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学反思范文

文章 2019-07-13 16:55:01 1个回答   ()人看过

历时4个课时,终于完成了《陈涉世家》的教学,从课堂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也有个别学生理解困难。由于本班学生文言基础薄弱,语感也较差,学起古文很费力。学习中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者居多,在默写或做练习时错字较多。对此现状,我也做了自我反思。

虽然初三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具备了初步阅读文言文阅读能力,但是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本来就有一种畏惧心理,而《陈涉世家》这篇文章相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文言文来说,篇幅较长,知识点较多,进而对学生理解本文增加了难度。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利用早读的时间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给文章中的生字词注音,然后读顺课文,再疏通文意,做好预习。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对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整体感知的时候,学生多少能谈出点自己的理解,这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中结合学生体验,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急于更深地了解与文章所述事件的有关历史。此时,我想,如果历史教材的编排能与语文相配合,那学习的效果将会好得多,两门课程的学习将是相互促进的。其实再难的文言文,只要认真读了,或多或少会有一点理解;而我们的学生现在非常欠缺的就是自主学习精神,学习被动。

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对照课本注释,结合有关资料逐字逐句完成翻译。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够认真,学习不深入,很少有人提问题,认为自己都学明白了。我随意抽查几个字的读音及在文中的含义,结果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搞清楚。于是,我自己先提出一个问题,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将不理解的词句都提了出来,我又引导其他学生做了释疑,特别对重点词的含义和句段做了探讨,在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理清这次起义的经过,把握传主的人物形象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感觉收效还是不错的。

但是,为了赶进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不够,课文读得也不够。这是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