?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独山“布老虎”遇到不少难题,原因在于:一是对“布老虎”的文化价值和开发利用认识不足,缺乏强劲的宣传、保护和发展意识;二是缺少强有力的协调管理和扶持政策,长期停留在民间艺人制作和小厂生产的小打小闹上,无法整合资源做大产业;三是开发和培育市场能力弱,只凭零星订单和亲友推介,难以实现规模生产。

同为艺术珍品,贵州的蜡染、苗绣等手工艺术品却在市场上卖得风生水起,但独山“布老虎”在市场上却是踪影难觅,“布老虎”何时才能虎虎生风?

独山县旅游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独山是贵州南部重点旅游区,“近年,那里旅游文化大通道建设基本形成,围绕"吃、住、行、游、购",加大旅游文化商品开发初见成效,现在应当进一步在"购"字上下功夫。可以预见,"布老虎"将成为独山旅游文化产品的一大品牌和看点。”

跟着民间工艺去旅行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情侣虎、布老虎枕头、套虎等。

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为它与我国民间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在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画,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虎与龙分别居于死者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近数十年陆续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大量汉朝早期的岩画中,也充分表露出自然界猛虎的形象,画中的老虎正扑向羊群进行捕食。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疾病都无法科学地去认识,只能归之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鬼。人们希望战胜它,于是便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和老虎这种猛兽身上。老虎之所以成为百兽之王,自有其原因。从原始墓穴中的壁画到用丝绸、象牙和木头做成的艺术品,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赞美虎。虎拥有矫健的体态和高大的身躯,十分威猛。黄色的皮毛上配以一道道黑色条纹,额头正中那清晰的条纹像一个“王”字,更衬托出无比的勇健,因此人们便奉其为“百兽之王”。虎的形象,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但它的出现都是与我国民间所流传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联的。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

这些布虎,黄布包皮,人工缝制,扭曲了老虎原形,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变短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丝毫没有忽略。而且,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它那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张。形象夸张之外,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正象我国传统艺术追求的那样,“不肖形似,而求神似”。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这些俗雅并存的艺术品,大都出自乡村农妇之手,是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虎的造型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稳重而宁静,有的活泼而乖巧。这些风格各异的老虎造型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夸张、变形为基础,用不同的方式对老虎的外形进行处理,而这一特点也融入了民间布老虎的身上。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不论形态上怎样变化,民间布老虎遵循着夸张变形这一基本特征。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便会形成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布老虎。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也各不相同,较常见的是把棉布、丝绸缝制成形,内部装填锯末、谷糠、棉花或香草,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

河南民间艺术—灵宝布老虎

灵宝市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民间艺术品类繁多,布老虎就是其中之一.

布老虎俗雅并存的艺术品,大都出自乡村农妇之手.民间艺人利用彩丝绸,锦缎,绒布,皮毛,彩线,空心珠等材料,经过复杂细致的精心剪裁,精心缝制而成.

灵宝的布制工艺,有布老虎、布娃娃、猴子、小猪各种动物玩具。还有双头枕,就是做个人的形状,然后做两个头,这样放到那里,小孩既可以做枕头,也可以玩耍。灵宝的布老虎是像花姑娘一样是非常花的,他们是渲染为主的,刺绣是次要的。他不同于陕西的布老虎,陕西的刺绣的,是一种软雕塑一样,塑造起来的,他们是造型做好了以后用彩绘画出来的。非常优美,五彩缤纷的。也是有灵宝自己地域特点的一种布老虎。

山东滨州博兴县布老虎

布老虎在博兴流传已久,渊源已无从细考,只有艺人代代相传,至晚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当年朱元璋的军队横扫大江南北,所向无敌。进入山东后,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博兴境内因一家门前摆有一对石虎而幸免于难。事后得知,朱元璋属虎,凡供虎、崇虎者均可免杀身之祸。消息迅速传开,博兴家家户户买虎供虎,来不及就用布缝制老虎供奉。结果,凡是家中供奉老虎者均免杀身之祸了。次年,明军大举北进,逼迫摇摇欲坠的元王朝步步北溃。战争中河北、山西的难民纷纷南下,有些在博兴定居下来。他们带来不同地域文化习俗的同时,也丰富了布老虎的内容与工艺。此后,在相对安宁平稳的生活里,作为镇宅的吉祥物,布老虎日益受到人们的宠爱,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而布老虎的制作工艺日趋完善,内容也逐渐丰富。

