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散文特色

文章 2019-07-13 19:08:06 1个回答   ()人看过

唐家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散文特色是什么呢?唐家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散文备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广为传颂的名篇。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唐家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散文特色,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柳宗元与韩愈齐名,为“唐家八大家”之一,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韩愈说柳文“表表愈伟”(《祭柳子厚文》),刘熙载谓“柳文如奇峰异嶂,层见叠出”(《艺概》卷一) 。可见,柳文在唐代及唐以后都备受推崇。其特点从风格、结构、语言三方面来说大致如是:

一、风格沉郁 冷峻奇诡

柳宗元生活在“安史之乱”结束不久的中唐衰世,青少年时代起就有一种很强的忧患意识。家道中落、父亲失意、亲人早逝又使年轻的柳宗元内心笼罩着浓郁的悲凉。革新失败,远谪蛮荒,“量移”无望,长为孤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使柳宗元的散文,特别是永州时期的散文,带着一种沉郁的格调。

《寄许京兆孟容书》、《与杨京兆凭书》等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向人乞怜求助的信,悲愤哀怨,令读者酸鼻;《吊屈原文》、《闵生赋》、《囚山赋》等骚赋体散文哀怨愤激,表现出鲜明的沉郁风格。

柳宗元的议论性散文,如《四维论》,《时令沦》等,锋芒毕露,气势凌厉;他的一些亦叙亦议的杂文,如《愚溪诗序》、《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等幽冷劲峭,词锋犀利;他的劝戒性的寓言,如《三戒》、《蝜蝂传》等,讽刺尖锐,不留情面,最能代表柳文的冷峻风格。

柳文之奇,表现在立意构思上,还表现在行文用笔上。

《童区寄传》通篇围绕一个“奇”字来写,通过区寄奇异的经历,突出其机智勇敢的性格。《愚溪对》设想梦中与愚溪之神对话,抒写自己忠而见弃的幽愤,构思极为奇巧。

二、结构密致 千回百转

《旧唐书·柳宗元传》评价柳文时,突出其结构上“精裁密致”的特点。柳文之精,表现在结构上就是精严有序。

柳宗元的议论性文章论证条理清晰,段与段之间,不仅有内在严密的逻辑联系,而且有外在文字上的连结、转折和呼应,布局谋篇,一丝不苟。以《封建论》为例。全文正反论述,条分缕析,脉络清楚,处处照应,无论大段或小段均精心安排,紧密联结。

柳宗元的记叙性散文脉络连贯,环环紧扣。《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先写耳之所闻,次写目之所见,再写身之所感,分别从听觉、视觉、感觉描写小石潭水声、景色、环境。从写水声到写潭景,以“伐竹取道”为过渡;从写潭景到写环境,以“坐潭上”为转折。潭上之景依次写潭水之清,潭底之奇,草树之美,游鱼之乐。全篇结构布局“精裁密致”。

三、语言精炼 生动形象

精炼的一个表现是简洁。柳文固然有洋洋数千言的鸿篇巨制,但更多的是千言以下的短篇。绝不拖沓冗繁,没有多余的句子,甚至没有多余的字。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写潭底岩石露出水面之状“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用八个字就将岩石的各种形状形象地描写出来。同一篇文章写树木藤蔓的情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络摇缀”四字,写出“翠蔓”遮蔽、缠绕“青树”和随风摇摆、互相连缀的情况,可谓惜墨如金。

精炼的另一个表现是准确。柳宗元散文的语言既简洁又准确,因而能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丰富的内容,表现深刻的思想,清楚地说明道理。

《骂尸虫文》以尸虫喻朝中谗害忠贤的奸佞,对其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其中对尸虫的描写:“膏盲是处兮,不择秽卑;潜窥默听兮,导人为非。” “潜”、“默”准确地写出谗佞之徒躲在暗处窥视别人行动,偷听别人说话,暗中搜集材料害人的无耻行为。

《石渠记》写泉鸣,如闻其声;写渠水,似见其流。“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几句写回声,形象细致,为神来之笔。《石涧记》写水流:“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均比喻生动,状物传神。

知识扩展:走进柳宗元

柳宗元,你是河东籍“顶尖级文学大家”,世称“柳河东”。我在蒲州古城寻找你,条山烟云告诉我:“你在那荒原野岭、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你孑立飘然,跨过山山水水,娓娓向我诉说你的故事……

一切始于那场轰轰烈烈的政治革新运动——永贞革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风华正茂的你,望着江山,心中的斗志似乎汹涌澎湃着。革新派,可惜呀!选错了道路,纵使竭尽所能,怕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叹这世间的不公。胎死腹中。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触犯了大官僚大贵族的既得利益。似乎没有一点悬念,结局是悲壮而惨淡的,遥远的南方田野上,走着一行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人群。这便是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为官的“八司马”。

