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和柳州

文章 2019-07-13 19:27:59 1个回答   ()人看过

相信学过唐诗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他。柳宗元是唐代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为中国的诗坛作了很大的贡献。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柳宗元和柳州,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柳宗元,他既是我国中唐时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又是杰出的朴素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晚年贬谪柳州、死在柳州,在柳州期间写了百篇优秀诗文,人们叫他“柳柳州”

别名龙城、壶城的柳州市的罗池之畔,有一座纪念柳宗元的公园——柳侯公园,内有柳侯祠。柳侯祠建于唐代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祠内存有历代碑刻40多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荔子碑”:它于宋嘉定十年(1217年)制成,碑文是韩愈写给柳州人祀柳侯的祭歌《迎享送神诗》,以开头一词“荔子”为名,苏东坡书,碑集是“韩文苏书柳事”,誉称“三绝碑”。柳侯祠附近还有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字子厚,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从他出生到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去世的47年中,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柳宗元祖籍山西河东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后来曾迁居江苏吴县。因为他晚年被贬谪到柳州、死在柳州,所以人们又叫他为柳柳州。

疾恶不惧得奇名

柳宗元的童年生活,一直都是和母亲、姐姐住在长安的西郊。母亲教他读古赋十四篇,他篇篇都能朗朗背诵。柳宗元的少年时代,因为时局动荡,家庭多变故,更由于他父亲的官职调动频繁,所以曾经跟随父亲去过许多地方,增加了社会阅历。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因事到江西去,柳宗元随父同行。当时,发生了李怀光由于阴谋策反而为他的部下牛名俊所杀的事件。柳宗元虽身在遥远的南方,但对那件事十分关切,写下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愤怒地谴责“逆贼”李怀光阴谋叛乱的“凶险之行”,表达了他反对分裂,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愿。这篇文章,使年刚13岁的他声名远播,并有了“奇名”。

柳宗元的家庭影响,决定他从小就以读书做官作为努力的目标。所以,他早年在学习上所下的功夫,重点都在做诗、赋,写文章。

20岁那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第二年春天,他在长安考中了进士。和他同时考取的32个人中,还有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柳宗元考中进士曾引起轰动,就连德宗皇帝也找左右大臣打听,知道他就是那个13岁写出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的神童。

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柳宗元24岁,被吏部分发担任秘书省的校书郎,管理国家的经籍图书。过了两年,朝廷举行博学宏词科考试。柳宗元在这次考试中榜上有名,立刻被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这个职务实际和校书郎差不多,主要职责也不过是掌管编辑出版经籍和搜集已经散佚的图书。

劳心劳力兴柳州

柳宗元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到湖南永州整整10年后。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当年6月27日,柳宗元到达柳州。

那时的柳州,古树参天,杂草丛生,到处都有毒蛇猛兽。正如柳宗元在《寄韦珩》一诗里所说的,“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瘴气盛行,严重地危害着老百姓的生命。因而,中原人士都把柳州视为畏途。朝廷也往往把一些所谓犯了大罪的官吏贬谪到柳州。柳州虽然偏僻,但却居住着勤劳淳朴的壮族同胞。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又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压迫,他们的生活极端贫困。

由于连年战乱,柳州“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的现象十分严重。柳宗元决心废除这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制订了一项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照时间计算奴婢应得的工钱,如果应得的工钱已达到所欠债务的数目时,就可以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这项革新措施一经实行,立即得到了当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还被“桂管观察使”裴行立推广到柳州附近的其他州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数以千计的奴婢得到释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