博兴县地处黄河三角洲,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人烟聚集,为殷商时东方大国蒲姑国治所所在地。这里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吕剧的发源地,民风淳朴,文化积淀丰厚。

后来,布老虎的用途分成了实用和供奉两类。实用类主要为儿童鞋帽的老虎造型,博兴县农村主妇人人皆会制作。供奉类主要为布艺老虎,其形状相同,只是大小不一,是摆放在家庭中供奉的吉祥物,但一直没有形成商品,能制作的艺人很多。民国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制作布老虎的艺人日益渐少,只有实用的虎帽、虎鞋、虎枕头等在农村还能常见。

1980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童装工业兴起,实用布老虎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二十世纪后,伴随文化产业的兴起,博兴县文化部门关注民间艺术的发展,号召部分艺人“与时俱进”、“以变图存”,对布老虎的制作技艺重新挖掘整理,以迎合时代需求,使布老虎这一古老民间艺品重振雄风。以供奉用布老虎为代表,成了象征吉祥的工艺品,又走进了城乡人们的生活。布老虎作为民间美工艺品,流传甚广,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塞外,均有踪迹。而博兴布老虎因其源远流长的民间信仰和制作工艺,备受关注和喜爱,成为山东省文博会的新宠,独步齐鲁,有“布老虎之王”的美誉。

在汉族人民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虎和龙以其威武神圣共同构筑了民族的图腾。在历史的发展中,龙为天子和神圣的象征,虎则深入到了民间,成为百姓的精神寄托和追求的化身。博兴布老虎更是按照当地人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标准、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从而形成了自己古朴稚拙、简明鲜艳的风格。它根植民间,与百姓理想和生活息息相通,因而它是百姓精神的体现,也是百姓理想的载体,它反映着美好的愿望,表达着真挚的情感。所以布老虎取材广泛,其文化内涵生动深远。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祈福纳祥、镇宅避祸。在博兴县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孝子董永深夜回家,路遇猛虎,虎让道而不食。虎曰:我只吃恶人。好人头上有祥光三尺,恶人头上黑气漫漫,我自能辨之。博兴百姓深信此说,把能分善恶、惩恶扬善的布老虎置于堂上,以驱逐邪恶迎来福瑞。

二、美满和睦,祝福儿孙。取“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之意,祝福儿孙健康茁壮,生活蒸蒸日上。

三、反映爱情,寓意情感。双虎传情,别有情趣。

四、民间故事,美丽传说。财神赵公明所骑猛虎、罗汉服虎符等,从神话传说里的老虎,盼望得到福禄。

博兴布老虎是当地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它在造型上分头、身、尾三部分,而着重在头部设计。宽大的嘴,洁白锋利的牙齿,两只粗壮的犬齿向两边图露,借以表现老虎的雄威。但是嘴角做得弯弯向上,似有嘻笑状,加上黑白相间的球状眼睛,脑门上黑黑的“王”字,又叫兽中之王变得憨态可掬,逗人喜爱。博兴布老虎在造型上夸张变形,重在寄情寓意,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等特色,达到了怡情寄趣的目的。它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心态,还具有装饰效果,强调喜庆色彩。把博兴布老虎放到时代和历史背景下观察,它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自有其艺术上独特的审美取向。

首先是浓郁的民俗风情,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不同境遇,构成不同的风俗民情。博兴地处鲁北平原,民风纯朴热情,人民生性豪放,这从布老虎造型夸张、氛围热烈、气象喜庆中可见一斑。其次,造型洗练,色彩艳丽。博兴布老虎以象征、寓意表现主题,造型洗练,色彩艳丽。色彩多以红、黄、绿三色为主,色彩讲究浓艳,色块对比强烈,基调热烈明快,使得整个布老虎形象鲜明生动。再次,博兴布老虎适应民间审美需求,也是其几百年连绵不衰的关键所在。老虎,是兽中之王,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博兴布老虎正是代表着民间的理想与追求,伴随着百姓生活而生生不息。

在当地,博兴布老虎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虎文化的象征。概括起来,博兴布老虎是民间勤劳善良和拼搏奋进的象征,是对百姓美德追求的体现。所以,它才雅俗共赏,以其绵长持久的生命力,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