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优秀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2 21:38:19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活动目的

1、知道自己家附近河流的现状及过去。

2、了解河水污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3、了解相关的水污染原因、知道污水治理的科学知识。

4、掌握如何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5、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活动的参与意识。

6、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6月

三、活动设计

1、为学生播放有关水污染的专题片。

2、组织学生对周围人群水污染意识情况进行调查。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确定好各组要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4、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所选专题分组展开调查、实践。

5、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汇报和交流。

6、组织学生参观、走访,亲眼目睹周围环境情况,并在亲身体验后让大家谈感受与收获。

7、学生以小论文手抄报、调查报告、图片等方式表示这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8、组织学生进行“我能为环保做什么”的大讨论。

9、教师与学生共同拟一份倡议书,呼吁人们改变陋习,保护周围环。

10、组织义务宣传小组,向自己的亲属和附近的村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四、研究方法

1、查资料(上网、问长辈)

2、调查、研究(实地调查为主)方法:

五、活动形式

个人或小组,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

六、活动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河水污染的原因。

2、河水污染的危害。

3、河水污染的治理。

可通过实地的调查、问长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完成。

七、活动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最终成果以小论文、手抄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

八、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组合小组、小组分工。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收集资料活动、实地考察活动、探讨问题、小组总结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小组汇报成果。自评、小组交换评,教师参与评,学校领导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