文人遭遇政治,悲剧便诞生。陈子昂如此,白居易如此,你亦如此。

没有人理解,更是悲哀的事!你是大唐历史上仕途最不顺的诗人,一个命运多桀的男人,一个伤痕累累的男人。

没有儿女,妻子死了,母亲也死了,现在就剩下你一个人了。于是你的一腔热情在风中一点点冷却,到头来只剩下“独钓寒江雪”的莫大孤寂。

一个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失魂落魄的来到了永州,开始了你长达十年孤独寂寞的贬谪生涯。

当你走出长安城,面对着南荒的凄风苦雨和凄凄荒草,就已失去了对朝政的依恋,而隐伏在骨子里的对文学的原始冲动却如雨后春笋般吐露出来。于是,中国唐朝的政坛上,也许就此失去了一位廉洁正直的官吏,却从此孕育了一位光耀千秋的文坛圣手。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永州的这场大雪勾起了你无限伤感。你想念妻子,想念父母,决定离开冰冷孤寂的屋子,你要到外面去赏雪。

穿过幽深的巷子,来到一条叫潇水的河边,伫立桥头,一幅奇绝的景象印入眼帘:千万座山被积雪覆盖,看不见一只飞鸟,千万条路被积雪覆盖,不见一个人烟。只在广阔的江面上,看见一只孤单的小舟,静静的泊在已经结冰的江中。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只有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江中垂钓。

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涌遍全身,刹那间,你读懂了老翁的一切,禁不住吟道: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如此纯净寂静的世界里,谁最孤独?就是前面这个老翁。老翁是谁?老翁就你自己。

《江雪》,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最为深远的一首诗。

春暖花开时节,因为那首《江雪》给了你直面现实的勇气,也因为永州的山水抚慰了你受伤的心灵,你开始以一种出世的心态来看待所遭遇的所有不幸,你又回到了年轻时的那个意气风发、激情四射的柳宗元。

看着永州,想做些什么。你消失良久的热情像雪一样慢慢的积攒起来,不可无所为呀,心底的良知撞钟一样在你的心头响起。于是,一个全新的永州出现了,一个政通人和的永州出现了。永州人民已经离不开你。

你的生花妙笔,绽放在《永州八记》。你这个“好事之士”,错过了官场的生辉溢彩,也逃过了尔虞我诈的灌输,你的眼眸依然清澈,人格朴实伟大孑立,容不得半点动摇与遮蔽。正是这清明的灵肉,使得你的文风清幽深邃。在那潭幽绿安详的清水深处,涌动着一股股新鲜的水流,美得让人沉醉。

你穿过小石潭,来到小石城山,从未见过的美景让他的心旌摇荡,于是你不由得感叹,做那一尾鱼多好,若空游无依,自由自在;做那只鸟多好,天天只欣赏自己的美丽羽毛,自怜自爱。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确是陶醉!可鱼总要居群,鸟总要归巢。“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人总要面对现实,你的心伤了,空虚了。

明媚的忧伤,在空气中荡漾,渗透进每一粒细微的尘埃。让我不忍再听下去……

眼看人最美丽的时光就要如此的虚度下去,此时,皇帝却又大安天下,又回来了,屁股还没有坐热,又走了,更远,柳州。你为了照顾刘禹锡,不想让他的老母亲遭受如此劫难,主动要去。

柳州,蛮荒中的蛮荒。

你绝望了,对朝廷的绝望,对长安的绝望。你又踏上了漫漫旅程,经过永州的时候,你深情的望着永州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泪湿满襟。

好在你是一个坚强的男人,因为你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贬谪柳州的你,像在永州一样,扎扎实实的做你的父母官,你捋起袖子,綄高裤管,戴上草帽,走,修水利去;走,开良田去;走,兴市场去。你释然了,你变得洒脱了,放下心中的惆怅,你走的是那样的坦荡,头昂的高高。你爱民如子,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你“柳柳州”。

你太累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你那瘦弱的躯体承受的负担毕竟太重了。终于像一棵不堪重负的大树在风霜雨雪的侵袭下轰然倒下。一代文豪无声无息的走了。皇帝是不知道的,可是老百姓记着你。一定有许多人为你送葬,一定是纸幡成行,哀声悠悠。这就是民意。

柳宗元,柳子厚!柳河东,柳柳州!没有魂归故里,长眠在岭南的山水里,鲜活在历史的口碑相传里。

不需要皇家的敕封,那篇篇经典的传世佳作,就是你最好的墓志铭;百姓最亲切的称呼,就是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厚重缅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