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亲情故事

文章 2019-07-12 22:09:12 1个回答   ()人看过

母亲节来临,我又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勤劳、善良、质朴,无处不展现出一位苗族母亲那憨厚无邪的本色,她虽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妈妈,但从她对子女的关爱与无私的奉献,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由于外婆死得早,母亲平生从未感悟过母爱的真谛,但她却懂得人间母爱的珍贵,她把毕生的爱默默地分舍给她的每一个子女,为子女无私地劳作。

我有姊妹7人,小时母亲为把我们拉扯成人,操碎了心。如今我们都相继成家了,母亲还是那样的惦记着我们。每年母亲都会习惯的喂上两头大肥猪和很多的土鸡,两老吃不了多少,都是为儿女们“准备”的,只有吃了送了,她的心才好过,我真不忍心接受母亲那样??永无止境的爱。

我参加工作已二十年有余,还没有很好的报答过母亲,每次回家虽买了些小东西给父母,但母亲返还的还比我的多。有时我说给母亲点钱,买些穿的和吃的,但母亲却拒要。母亲说在农村不用很多的钱,粮食,蔬菜之类家中都有,买点油盐和日用品,父亲的工资也就绰绰有余。那年,我在城里买房子,生活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母亲还给了我好几仟块钱呢!

还记得过去,农村实行集体劳动,靠抢工分吃饭。我们年纪小,姊妹多,父母拖累大,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成了家中主要劳动力。逢插秧季节,母亲每天早出晚归,来回二十多里路,一下地就得拼命的做,有时是一顶二,甚至一顶三。但因吃饭人口多,分得的粮食总是不够吃,每年还要补社里的钱。为苦苦支撑一个家庭,母亲一天忙里忙外。粮食不够吃,母亲精打细算,有时是洋芋和包谷饭、有时是野菜拌粗粮,还记得每年清明节,母亲总会习惯地给我们做上几个火草粑,虽然是草多米少,但味道还有些独特。生活很简朴,但母亲的手艺总叫一家人吃起来可口舒服。不论怎么节约,每年总是少不了有几个月要借粮食吃,来年秋后偿还。老家有田、地各一半,按当地“借包谷还大米“的规矩,一斤包谷要还一斤二两大米。每年收庄稼,包谷留着吃,大米用去还债,全家人要想吃上一顿大米饭,只有等到过年。

母亲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还要绩麻拧线、纺纱织布。多少个夜晚,每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总看见母亲坐在织布机上织布,听到蛮有节奏的“啪嗒”“啪嗒”的响声,有时又见母亲坐在油灯下,小心翼翼一针一线为一家人缝补衣服,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和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感到一阵阵的痛。正是这样,小小年纪的我和大姐就会懂事地跟着母亲去干活,去很远的地方挑水、背煤炭;并且跟母亲学会了田里的插秧、割谷,地里的栽种、薅刨等农技。

念完小学,我转到很远的倮么学校去读初中,来回三十多里路,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因家里很穷,无法住校,只好早去晚回。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要早早的把饭给我准备好,吃完饭,临行时又要我带上几个水煮洋芋或一小捧炒熟的玉米(地方俗名包谷花)、荞粑粑等之类的作午餐。逢涨水季节,母亲担心我的安全,不肯让我去上学,有几回我是偷偷跑去的,母亲可急坏了,一天没做好事情,总要等到我回到家后才放心。后来我转到了阿嘎中学,甚至到了城里的学校就读,母亲又叮嘱我,在外不要惹事,放假要赶快回家。参加工作后,母亲又鼓励我要忠心工作,诚恳做人。过去不论母亲怎么为我担心,我总是不在意,当长大,我才明白母亲的心,同时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生中唯母爱难以回报,用常人的一句话:“父爱崇高纯洁,母爱海一样深。”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

母亲不识文化,但心灵手巧。由于没有钱买穿的,母亲就自己种麻,亲手绩麻拧线,纺纱织布,为一家人做麻布衣,麻布裤。做成麻布衣裤,那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撒种到成布就要八九道工序,但母亲很有耐心。母亲不但会纺纱织布,还会苗家的挑花绣朵,蜡染织锦,会做苗家的奇装异服,让外人羡慕不已。

小时有一次我痛了一场大病,那时科学不发达,叫不出是什么病,只记得高烧特别厉害,已到达说胡话、人事不省的地步,父亲不在家,母亲急匆匆的背我赶去医院,医生看到我病情严重不敢接收。母亲又急忙背我赶到一位老奶奶土医生那里去看,老奶奶看了我的病情,也同样劝母亲赶紧背我回家,母亲再三请求,老奶奶仍不答应。没有办法,母亲还是百般央求老奶奶,最后只听老奶奶说了一句,那就死马拿当活马医吧。老奶奶给我服了一些草药,又用了些土办法,用菜油和铜钱、苎麻之类的在我身上刮。一大晚上母亲又才背着我回家,路上又怕又累,回到家后又守着我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我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母亲还是不放心,又背我去找老奶奶,老奶奶给我吃了些药后安慰母亲到:“不要怕,病来时斤打斤,去时分打分,他会慢慢的好。”后来由于没有医药费,母亲就拿了一段自己亲自做就的麻布送老奶奶,老奶奶高兴得夸奖了一番,说母亲的手艺非常高明。

母亲虽为妇道人家,但意志很坚强,从未被困难吓倒。父亲一生中当过瓦匠、木匠、民办教师,以至后来从政当乡长等都缺少不了母亲的一份功劳。父亲系老牌中师生,因家庭成分不好,阶级斗争年代,唯成分论一直找不到工作,连当老师都没有人要,父亲伤透了心,几乎达到了崩溃的地步,是母亲的鼓励、支持、打气,父亲才一步步站了起来。

母亲一生清苦,虽六旬有余,但还要下地劳动,我说把她接到城里去住,母亲总是说:“自己闲不住,还是在老家的好。”母亲因操劳过度,留下一身的劳伤病,加之年迈体弱,如今更显得弱不禁风。望着母亲那斑白的头发和日渐憔悴的脸,无不令我心酸至极,我只好在心中为母亲默默的祈祷,祝福,希望母亲能健康、长寿、快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