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园导游词优秀范文2篇

文章 2019-07-12 13:15:08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开平碉楼与立园导游词

今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碉楼,分布于广东开平的乡村。据考证,它们大约出现在16世纪,但20世纪开始的几年却是它们的黄金年代。一个世纪前,广东开平的乡村忽然冒出了许许多多的碉楼,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像欧洲古堡,有的像教堂,更多的是“四不像”,不伦不类。那些古怪的楼房,似乎从欧美各地腾云驾雾而来,偶然飞落此地,顿时在南国构筑了一道奇异的风景。

19世纪60年代,开平城内兴起了华侨热,当地的治安状况也不断恶化。1922年12月的一个雨夜,100多名土匪乔装打扮,突袭了富家子弟云集的开平中学,绑走了校长和20多名师生。在途中他们被一座碉镂的探照灯召见,民团立时出动,打散土匪救回人质。碉楼的神奇作用,被华侨们看得一清二楚,从那时起,这些古已有之的古怪建筑在当地被推崇备至,富有的华侨们四处修建碉楼,乃至“无碉不成村”。

事实上,从现存最古老的碉楼“迎龙楼”建成起,碉楼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1884年,开平大水,村民们纷纷登上迎龙楼而得以幸存。1908年,人们再一次躲进迎龙楼避水。然而碉楼更多还是用于居住和防卫方面。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南侵,开平百姓为了守住先人千百年的梦想家园,决定决一死战。

1945年7月16日深夜,日寇数十艘汽艇、木帆船途经潭江,企图偷袭南楼,被驻守楼内的司徒氏自卫队发现。7位英雄把日寇党在潭江两天两夜。后来日军攻占了赤坎古镇,包围了南楼开始狂轰滥炸,但南楼岿然不动。

第4天,7位队员自知无法突围,便在楼内的墙上写下了遗书,表明了尽忠卫国的志向。第8天,日军公然不顾国际法,向南楼发射毒气弹,只是队员昏厥,落入敌手。日寇将7名英雄绑在树上,残忍折磨之后抛尸江中。悲愤的乡民们找到6名英雄的遗体,隆重安葬,而队长司徒煦的遗体却永远地留在了潭江。这一天,是1945年7月24日,20天后的8月15日,日本投降,7名烈士用轰轰烈烈的义举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1948年,开平的最后一座碉楼落成。兴盛了半个世纪的碉楼,逐渐走向落寞。如今的开平碉楼,早已人去楼空,只有楼上那密集的枪眼,仍在含着泪,向人们叙述开平碉楼那兴亡起伏、有血有泪的往事。

开平立园从1926年动工到如今已有近80年历史。开平立园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赓华村,是由当地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载兴建的私人园林。开平立园以人名作园名,占地约19600平方米,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融汇中西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这座中国绝无仅有的华侨私人园林,既有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建筑风格,又有中国园林最传统的亭、台、楼、阁,糅中西文化为一体,自然融汇,别致又大观,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瑰宝。

立园的主人叫谢维立。园以主人名,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大家都这样认为。可是一般人忽视了一个更深的含意,就是“立树立人”的含意。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园林离不开树木,可是将树人寓意于园林之中就不多见。立园三岛中有一岛专门用来栽种果树,有龙眼,有荔枝,有杨桃,等等,就寓意着开花结果,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园中还有许多其它树种:苍劲的木棉,婀娜的凤凰,风骨铮铮的香梅,高风亮节的修竹,绿荫如盖的桂木,缠绵的花藤??应有尽有。其实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棕榈树。这种树种得最多,而且大多是成双成对,显赫地对称地立在大牌坊两旁,主干道的两边,极少单独种植。这些棕榈树经70多年的风雨雷电,树杆已经相当粗糙,可是仍然高昂挺拔,绝无旁枝,绝不弯曲,且依然生气盎然,高耸出园中一般树丛之上,就像一个个腰杆挺直,胸怀坦荡,凛凛然的正直之士屹立于立园之中。园主的这种立意在园中楼台的对联中随处可见,如“修行笃厚能持己,立志图强可达人”,“立身清洁求高士,处世仁慈是善人”,“立德立功立善千秋不朽,园梅园松园竹本家无穷”。

