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课堂教案

文章 2019-07-13 07:05:54 1个回答   ()人看过

【考点要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

【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

1.归纳不同题材的古代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探寻把握古代诗歌情感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古代优秀诗歌,感受思想感情,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热爱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练习强化方法的运用,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而面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考点解读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根据不同诗歌内容,把握不同情感。主要指能概括诗歌的主旨,能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

三、明确教学重点、学习重点:

1.归纳不同题材的古代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探寻把握古代诗歌情感的方法

四、师生一起对过去所学的诗歌进行大盘点,归纳不同题材的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思乡怀远诗

(1)无奈、惆怅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

(2)对故乡或故国饱含思念之情。(李煜《虞美人》)

(3)对亲人故友倍加思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柳永《雨霖铃》)

强化训练1,2,3,4,5

2、边塞诗

(1)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 歌咏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抒写将士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王昌龄《出塞》、王翰《凉州词》)

(3)抒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辛,传达将士们的思念之情。(王之涣的《出塞》)

(4)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传达将士们的思念之情。(杜甫《兵车行》)

(5)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抒写报国无门的愤懑。(到宋朝时)(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强化训练1,2,3

3、山水田园诗

(1)孤独寂寞的心境、无可奈何的心情 (韦应物《滁州西涧》)

(2)以境寄情。或向往或厌恶或无可奈何(王维《山居秋暝》)

(3)寄托理想,抒向往之情。(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陶渊明 《归园田居》)

强化训练1,2

4、送别诗

(1)友谊赞歌(李白《赠汪伦》)

(2)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寄寓人生感慨。(李牧《送友人》)

(3)表达对亲友、爱人的思念或者依依不舍之情,多为叮咛、赞美对方。(高适《别董大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柳永《雨霖铃》)

强化训练1,2

5、咏史怀古诗

(弄清史实――体会意图――领悟感情)

(1)感慨兴衰(姜夔《扬州慢》)

(2)追慕古贤,寄托哀思(杜甫《蜀相》、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托古讽今(刘禹锡《石头城 》)

强化训练1,2,3

6、即事感怀诗。(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杜甫《登岳阳楼》)

――什么事?什么情?

强化训练1

7、咏物诗――借物抒情、咏物言志

----------悟景(境)析情

(1)直写物象,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白居易 《草》)

(2)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周敦颐在《爱莲说》、于谦《石灰吟》王安石《梅花》)

强化训练1

8、闺怨诗

――(1)孤独寂寞无聊的凄凉心境(李清照《声声慢》)

(2)对亲人的思念(望江南《温庭筠》)

(3)对战争的厌恶(李白《子夜吴歌》

强化训练1

9、民生诗

(1)反映劳苦大众和不幸人民的生活状态,抒发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2)反映知识分子的生活及思想。(陶渊明《归园田居》)

强化训练1

当然,上述按题材给诗歌分类,并非完全科学,归纳出来的感情也并非全面,只是借此来指导学生做题时要学会归纳整理,做一题有一题的收获,复习才会有效果。

五、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做题经验,师生归纳诗歌鉴赏的方法:

1、看标题。

2、看作者和注释。

3、看意象。

4、看关键词句。

5、明类别。

“四看一明”

六、小结、作业:结合上述分类和方法,完成《核按钮》P144有关“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题目,同时做好分类归纳,总结常见的提问方式,归纳不同题材的答题要点,并思考:如何规范地表达这种情感?

《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基本上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不同的题材将诗歌分为九类:思乡怀远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诗、闺怨诗、民生诗。本节课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梳理了前五个题材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能回忆过去所学诗歌对知识网络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练习中归纳了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拓展练习较为充分,学生掌握情况较为理想。老师对不同题材的诗词的思想感情这一知识系统的构建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实现了对前五个题材的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了把握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并且实现了当堂巩固。

二、关注学生的反馈,尊重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本知识点是对学生过去所学诗词的大盘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当学生的思维节奏较慢时,教师并没有为了课堂的“好看”而匆匆过去,而是耐心地指导,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也是一堂体现人文关怀的课。

三、典型例题的分析可以再深入透彻一些。对高三的课堂来说,不仅要有适当的量,更要有较高的质。要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如讲解例题时,对高考试题给出的答案,不仅要讲“是什么”,还应讲“为什么”,这样才能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到位。

四、听课老师较多,学生比较紧张,不能打开思维,不敢说出自己的答案。

五、对于复习课来说,应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自主讨论归纳总结,课堂效果会更好。

[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