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龙妹离土创业闯天的励志故事

文章 2019-07-12 18:23:44 1个回答   ()人看过

背着行囊,带着对故土、家人的眷恋,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我市数万龙哥龙妹,义无反顾地踏上他乡土地,打工、淘金、创业、扎根……靠智慧、靠勤劳,从身无分文的农民工、打工仔,成为小老板、企业家、名厨、小翻译。近日,记者连线身在浙江嘉兴、首都北大、天津等地“闯”天涯的龙哥龙妹,讲述他们艰苦创业的经历……

阿城烤烧饼

烙红嘉兴周边县

昨天,当在外打工4年,话音满是浙江口味———来自阿城平山镇双河村七棵松屯的赵志标接到记者电话时,简直不敢相信。当记者不得已把双河村主任的名字说出来后,他才惊喜地用家乡话跟记者唠起来。

家里一个人不到1亩地,生活穷困,是4年前老赵全家出来闯荡的最大原因。出来的前两年,他落脚上海,这两年才来到嘉兴。4年了,老赵感触最深的就是,外面的世界跟家乡比,经济发展速度、农民富裕程度比想象中差距还要大。

他说,浙江农村没有一个闲人,男女老少都在打拼、干活、挣钱,脏活累活不挑不拣、啥钱都挣。拿他所在的平湖,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家家住的都是楼房,住二层楼的是穷人,住三屋楼以上的才算富裕户。而在家乡一年除了120天的无霜期能看到农民在地里干活,其余时间都被乡亲们打牌、闲聊占用了。

老赵说,目前他家光靠卖烧饼、酥饼,一年就能赚南方人五六万块钱。每天虽然从早5时干到晚12时,很累,但总比在家没事干、打发时光强多了。令老赵最遗憾的是,出来闯荡的时间太晚了,如果早出来十年,也成老板了。

提起老赵的烧饼,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真是沾了家乡“东北”的光。因东北粮食好吃,他的小烧饼用的油、面全来自东北,烧饼店也打出东北特色的招牌。加上全家人用东北人特有的真诚、豪爽来迎接每一位顾客,最终赢得好评。现在他打制的烧饼,一天销量2000个,不仅平湖市人吃他的烧饼,嘉兴所属海宁、海岩、嘉善等周边县(市)人都吃他的烧饼。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