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团包纸工》的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3 16:38:03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团包纸工”这种揉皱的纸塑造立体形象的造型形式,学会“团包”造型的各种基本手法并能制作几种造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学习运用各种手法,将皱纸团成各种简单的形状,再进行适当装饰,使之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塑造立体形象的趣味性,在简单有趣的操作中感受形象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团包立体造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皱纸的特征,熟练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皱纸立体作品。

三、教学策略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废旧纸材,运用“团”和“包”的方法制作各种立体造型。初步体验简单的立体构建原理,激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教学中可以采用“体验感悟——观察发现──尝试探究──欣赏提升──联想创造”的教学策略,从教师的直观演示入手,使学生明确“团”与“包”的概念、方法,以团包作品的趣味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拆一拆”引导学生了解团包材料的特性,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立体作品的团包。;运用尝试探究的方法,以小老鼠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干纸团揉造型的方法并分析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学会抓住特征表现物象的方法;通过对范作的欣赏与剖析,使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学习湿纸团揉造型的方法以及使用材料的技巧方法,激发学生对形体创造的兴趣,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合作探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造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体验感悟

1.教师出示一张白色皱纹纸,它表面凹凸不平,有皱纹,非常柔软,看一看教师要用这皱纹纸做什么?(教师演示“团纸团”)

你能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动作吗?——团

2.老师用皱纸团了一个纸团,成圆球状,继续看我又在做什么?(教师演示“包”)

教师用一张红色皱纹纸把这个纸团包了起来,固定了它的外形,现在你们看看它又变成了什么?(教师演示做“苹果”)

3.刚才老师用了两张纸,通过“团”“包”的方法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纸造型──苹果。你们也想试试这种有趣的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团包纸工(板书课题)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团”与“包”的概念、初步学习、了解“团”、“包”的方法。

通过团包作品的趣味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发现

1.欣赏纸作品。

同学们喜欢这种立体的纸作品吗?老师还做了几件纸作品,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出示纸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里面包的是什么?

说说你摸到的感觉

试一试,把纸作品拆开看一看,想一想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团包纸工?

(大的形体用废旧报纸,小的形体用湿巾等软质纸,外面用皱纹纸包裹等)

3.仔细观察,这些用纸团做的小物品有什么外形特征?

我们在进行“团包”制作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它的外形像什么就把纸团成什么样。

欣赏简单的立体造型作品,激发兴趣,感受立体造型作品的特点。

通过“拆一拆”引导学生了解团包材料的特性。

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团包。

尝试探究

1.这样有趣的方法,你想试试吗?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纸团一团、包一包,同桌两人合作,自学教材中小老鼠的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

提示外形特征: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

3.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猜一猜你制作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造型?

(揉、捏、折、团)

说一说,我们在制作中要注意什么?

我们将不同的部件相粘贴时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刻画。

总结制作手法:干纸团揉造型

4.制作步骤

(1)准备材料:根据制作形象的大小、造型需要选择合适的纸进行团包。

(2)概括大形:抓住形象特征,采用“揉”、“捏”、“折”等方法团出各种形状,简洁、 形象、概括的表现出外形特征。

(3)包装打扮:将团好的皱纸包好进行固定,综合运用剪纸、拼贴、粘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打扮。

以小老鼠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共同合作,学习并掌握干纸团揉造型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特征进行表现,尝试不同的造型方法,发现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制作的方法步骤,初步进行造型构思。

欣赏提升

1.欣赏团包的“海星”作品

(1)想一想,这个海星是怎样制作的?

制作手法与“小老鼠”有什么不同?

小老──干纸团揉造型

海星──湿纸团揉造型

(2)出示,了解湿纸团揉造型方法。

a将湿报纸团成海星的造型,压实。

b将纸巾包在外面,用水打湿后更易成型。

c捏出细节,干后上色、装饰。

2.欣赏作品,看看其他同学还有哪些好的方法与创意。

(1)小女孩

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团包方法制作的?(头部)

她的辫子是怎样制作的?

(用线绳一节一节扎起来)

(2)卷心菜

它是怎样制作的?

(一层一层边团边粘,叶脉是用白色餐巾纸搓成条粘贴上去的)

3.讨论交流:说一说你想把纸团包成什么形象?运用哪种方法进行制作?

学习湿纸团揉造型的方法以及使用材料的技巧方法。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剖析,使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

联想创造

1.布置作业

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揉、团、包等多种造型的方法。

(2)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 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新颖,

3.展示评价

(1)展示:桌前有四个商店“新鲜的蔬菜”“好吃的水果”、“可爱的小动物”、“小百货”,请同学们把你们的作品放到相应的商店里。(出示商店牌)

(2)评价:模仿小顾客,看一看,选一选,哪个蔬菜、水果团包得好?说一说哪个有不足之处需要再加工。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尝试塑造有着不同的新颖造型,

激发学生对形体创造的兴趣,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合作探究,进行造型创意。

以情境化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自己动手美化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情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