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好收费站新闻宣传稿件的感想

文章 2019-07-13 08:57:29 1个回答   ()人看过

宣传稿的写作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公文写作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所以大家对于宣传稿的写作方法和宣传稿的范文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好收费站新闻宣传稿件的感想,欢迎阅读!

近年来,全省公路系统新闻宣传工作正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良好生动局面,并进而在传播先进理念、引领文明风尚、提升行业形象等方面,为公路事业实现持续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工作性质特殊、业务内容单一、事件影响有限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收费公路宣传工作往往亮点不多、难以出彩,在系统内部处在了相对滞后的位置上。

有鉴于此,收费公路宣传工作者惟有通过付诸加倍努力,争取写出更多更好更具影响力的宣传作品来,方能使这一尴尬局面得以转变。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收费公路新闻宣传稿件?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笔者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感想和体会。

一、勤学苦练,不断提升“硬实力”

“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勤学苦练,无疑是写好宣传稿件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对于收费公路宣传工作者而言,只有自身的“硬实力”得到不断增强,精彩作品的出炉方能水到渠成。

1.克服“不敢写”的心理。常碰到这样一种经历:不少时候,脑中已构思了一个不错的主题,却因害怕写不好,于是便心生怯意,最终致其不了了之。事实上,写作是一项技能,而技能提高则来自不断的实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写得多、练得多,才能掌握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写出来的稿件才能“像模像样”。正如巴金老人送给青年文学爱好者的那句名言——“写吧,只有写,才会写!”

2.避免“闭门造车”现象。写作是门苦差事,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应“两耳不闻窗外事,终日闷头苦疾书”。一应如此,视野必囿于一片小天地内,写作水平也自会止步不前。要避免出现类似情况,需做到并做好以下三点。其一,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二,要对有关收费公路的新政策、新动态和新形势等,持续性加以关注和分析,以此保证作品的主旨及内容,始终契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其三,要做到经常性深入收费一线、深入报道现场,确保稿件采写的及时性和稿件内容的生动性。

3.解决“写不好”的问题。一般而言,只要足够努力,稿件总会“如期问世”。但要保证稿件质量,提高其刊用率,则需重点解决“写不好”的问题。这里,有四个“小窍门”,或会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一是“借鉴法”。精心选读一些范文,以作借鉴。当然,借鉴绝非抄袭,而应有机结合工作实际并力求有所突破创新,以期达到为己所用的目的。二是“填充法”。首先花费一定的时间,构思稿件框架,随后再将具体内容予以选择性“填入”。如此,既能减少行文反复,又能确保稿件内容不会偏离拟定的主题。三是“冷却法”。文行一半,常有灵感枯竭之时。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不妨暂将之搁置一旁,过段时间再作加工处理,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四是“回炉法”。每每完成初稿后,首要工作不是投寄,而是对之反复加以检查和修改。同时,为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不妨多请同事、领导等帮忙复查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大限度地确保出精品、出佳作。

二、拓宽视野,用心捕捉 “新闻点”

练就“硬笔头”的同时,注重对新闻素材的搜集、整理、加工和提炼,也是写好宣传稿件的一项“重头戏”。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必须抱持高度的责任感,开动脑筋,拓宽视野,用心发现并捕捉到新闻宣传更多的“闪光点”。

1.在素材“外延”上下功夫。和大多数单位一样,收费站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因此,要加强宣传工作、写好新闻稿件,就必须在素材的“外延”上下功夫。就当前社会热议的民生问题铺开来讲,只要细加考量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坚持实施便民服务,还是在中、高考期间为接送考生车辆开启优先通道,或是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等,几乎无一不是关乎社会民生、可写性极强的“新闻点”。关键之处就在于,我们有否对其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有否将之落笔成文、变为铅字。譬如,每逢农忙季节,各收费站总会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并在道口为农民朋友增设毛巾、脸盆用具等,若能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窗口优势,辅以开展禁烧秸秆、禁止在公路上打谷晒场等政策宣讲活动,那么精心组合起来,必将是一篇极具分量且顺应舆论主流的精品力作。

