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017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文章 2019-07-12 15:38:39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全省2017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20xx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落实各项疾控政策措施的关键之年。全省疾控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创新促提升、抓重点惠民生、抓基础促全面、抓作风促转变,通过创新疾控人才培养模式,抓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夯实规划免疫基础工作,统筹推进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备保证工作必需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把进人关,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8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调研制定《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规划(20xx-20xx年)》,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制度,每年培养30-40人,用3年时间培养覆盖全省各级疾控中心的骨干人才,使培养对象掌握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和处置等综合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领先学科建设,省疾控中心逐步建成环境卫生、卫生细菌检验和结核病防制等3个省级领先学科;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实践技能大比武活动。

(二)医疗机构疾控工作能力建设。按照《江西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20xx年版)》的要求,密切防治结合,逐步将疾控工作融入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报告、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艾滋病、结核病和慢性病防控等工作,以设区市为单位,到20xx年底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考核合格率达到50%以上。各设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疾控工作的考核标准,实现医疗机构疾控工作考核全覆盖。

(三)预防接种星级门诊创建活动。落实《江西省预防接种门诊星级评定标准(20xx年版)》,规范门诊硬件设备、人员配备、接种服务、接种管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提高基层预防接种人员服务素质,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接种安全。以设区市为单位,到20xx年底预防接种星级门诊建设达标率为50%以上。

(四)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织实施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救治工作,落实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治疗前的免费检测,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患者救治及时率,降低病死率;推进多部门共同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职责,推动艾滋病病人治疗救助减免政策的落实;加强对市、县防艾委工作的指导,共同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抓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研究落实青年学生、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患者管理的政策措施。

(五)免疫规划工作。持续抓好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实现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其中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快速评估和督导,督促基层提高疫苗接种率;开展麻疹、风疹、乙肝、甲肝、乙脑等疾病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科学评估预防接种的成效;修订我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切实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鉴定和补偿,确保异常反应受种者得到经济补偿;开展二类疫苗管理调研,制定全省二类疫苗管理办法;开展全省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载体,开展优秀预防接种医务人员评选活动。

(六)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95%以上,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审核及时率达99%以上;进一步加强霍乱、手足口病、流感、登革热、出血热、布病、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强化肠道门诊、流感和手足口病的督导,开展霍乱外环境和海水产品监测及腹泻病人检索工作;定期开展重点传染病疫情会商、预警预测,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疫情;加强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构建三级检测网络,提升传染病疫情应急检测及不明原因疾病快速诊断和鉴定能力;开展布病感染现况、出血热疫苗接种效果评价和恙虫的病自然疫源地等专项调查。

(七)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江西省20xx-20xx年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做好我省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的评估工作;完成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任务数,全省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强耐药结核病检测网络建设,以设区市为单位稳步扩展耐药肺结核规范诊治覆盖面,全省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按照《江西省耐多药肺结核诊疗管理技术规范(20xx年版)》的要求,强化耐多药结核病查、治、管、防,提升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耐多药结核病可疑者筛查率,稳步扩展耐多药结核病规范诊治覆盖面;落实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好革命老区、学校、老年人、糖尿病人、艾滋病、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八)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江西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xx年)》终期评估工作;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示范食堂、示范家庭、示范单位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活动,力争覆盖100%的县(市、区);以创建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在创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基础上,申报全国示范区,扩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范围,各设区市至少要创建一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组建慢病防治专家库,完善以医院为基础的全省肿瘤登记、居民死因监测工作,完成大肠癌、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儿童口腔窝沟封闭项目工作。

(九)职业、环境等四大卫生工作。加强职业病与职业卫生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职业病网络报告率达到100%;做好国家重点职业病、医用辐射防护哨点监测及风险评估工作,职业健康体检考核合格率达70%;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学评价项目完成率达90%,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达95%;推动放射卫生领先学科创建工作和省毒理领先学科实验室建设。做好饮用水监测和空气污染对人群影响监测工作,力争年内饮用水监测覆盖70%的乡镇。继续做好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

(十)麻风病防治工作。开展《江西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全省麻风病现症患者数量比20xx年减少20%,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患病率在0.1/万以上的县(市、区)的数量比20xx年减少50%,加强病例早期发现工作,提高公众知晓率;开展省级麻风病人才培训基地、诊疗中心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规范麻风病例诊疗;组织编撰《江西省麻风防治60年》,力争年底完成并出版。

(十一)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有关精神,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处室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精简会议文件;实施全省疾控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完善基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指导全省疾病控制中心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工作,畅通信息渠道,推进重点工作;加强疾控系统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健康发展。