园主不仅在建园时在取名、布局上有此立意,而且有实施的雄心。据说,立园大花园后面就计划建一座学校,让族中子弟个个受到良好教育,振兴国业,报效国家,成为社会栋梁。但因后来日寇侵华,这计划毁于战乱,园主最后未能了此心愿。

因此,立园园名与主人名字的相同,不能说只是巧合,而乃天作之合。

篇二:开平碉楼与立园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您好!我是古游网!首先非常感谢您下载古游网的开平碉楼与立园语音导游词,希望我们的讲解能够令您满意。

今天我将带您游览广东开平的著名景点——碉楼与立园。

开始参观之前,古游网先给您介绍一下开平这个地名的由来。相传,开平的先民到达这里定居时,刚好见到一群孔雀正在开屏,他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就取了“开屏”的谐音命名此地。

开平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碉楼的兴起和当时开平的地理环境、社会治安、华侨文化历史密切相关,它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防涝防匪。

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中和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群体,在鼎盛时期达3300多座,而目前经开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千姿百态、形式多样。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还有受西方影响的建筑形式。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既有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时期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等表现形式,也有中国古建筑中的飞檐、雕栏,这些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西方的科学民主的精神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互相融合,从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上可以看出。

碉楼从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楼,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还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楼三大类。从建筑上,又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四种,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碉楼主人的亿元与风格各异的国外建筑式样结合在一起,自成一体。尽管它们在用才风格上都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还顶楼四角还设有“燕子窝”,可以对碉楼四周形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楼顶层又多设有瞭望台,并准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从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碉楼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楼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除了碉楼,开平还有许多关于侨民文化的遗迹,立园就是一处,它是1926年由当地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10年兴建的私人园林。

好了,了解完碉楼的历史、建筑特点、作用以及立园的简单介绍后,古游网这就带先您去开平的村落里看几处典型的碉楼。

1. 自力村碉楼群编辑本段回目录

自力村坐落在塘口镇,是碉楼最集中的村子。这个村子的民居格局与环境保护完好,自然环

境优美,村民们在碉楼之间都种满了荷花,放养着水牛,田田荷叶掩映着结构精美、布局和谐的洋楼,仿佛在中国的田园画中欣赏欧陆风情。全村共建有15座碉楼6座庐,庐就是指的西式别墅。最早的龙胜楼建于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1948年。全部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最精美的是铭石楼,它的主人广仁,在美国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成为本地首富。他善于经营,把家乡几乎所有的商品一一推向美国市场,神奇般地畅销。他用6万双毫银元在家乡修建了这座气派的豪宅。五层的铭石楼,底下四层朴实无华,第五层富丽堂皇,前部是一条宽敞的柱廊,八根柱子是爱奥立克柱式的,四周的平台是变形的罗马栏杆,正面正有中巴洛克曲线山花,下面是“铭石楼”的匾额,顶部有一个爱奥立克立柱中式琉璃顶的小亭子。内部装修更是华丽,大厅挂着四幅巨大的主人油画像,出自欧洲名画家的手笔,好几只巨大的水泥箱是用来装钱的。后来,主人离开了这里,门窗封得极为坚固,即使在十年浩劫的时候,造反派也没有办法打开,是硕果仅存的几个保存完整的碉楼。楼里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铭石楼”左首的四层碉楼是“叶生居庐”,它的主人是广仁的伙计广宽。广宽当年为广仁打工,后来发财也建了楼,其规模仅次于“铭石楼”。“叶生居庐”被打开过一次,能看到的家财被洗劫一空,但据说夹墙中还藏了不少金子。后来这里被雷劈了两次,就是因为金子引雷。

村里最老的“龙胜楼”建成于1917年,是一座低矮朴实的众楼。在抗战时期起了大作用。它是自力村为数不多的众楼。当年日寇打过来时,那些私家豪宅穷人是进不去的,于是,全村的穷人都逃进了“龙胜楼”,日寇久攻不下,把村子洗劫一空离去,而大家因为这座破旧的小楼躲过一难。

