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年味儿作文1500字

文章 2019-07-12 15:13:15 1个回答   ()人看过

【例文1】

话说,这过年可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佳节,也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但过年,您过出了特色吗?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请来听听我家是怎么过年的吧!

“漂香四溢饭菜味”

“开饭啦,大家都来啊,吃年饭了。”随着姑姑的一阵吆喝,我们都闻讯聚集到了餐桌上,“快点啊,别人说不好都在抢菜了,我可不想和你做“扫尾”工作”妈妈不耐烦的拉着我“哎呀知道了,不就是一顿烦嘛,怎么像赶集似的。”我若无其事的边走边说,可刚走进饭厅,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定睛一看,“乖乖,这么多的菜,都快赶上满汉全席了,什么红烧肉,糖醋鱼,都是我最爱吃的,幸好听了妈妈的话,要不然真得进行“扫尾”工作了”想着想着,我的嘴巴早已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在看看我身边的人们,呵呵,一个个都像是战场上的士兵,都拿着自己的“武器”准备奋勇杀敌似的,这时,厨师姑姑发话了“大家看哈,这糖醋鱼,味甜色香,预示着年年有“鱼”,这红烧排骨,色泽红润,预示着“红红火火”……”跟你们说实话,我当时可真没怎么听进去,全盯着这菜上了,生怕被抢了去似的,等姑姑慢慢悠悠的介绍完,大家知道终于要上“战场”了,都纷纷的提起了精神,“那大家开始吃吧”随着爷爷这位“司令”的一声令下,我们便进入了一片“厮杀喊打”声中。

“笑料百出表演味”

吃完了饭,想必大家肯定要消遣消遣,找个乐子吧,这不,我们家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这主持人当然就非我莫属了,大家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讲冷笑话,的确把台下的观众们给逗乐了,这时,与老爸喝的大醉的叔叔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那走路的姿势有点像“猫步”,“哈哈”,当时我们大部分人就已经笑的不行了,可后来,叔叔抢过了我的话筒,唱起了什么《青藏高原》,“啊啊啊,这就是青藏高原”在唱到高潮的时候,突然一下唱不上去了,可叔叔他呢,硬是在“打肿了脸撑胖子”,不停的在“啊啊啊”“哈哈哈,台下的人们笑的更是厉害了,几乎快到了人仰马翻的地步。”就这样,叔叔最终被姑姑“赶”下了台,这场晚会也因为叔叔的“爆笑”闹剧而收场。

“惊天动地火药味”

这过年最热闹,最好玩的莫过于放烟花了,这不,时间就快指到12那个位置了,我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飞奔着下了楼,来到空地上,“哇”我又禁不住叫了一声,原来大伙一个个的都比我的玩心还大,都已经把自己的“军火”摆放到指定位置了,我也不甘示弱,在铁哥们叔叔的帮助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射”计划,按时间的顺序依次发射,“10。9。8…。。”随着时间一秒秒的倒数,我们也屏住呼吸,各自就位,迎接这新年的来临,当倒数到0的时候,第一发礼花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了天空,在空中绽放出了灿烂的光彩,紧接着,数百发礼花同时飞向天空“咚咚咚”那声音震耳欲聋,身边胆小的妹妹都堵住了自己的耳朵,但也禁不住对这漂亮的烟花发出赞叹,随着一发发礼花的上天,一次次震耳欲聋的声响,他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在向大家述说着“新年好!”

这便是我家过的新年,怎么样,还行吧。

【例文2】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任然保留着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可是它那火箭高速般的发展却让这中间的有些东西变了味道。

红包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并常用于过年的一句话。红包起源于明清时候,是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也是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起初,包的只是100块(约现在的1分,只能买颗糖果之类的)五六十年代,包的是几分、几毛;后来,包的钱财越来越多,用处也开始不单纯只是送一份祝福。

一位在香港读大学的朋友说道:香港的红包包的大多数是10元、20元的港币,有的甚至是一条纸上祝福。

一位在内地读小学的孩子说道:我这些年收的红包储起来多达20万元人民币。

甚至,一些下层官员递给上司的红包,大吉大利、红包薄厚,诡异的笑脸相逢却笑里藏刀,互相一个握手点头,你我心照不宣!

年货

趁着特殊节假,商场抓紧时机、提早预备。一堆堆货品前后摆放的价格牌令多数人不禁赞叹:现在的一百块能买到些什么呢?物涨、货涨,唯独工资不涨!可是,这真的是物超所值吗?不!这都是人心惹的祸——大多数人选年货的标准是:拿出手的时候要显得阔气。各商家看准了这一商业契机纷纷给自己的物品包上一件件诱人的包装。由此,价格就仗着突飞猛升,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那些所谓耀眼霸气的包装只能换来一句左耳进右耳出、从不进脑、从不深刻的“呀!这包装真漂亮”,过后还不是当成废物卖掉,有谁会留着呢?那您又多浪费了多少钱呢?

过年时节,走亲探访肯定少不了满手年货。有些人过年一家团聚普普通通便是福,从来不奢求;有些人一袋年货过百千,从来不吝啬。亲眼可见,要么是推推让让好不容易收下了,要么就是拿一袋去、提一袋回,反正结果都是多得吃不完,摆着堆灰尘——你若喜欢、你拿去,你若不喜欢就垃圾桶拿去。

年饭

自从东方的中国巨龙腾飞之后,经济迅速发展,一年辛勤劳动下来大家都挣得盆满捧满。

年饭大家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特色,而早已提早预订完毕的驰名酒楼敞开大门等待贵客某天大驾光临。要是迟了一步,就只能收到千篇一律的回复,通俗来讲就是:现在想订?对不起,明年请早!

但在中国这地大人多的陆地上,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一些人,以幸福为名,一家只能吃条鱼、配些饭、带些谈笑,于是尝了富人们一顿中的小东西。

一些人,以“辛勤”为名,一心只想订间房、配上奢侈、带上银行卡、留下名贵剩菜,于是吃了穷人们一年里的所有饭菜。

谁还记得?那些年,钱财不多、单纯祝福的红包;

谁还记得?那些年,普普通通、互相交换的年货;

谁还记得?那些年,一家团聚、幸福满满的年饭;

今时今日,谁还会因为长辈给的一毛几分的红包连夜晚作梦都还满脸笑容?

今时今日,谁还会肆意地满街大跑只为在这新春佳节图个开心,玩个够本?

今时今日,谁还会大过年的在门口坐着,一边看着小孩子们玩耍一边跟左右邻居毫不吝啬地谈笑?

那时那日的过年味道真的寻不回了吗?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