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谈礼貌》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3 04:48:56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课时目标:

1、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社会更加的美好。

2、让学生从小养成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磁带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A、指名读(教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B、“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C、这自然段先引用一古训,目的是引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用课文中的话来说(板书:使用礼貌用语优良传统)

问:有哪些优良的礼貌语言?读下面的课文就会知道。“优良传统”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是世代相传的好风气、好作风。

D、小结:第一自然段引用古训,提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个话题

E、这一自然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庄重)

F、齐读第一自然段

2、第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

B、教师点示:《说岳全传》是一部小说,岳飞是书中的主要人物。牛皋是书中重要人物之一,校场是旧时操演或比武的场地。

C、这一自然段讲的故事里,牛皋问路时态度怎样?言语怎样?结果怎样?(板书:马上吼道)岳飞问人时态度怎样?言语怎样?结果怎么样?(板书:下马施礼)

D、概述:牛皋的态度粗暴,出言不逊,被人骂“冒失鬼”;岳飞态度谦和语言和气,别人耐心给他指路。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结果。作者用哪句俗话来概括这两种情况?请高声朗读(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E、这一自然段举小说里的两个古人的表现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F、齐读第2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

B、这一自然段讲了哪两个人?(女青年和小学生)他们在下公共汽车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女青年的态度怎么样?说了什么?小学生的态度怎么样?说了什么?这件事的结果怎样?(教师板书:避免纠纷)

C、作者从这件事上体会到什么?请齐读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教师板书:架起桥梁)

D、这一自然段举现实生活中两个普通人之间发生的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该怎么读?

E、齐读第3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读

B、教师点示:这里的“周总理”指的是周恩来,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总理。

C、这一自然段写有一次朱师傅给周总理来刮脸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总理的态度怎样?他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板书:安慰不能怪你)

D、作者从这件事上体会到什么?请齐读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板书:文雅和气宽容沟通心灵)

E、这一自然段用周恩来总理的一个小故事为例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好处、该怎么读?

F、齐读第4自然段

G、小结:第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第5自然段:

A、指名读

B、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说了什么?什么叫“交往”?为什么这一句中用“总要”?

C、这一自然段第二句话说了什么?请高声朗读一下。为什么这句中要加上个“恰当”?

D、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总括全文)总的来是说,学会礼貌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的社会效果是什么?齐读第二句话(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和谐”是什么意思?(协调)该怎么读?(肯定充满信心)

E、齐读第5自然段

4、总结课文:

课文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5、联系自己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小结,表扬优秀的学生

三、布置作业:

1、先扩写句子,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2、熟读课文,并从课文中选择一个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四、板书设计:

不失色态度彬彬有礼

古训不失口说话使用礼貌用语

马上吼道讨人嫌弃

(1)下马施礼人心暖

貌连忙抬脚“对不起”避免纠纷

待(2)微笑着说“没关系”架起桥梁

人文雅和气宽容

(3)安慰“不能怪您”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五、我的教学反思: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