向您介绍了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铭石楼”,以及最老的“龙胜楼”,古游网接着再给您介绍一下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赤坎镇迎龙楼。

2. 赤坎镇迎龙楼编辑本段回目录

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的迎龙楼,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这里的关氏家族所建。

赤坎曾经是开平的中心, 司徒氏与关氏是赤坎镇的两大主姓,都是名流辈出,因此相互攀比,竞争激烈。不过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其结果是造福了赤坎的一方乡众。

明朝正统年间,关氏家族立村之初,这里本来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为了防洪涝,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在明代嘉靖年间,522-1566年建起了迎龙楼。它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52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高11.4米,是全村的制高点。 用“迎龙”来命名碉楼,寄托了期望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之意。根据“开平县志”的记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发生大水灾,许多村庄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三门里村人幸亏登上迎龙楼而避过劫难。迎龙楼楼顶是硬山顶式建筑,风格古朴,造型简洁,是开平

碉楼最原始的模式。

参观完迎龙楼,下面,古游网带您去看一看开平最高、最豪华的蚬冈镇瑞石楼。

3. 蚬(xiǎn)冈镇瑞石楼编辑本段回目录

开平最高、最豪华的当属蚬冈镇的瑞石楼。瑞石楼楼高9层25米,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居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称号。

您可以进到里面去看看,首层是客厅,分为大厅和偏厅。大厅正面挂的这幅合照是楼主黄壁秀和家人的全家福,2到6层,每层都有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等。有甸木做的楼梯,窗户等也用材讲究、做工精致、格调高雅,屏风中还有各种中国书体刻的屏联,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

向您介绍完“开平第一楼”,我们再重新回到塘口镇,古游网接下来给您讲一讲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方氏灯楼。

4. 塘口镇方氏灯楼编辑本段回目录

方氏灯楼坐落在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是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在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的,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来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 方氏灯楼有五层,高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四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五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了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

灯楼选址位置很好,视野开阔,登上楼顶,四周的田园、村庄的景色尽收眼底,成为周围乡村的景观中心。历史上的方氏灯楼为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

方氏灯楼的塘口镇是开平市中部的著名侨乡,从清代起,镇里就有了罗马式和西班牙式的碉楼,建筑风格独特,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里除了自力村碉楼群和方氏灯楼等景点,还有著名的华侨名园——立园。最后,古游网就给您介绍一下这处景点。

5. 立园编辑本段回目录

开平立园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赓华村,是当地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的花园别墅。1999年10年,园主夫人谢余瑶琼女士欣然修书将立园委托政府管理,开平市人民政府遂首期投资1300多万元对其全身修葺,立园幸得重放昔日光彩。2002年,这里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立园以人名作园名,占地约19600平方米,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它融汇中西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是独树一帜的。

立园分为别墅区、大花园和小花园三个区域,中间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或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园内有别墅六座,碉楼一座,其中以“泮文”和“泮立”两座最为华丽。竖立在“泮立”前方的的是园主谢维立先生的坐势铜像。

楼身是浓重的西洋建筑样式,楼顶却是中国宫殿的风姿,两者和谐结合,呈现出非常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立园至今保全完好的艺术品颇多,其中有晚清民间艺术家的大型彩色壁画、金漆木雕、灰雕、陶瓷塑像,以及当年由美国出口的洁具及供水系统,其先进程度至今仍令人惊叹。

园内建筑有“立园”大牌坊、“修身立本”大牌楼和“晚香”、“玩水”、“观澜”、“挹翠”四个桥亭,以及石米罗马式建筑——“鸟巢”、形如鸟笼的通花建筑——“花藤亭”,造工精巧,别具一格。而镶刻其间的名家书法对联更使立园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立园的主人认为处世兴家的根本在于自身的修养,所以他既注意庄重德行,也提倡休息游览,园主也提倡“兴林木,旺生产”,从而造福一方,达到相邻共乐。半个世纪以来,立园历遭劫难,几近荒芜。

好了,关于开平碉楼与立园,古游网就给您介绍到这里,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期待与您的下次相逢,再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