篇二:全省2017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以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紧密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一轮工作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各类疾病防治规划和工作方案,促进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制定和出台鼠疫、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慢性病、精神卫生等疾病防治规划。组织开展《计划免疫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修订的前期调研等准备工作。

(二)加强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疾控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检验等核心能力,加强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的专业防治机构建设项目的指导和监管。

(三)研究制定基层疾控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保障措施,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职责分工,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疾控机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的作用。

(四)组织开展精神卫生、口腔疾病、肿瘤防治、慢性病等防治工作模式的调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职责和措施。

(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的管理,实施总体绩效考核和综合评价工作。

二、常抓不懈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抓好传染病防控基础性工作。

1、完善传染病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联动,落实流动人口的监测,探索适宜的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2、落实“重点地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防控策略,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加强对霍乱、人禽流感、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确保疫情形势平稳。

(二)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措施。

1、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疫规划工作“一票否决”的制度,将专业机构日常考核结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确保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分苗分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夯实免疫规划工作基础。

2、在全省范围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免费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实现乙肝母婴传播的全阻断,切实减轻乙肝危害。

3、3月份在全省范围开展一次以麻疹和脊灰为重点的查漏补种月活动。9月份与教育部门联合督导各地查验接种证工作的落实情况,建立定期查漏补种工作制度。

4、认真做好麻疹疫情的网络直报、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全面落实消除麻疹工作措施,力争实现20xx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内,且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

5、完成20xx/20xx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评估工作,对我省发生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的风险进行再评估,对各地开展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保持无脊灰状态。

6、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各项工作指标质量。认真做好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和补偿工作。联合财政部门研究提高省级补偿标准的可行性。

7、进一步加强对冷链设备的登记和管理,补充和更新冷链系统,确保疫苗储运的安全。

(三)深入细致的做好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等防控工作。

1、加大艾滋病监测检测力度,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干预工作,完善治疗网络,提高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可及性。将性病和丙型肝炎纳入防治工作重点,落实防治措施。指导社会组织参与高危人群干预、病人心理疏导、大众健康教育等防治工作。广泛宣传《湖南省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办法》,开展社会动员,将防治工作推上新的台阶。挖掘防治工作的亮点,总结典型经验,做好全国防治艾滋病工作先进的推荐工作。

2、完成5.14万名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任务,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稳步推广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规范诊疗服务。逐步扩大难治性(耐药性)结核病大病救助和门诊肺结核患者辅助诊疗按病种预付费工作。按照卫生部的安排,积极探索结核病检测新技术,提高病人的检出率。

3、认真组织实施《湖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20年)》,完善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的麻风病防治管理登记报告系统,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残”措施,最大限度地发现病人,减少麻风病的传播和畸残的发生。开展心理、社会及职业康复工作,为麻风病残疾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4、积极面对全球基金项目结束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调查掌握我省防治工作现状和现实需求,上下一心,多管齐下,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三、创造性做好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切实加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1、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制定和落实工作保障措施。深入开展培训工作,落实工作职责。

2、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服务和管理网络的建设,推动防治工作的开展。长沙年内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100%的网络覆盖,其他市州达到40%。

3、落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报告登记工作,及时完成所有患者的信息录入,逐步实现专业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患者信息的互联互通。探索制定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贫困患者治疗费用。

4、加大心理援助工作力度,启动电话咨询服务。建立关爱帮扶工作小组,创新帮扶工作方式。

(二)继续做好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1、保质保量完成5万户改灶降氟任务,实现我省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全覆盖。对已完成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项目的地区进行评估,利用项目结余资金,补充部分炉灶。

2、以病例监测为核心,落实疟疾病例报告、治疗、调查和疫点处置等消除疟疾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的建设,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提高工作质量。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力度。

3、协调盐业部门,切实做好《食用盐碘含量》新标准的实施工作。开展肝吸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专题调查,摸清本底,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积极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1、进一步明确慢性病防治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业务和工作水平。

2、加快3个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工作进度,努力探索适合我省的工作模式,年内通过国家的验收。积极推动示范区的申报工作,并与卫生城镇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合,年内各市州建立1~2个示范区。继续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迎接卫生部评估的准备。

3、继续做好全省6个肿瘤登记点的肿瘤登记工作和2000人的食管癌筛查任务。

4、做好全省适龄儿童牙齿的窝沟封闭工作,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9.20”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

(四)深入推进疾控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升级改造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整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送系统,启动省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试点建立疫苗运输温度监控系统。

(五)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工作。

以各种宣传日为契机,创新宣传工作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结合工作实际,挖掘先进人物和事迹、总结先进的工作模式、惠民工作实例,积极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为防治工作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