2.在素材“内拓”上做文章。与“外延”相对应的是,注重新闻素材的“内拓”,同样对于我们找到“新闻点”、写好宣传稿件大有裨益。其间,需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适时运用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要将一些原本认为相关文章已经做“老”的素材,运用创造性思维予以“再加工”,最终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的。譬如,收费站每年开展的军训活动,按常规写法,必是“某某站开展军训活动”之类,如此一来,则会了无新意。而运用求异思维,侧重“军训活动促作风提升”或“连续多少年开展军训活动”等角度来展开写作,则作品内容必让人耳目一新,宣传效果也自然会事半功倍。其次,要注重挖掘报道深度。通常认为,收费工作较为平凡,故可写的深度报道也极为寥寥。对比,笔者难以苟同。事实上,在诸如服务举措推新、先进典型选树、创建经验介绍等方面,都有一些极佳的素材有待我们去发现。譬如,某收费站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获省级表彰后,该站并未满足于仅就创建成功进行报道,而是在对提升服务、推动工作、夯实管理等创建效应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推出了“品牌实施”之“真情篇”、“春运篇”、“管理篇”等系列组合报道,最终使品牌形象在行业内外得到了更加立体化的展示和宣扬。

三、换位思考,“跳出行业”写新闻

基于宣传工作在沟通社会、服务社会等方面被赋予的重要使命,新闻稿件只有更加具备“社会化”特征,宣传效果才能在含而不露的方式中,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升华。由此,在练就“硬笔头”、捕捉“新闻点”之余,宣传工作者还需学会换位思考,努力做到“‘跳出行业’写新闻”。

1.淡化主体身份。作为撰稿一方,我们常会不厌其烦地围绕工作如何不易、付出如何之多、效果如何明显等,大书特书、浓墨重彩。这些,于己看来,似乎“理应如此”。殊不知,在编辑及读者的眼中,这种“主体味道十足”、吹捧之意“呼之欲出”的稿件,只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尽量淡化主体身份,尝试站在社会人的角度上提炼主题、构思框架、斟酌文字——做好了这些,作品才会更加具有可读性,并进而得到编辑、读者的一致认可。

2.慎用行业术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术语,一般来说,只有业内人士才能通晓其义。试想,一篇稿件中,如果大量出现二型车、审带、ETC等公路行业术语,且无任何注解,则业外人士读来,自然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记得曾看过一篇关于“迎国检”的报道,全文共使用“迎检”一词11次,但通篇却未作详细解释。如此稿件,宣传效果能有几何,不免令人心生疑虑。因此,撰稿时,我们且不妨少用点“术语”,多用点“熟语”;若一定要用但可能会影响读者理解文意时,则须以恰当的方式或在恰当的地方加以解释。

3.注重措辞讲究。不可否认,由于工作性质使然,抗费堵道、使用假证、暴力抗法等不和谐事件,在收费公路行业偶有发生。但撰稿时,我们不仅不能带有倾向性情绪,且尤须于字里行间,体现出公路行业一以贯之的人本关怀。譬如,杜绝使用不敬称谓,相对人应以“姓氏+某(某)”的形式出现;注重对相关车辆的隐私保护,车牌号码应隐去后两位数字;同时,诸如“严厉打击”、“严加惩处”等刚性较强的词汇,也应尽量做到少用、慎用乃至不用,等等。不把握好这些细节,不仅会降低稿件的刊用率,还可能会对公路行业的社会形象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总而言之,宣传稿件的写作,既是一项技术活,又不是一项纯粹意义上的技术活。对于收费公路宣传工作者而言,只有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并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我们的作品才能具备更为持久、旺盛和鲜活的生命力——而当诸如此类的精美作品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收费公路宣传工作的春天,自然会如期而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